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安徽省近日專門出臺地方條例推廣使用綠色、節能、環保的散裝水泥與預拌混凝土。條例明確,省內工程建設項目應當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而未使用的,主管部門將對建設單位按每噸袋裝水泥處以300元罰款,或者按每立方米混凝土處以100元罰款。
水泥、混凝土和砂漿,是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材料。但傳統水泥以袋裝為主,不僅造成大量包裝袋污染,還易造成粉塵排放,污染大氣環境,相對而言,散裝水泥不使用紙袋或其他任何材料的小包裝,而是生產出來之后,直接通過專用設備或容器,從工廠運輸到中轉站或用戶手中。
“發展散裝水泥在保護環境,打造綠色建筑方面意義重大。”據安徽省散裝水泥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主要城市的大氣污染正處于轉型時期,大氣污染從煤煙型向混合型轉變,建筑施工揚塵對大氣污染的比重逐漸加大。而根據測算,每生產、運輸一萬噸散裝水泥可減排二氧化碳597噸,節省包裝紙60噸,減少水泥運輸損失450噸,并減少大量粉塵污染物排放。
此次安徽省出臺的推廣散裝水泥條例,標志著地方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步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條例不僅明確了散裝水泥建設生產的優惠政策及發展方向,還詳細規定,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制品(構件)生產企業、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內的建設工程,設區的市建成區內的建設工程,禁止使用袋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若違反規定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將被處以每噸袋裝水泥300元或者每立方米混凝土100元的罰款。
據悉,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國家鼓勵使用散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近年,安徽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和行政執法等各種手段,推動三項工作快速發展。去年,該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6800萬噸,據測算,減少粉塵排放68.3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6萬噸。
水泥、混凝土和砂漿,是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材料。但傳統水泥以袋裝為主,不僅造成大量包裝袋污染,還易造成粉塵排放,污染大氣環境,相對而言,散裝水泥不使用紙袋或其他任何材料的小包裝,而是生產出來之后,直接通過專用設備或容器,從工廠運輸到中轉站或用戶手中。
“發展散裝水泥在保護環境,打造綠色建筑方面意義重大。”據安徽省散裝水泥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主要城市的大氣污染正處于轉型時期,大氣污染從煤煙型向混合型轉變,建筑施工揚塵對大氣污染的比重逐漸加大。而根據測算,每生產、運輸一萬噸散裝水泥可減排二氧化碳597噸,節省包裝紙60噸,減少水泥運輸損失450噸,并減少大量粉塵污染物排放。
此次安徽省出臺的推廣散裝水泥條例,標志著地方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步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條例不僅明確了散裝水泥建設生產的優惠政策及發展方向,還詳細規定,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制品(構件)生產企業、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內的建設工程,設區的市建成區內的建設工程,禁止使用袋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若違反規定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將被處以每噸袋裝水泥300元或者每立方米混凝土100元的罰款。
據悉,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國家鼓勵使用散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近年,安徽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和行政執法等各種手段,推動三項工作快速發展。去年,該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6800萬噸,據測算,減少粉塵排放68.3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