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主持召開市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5年,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產能規模基本合理,船舶行業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到2018年,五大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得到全面化解。
為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提出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強行業市場準入,根據不同行業特點,結合產能過剩現狀,嚴格執行行業環保、能耗、工藝裝備等標準要求,提高行業市場準入條件;二是強化項目管理,嚴控新增產能項目,分類處理違規在建項目,清理整頓違規建成產能;三是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主要是國家和重慶市明確要求淘汰的落后產能;四是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擴大產品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走出去,充分消化、轉移現有產能;五是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業集中度;六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技術升級改造,重點發展市場需求大、利于產業升級和集群發展的產品;七是強化產業政策引導,疏堵結合,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八是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市場監管,引入預警機制,規范市場秩序,理順資源和要素價格,提高產業準入標準。
為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提出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強行業市場準入,根據不同行業特點,結合產能過剩現狀,嚴格執行行業環保、能耗、工藝裝備等標準要求,提高行業市場準入條件;二是強化項目管理,嚴控新增產能項目,分類處理違規在建項目,清理整頓違規建成產能;三是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主要是國家和重慶市明確要求淘汰的落后產能;四是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擴大產品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走出去,充分消化、轉移現有產能;五是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業集中度;六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技術升級改造,重點發展市場需求大、利于產業升級和集群發展的產品;七是強化產業政策引導,疏堵結合,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八是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市場監管,引入預警機制,規范市場秩序,理順資源和要素價格,提高產業準入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