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廣州市召開全市綠色建筑與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座談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強調,廣州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建設工程“工聯網”平臺,強化建設行為監管和工程質量管理,工程質量驗收試行一票否決。
陳如桂認真聽取了市建委主任侯永銓關于廣州近期開展綠色建筑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和工程竣工驗收管理等情況的匯報,并主持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監督管理。各建設單位代表、設計單位代表、檢測單位代表就綠色建筑管理、造價管理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各方代表均提出了很好建議和意見。
陳如桂強調,要繼續堅持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行城市建設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化、人性化和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管理水平、效能和效益。對下一步的工作,他提出了七點要求。
一是要試行一票否決制。要明確市政工程質量的標準,在工程監督過程中要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要加快建設兩個系統平臺。一個由建委牽頭,與檢測中心作為依托,要探索建立整個廣州市的建設行為、建筑作業的工聯網;第二個系統就是加強企業誠信服務平臺的建設。三是要出臺三個新政策。第一個新政策就是建委要和市規劃局等部門,要在目前國家總的政策—綠色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梳理出臺一些具體的、簡單的、可操作的、看得明的一些措施辦法,來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第二個政策是要完善造價系統、造價指南。用于指導政府工程的預結算的編制審核,這個指引是貼近市場的,是政府工程可操作的,而且也比較全面的。第三個政策是建委要和市規劃局聯手,要推行符合廣州生態氣候、嶺南文化特色的嶺南建筑風格。四是要開發四項新技術。第一個是地下工程和工程質量檢測實施監控的預警、報警系統,還有數據傳輸。第二個技術要加強建筑外墻,特別是建筑幕墻的,尤其是既有建筑幕墻的質量安全評估和加固技術。第三個要研究、推廣適合廣州的重點綠色節能技術。第四個要組織、研究開發治理過街隧道、過街設施地下工程的滲漏問題的成套技術。五是要完善五項管理辦法。完善泥頭車夜間施工、文明施工的管理辦法;完善重大施工、開挖施工的管理辦法;完善所有施工作業,特別是占道施工、圍蔽工程的標示和圍蔽方式;完善村鎮建設的外排柵管理;完善建筑市場的可靠性管理。檢測數據是管理的最后一道關,要確保可靠。要樹典型、加強整治,強化精細化管理,打擊虛假行為。六是要加強6項考核。加強對企業文明施工,參與違法建設,對誠信系統建設的考核;加強綠色設計施工的考核;加強檢測結果的對比考核;加強質安人員的現場監督與責任考核;加強對區建設部門負責同志的建設管理水平的考核;加強市政設施的維護管理考核。七是要抓好8項示范工程。
市建委、市交委、市規劃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區(縣級市)建設局局長、各監督站站長,市地鐵總公司、市城投集團等建設單位代表,中建四局、省建工集團、市建筑集團等施工單位代表,深圳建科院、省建筑設計院等設計單位代表以及廣州番禺區江南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廣州市建筑集團羅沖圍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單位參加會議。
陳如桂認真聽取了市建委主任侯永銓關于廣州近期開展綠色建筑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和工程竣工驗收管理等情況的匯報,并主持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監督管理。各建設單位代表、設計單位代表、檢測單位代表就綠色建筑管理、造價管理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各方代表均提出了很好建議和意見。
陳如桂強調,要繼續堅持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行城市建設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化、人性化和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管理水平、效能和效益。對下一步的工作,他提出了七點要求。
一是要試行一票否決制。要明確市政工程質量的標準,在工程監督過程中要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要加快建設兩個系統平臺。一個由建委牽頭,與檢測中心作為依托,要探索建立整個廣州市的建設行為、建筑作業的工聯網;第二個系統就是加強企業誠信服務平臺的建設。三是要出臺三個新政策。第一個新政策就是建委要和市規劃局等部門,要在目前國家總的政策—綠色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梳理出臺一些具體的、簡單的、可操作的、看得明的一些措施辦法,來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第二個政策是要完善造價系統、造價指南。用于指導政府工程的預結算的編制審核,這個指引是貼近市場的,是政府工程可操作的,而且也比較全面的。第三個政策是建委要和市規劃局聯手,要推行符合廣州生態氣候、嶺南文化特色的嶺南建筑風格。四是要開發四項新技術。第一個是地下工程和工程質量檢測實施監控的預警、報警系統,還有數據傳輸。第二個技術要加強建筑外墻,特別是建筑幕墻的,尤其是既有建筑幕墻的質量安全評估和加固技術。第三個要研究、推廣適合廣州的重點綠色節能技術。第四個要組織、研究開發治理過街隧道、過街設施地下工程的滲漏問題的成套技術。五是要完善五項管理辦法。完善泥頭車夜間施工、文明施工的管理辦法;完善重大施工、開挖施工的管理辦法;完善所有施工作業,特別是占道施工、圍蔽工程的標示和圍蔽方式;完善村鎮建設的外排柵管理;完善建筑市場的可靠性管理。檢測數據是管理的最后一道關,要確保可靠。要樹典型、加強整治,強化精細化管理,打擊虛假行為。六是要加強6項考核。加強對企業文明施工,參與違法建設,對誠信系統建設的考核;加強綠色設計施工的考核;加強檢測結果的對比考核;加強質安人員的現場監督與責任考核;加強對區建設部門負責同志的建設管理水平的考核;加強市政設施的維護管理考核。七是要抓好8項示范工程。
市建委、市交委、市規劃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區(縣級市)建設局局長、各監督站站長,市地鐵總公司、市城投集團等建設單位代表,中建四局、省建工集團、市建筑集團等施工單位代表,深圳建科院、省建筑設計院等設計單位代表以及廣州番禺區江南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廣州市建筑集團羅沖圍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單位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