記者從最新公布的《中山市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中了解到,2014年中山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將按250.1億元安排,比去年增長11%。而市本級公共預算收入與支出為242.8億元,其中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1.9億元用于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和推進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協調發展支出占70%,較2013年提高2%;維持行政運轉支出占16%;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支出占10%;防范風險支出占4%。套用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詞“時間去哪兒了”,那么去年政府財政的錢具體都花去哪兒了?而今年的財政又將準備花去哪兒呢?
2014年市本級財力重點安排:
1.支持經濟領域
人才發展建設:4200萬元
產業扶持建設:6.65億元
2.支持社會治理
社會綜合管理建設:1.5億元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統籌全市80.7億元,安排3.2億元,用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1億元用于低保、農村“五保”等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保障。
住房保障體系建設:1.3億元
公安安全體系建設:1.65億元
公共教育體系建設:16.21億元
公共文化體育建設:8500萬元
公共衛生體制建設:4億元
3.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規劃設計調研:8800萬元
翠亨新區建設:5.5億元
交通體系建設:36.3億元
生態環保建設:21.6億元
民生公益建設:7.9億元
4.支持鎮區城市化建設
加快城鄉統籌建設:3.14億元
完善市鎮財政管理體制:133.1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1.6億元
今年預算新變化 人才建設投入增長四成
與2013年市政府支出3000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相比,2014年政府在人才方面更加舍得,安排42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增長40%。其中今年的預算主要用于人才和團隊的培養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等高端載體的資助,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等人才隊伍建設支出,為中山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教育預算投入大幅增加
每年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都是“大頭”,但從今年的財政預算來看,今年對教育投入將有更大“手筆”。記者了解到,今年將安排14億元,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中山教育現代化建設,其中安排5億元,啟動市級統籌普通高中辦學體制改革,促進全市高中教育均衡發展。同時安排1.7億元,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和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平安校園建設。
另外,安排1800萬元,深入實施學前教育惠民擴優,安排1700萬元,強師興教,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安排1600萬元,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
僅安排1.3億元建設保障房
去年市鎮兩級財政落實1.9億元住房保障資金,另在十件民生實事中投入3400萬元幫助“雙低”家庭及優撫對象進行危房改造等。而今年中山僅安排1.3億元用于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相比去年“縮水”近億元。
今年的1.3億元中安排3000萬元為住房保障資金,發放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租金補貼以及開展“雙低”家庭、優撫對象危房改造工作。另外安排1億元,推進平安苑、祈安苑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建設,逐步解決低收入群眾、新就業人員、外來員工優撫對象等住房困難。
鏈接
2013年的錢花去哪兒了?
2013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5.3億元,較上年增加23.4億元,同比增長11.6%,稅收和非稅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分別為73.2%和26.8%,其中稅收收入164.9億元,較上年增加19.2億元,同比增長13.2%;非稅收入60.4億元,較上年增加4.2億元,同比增長7.4%。2013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36.7億元,較上年增加21.4億元,同比增長9.9%。
一、惠民工作
1.教育:撥付全市免費義務教育補助經費2億元;提高教師待遇落實1.5億元。
2.社保:各項就業扶持工作6800萬元;2500萬元發放1.3萬名低保人員最低生活保障補助。
3.醫療:6000萬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150萬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體化建設補助經費。
4.安居:1.9億元住房保障資金。
5.文化:2750萬元開展全民修身行動和創建文明城市工作;600萬元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1650萬元開展圖書館、博物館工程前期工作。
6.社會和諧:5000萬元社會管理與創新專項資金;3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2540萬元落實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撥付天然氣應急供應資金,啟動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建設;550萬元鞏固“兩建”工作成果。
二、十件民生實事
(共投入24億元,其中市本級投入5.3億元)
1.全民治安工程:1300萬元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維護和金盾二期工程前期建設經費。
2.綜合治水工作:3.9億元推進雨污分流中心城區主干管網、市政污水管網支管到戶工程以及綦江河水環境整治二期工程。
3.提高道路暢通能力:撥付1400萬元打通鎮際未連接重點道路。
4.加強食品藥品管理:撥付1900萬元開展全市食品抽檢檢驗、農產品和水產品檢測。
5.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撥付200萬元推進中醫藥示范社區建設。
6.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撥付1600萬元戶籍生均幼兒補助和幼兒園建設獎補資金。
7.推進助困養老服務:撥付3400萬元幫助“雙低”家庭及優撫對象進行危房改造,扶持蔬菜大棚冷鏈設施平價商店三項建設等。
8.促進農村和諧發展:撥付1600萬元幫助問題突出村和市內相對貧困村。
9.優化積分管理服務:撥付550萬元對符合積分入戶政策成功申請公租房的個人發放租金補貼,落實流動人員積分制入讀公辦學校政策,幫助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實現求學夢。
10.完善群眾文體設施:撥付2100萬元維修更換體育場所健身設施。
三、農村發展
1.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撥付1300萬元農民種糧和農機購置補貼;撥付3800萬元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路網改造建設;撥付1950萬元開展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落實2300萬元產業轉移園貸款貼息專項資金。
2.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撥付秀美村莊工程建設幸福和美村居資金1億元;落實2.2億元資金用于治理內河涌及鎮區水利工程建設。
3.加大鎮區扶持力度:撥付鎮區(含火炬開發區)稅收、非稅分成和公共服務專項補助等轉移性支出127億元,站全市公共預算支出(剔除上級追加)56%:主要包括各鎮區稅收及非稅收入分成117.3億元,均衡性轉移支付3.5億元,教師待遇“兩相當”、農田水利保護等政策性轉移支付1.4億元以及其他各項公共服務專項轉移支付4.8億元等。
“三公”經費:2013年預算經費追加核減率60%,公車購置經費核減率29%,辦公設備超前超標超量核減率30%,業務用房配置面積核減率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