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內水泥市場行情震蕩下行,價格整體上略低于年初。下半年,隨著國內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全面鋪開,水泥市場需求有望增加,預計水泥價格將會穩中略升,9~10月將會達到年內高點。
上半年價格呈下降-上漲-下降走勢
從各月走勢看,1~6月全國水泥價格整體呈現倒“N”型走勢,即“下降-上漲-下降”。2012年國內水泥市場需求低迷,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水泥價格持續下降。以42.5強度普通硅酸鹽水泥為例,2012年全年下降4.3%。今年年初,水泥價格延續了2012年以來的跌勢,再加上第一季度為水泥傳統消費淡季,生產企業庫存居高不下,價格持續下降。1~4月水泥價格各月環比分別下跌1.47%、0.43%、0.40%、0.37%。5月份以后,隨著氣候轉暖,包括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區域建筑工地陸續開工,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回暖,尤其是華東、中南地區和西北甘肅地區水泥庫存明顯下降,價格上漲明顯。在此推動下,5月份水泥價格強勁反彈,當月價格環比上漲0.85%。但這種上漲趨勢沒有持續太長,6月份受多地持續降雨影響,水泥熟料庫存多數攀升,部分企業出廠價下調5~10元/噸。當月全國水泥庫容比為68.4%,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水泥價格環比下降0.53%,其中,北京、安徽、陜西、貴州等地價格下跌10~30元/噸。據監測,上半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4種水泥均價為每噸416.10元,比年初下降0.4%,同比下降3.85%,其中,42.5強度普通硅酸鹽水泥價格為每噸455.99元,比年初下降2.3%,同比下降2.7%。
從不同區域看,區域分化現象十分明顯。主要體現在:一是不同地區之間價格差異較大,東北地區水泥價格最高,均價為492.78元/噸;華北地區水泥價格最低,均價為387.41元/噸,兩者相差105.37元/噸。二是不同地區水泥價格走勢不同,有漲有跌。與去年同期相比,東北和西南地區分別上漲2.82%和1.26%,而華東、華北、中南、西北地區分別下降9.02%、7.42%、5.14%、3.53%。
下半年價格預計呈穩中略升態勢
上半年國內水泥價格下降,主要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在宏觀經濟逐步企穩、經濟更加注重調結構的大背景下,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全面展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加、水泥產能得到一定的控制,市場供求矛盾將得到進一步緩解,預計水泥價格將會呈現穩中略升態勢。
——從宏觀經濟基本面看,經濟有望企穩,水泥市場需求增速整體將保持穩定。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我國GDP分別同比增長7.7%、7.5%,增速雖然放緩,但仍處于預期目標之上和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從需求角度看,下半年經濟增長總體趨穩,7.5%的增長目標應該能夠達到,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預計下半年水泥需求增速可能仍會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
——從下游行業來看,房地產開發、交通建設等水泥主要需求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當前房地產行業整體平穩向好,無論是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還是銷售情況及資金狀況,均呈現增長態勢。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房屋新開工面積9.6億平方米,增長3.8%,增速提高2.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8.7%;銷售額3.3萬億元,增長43.2%;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7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土地成交價款、庫存方面也有不同程度增長。種種數據表明,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活躍,下半年在沒有其它特殊政策出臺的前提下,這一趨勢仍將維持。
二是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鋪開,保障房、安居房建設、棚戶區改造速度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快速發展,將拉動水泥需求。近日有消息稱,《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初稿已編制完成,近期將發布,這預示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即將全面展開。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會有1000萬人口轉移到城市。按每人住房面積30平方米計算,每年需新增3億平方米的住宅,若按照每平米住房建設需要0.2噸水泥計算,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拉動水泥需求0.6億噸。此外,按照《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城市軌道交通成為投資重點,至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達到3000公里,2020年達到7000公里。目前全國許多城市正如火如荼地建設地鐵項目,而在未來幾年,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步入快速發展期,在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過程中,水泥、水泥制品、鋼材等建材產品消耗量最大,這將極大地帶動其相關需求。
——從水泥行業自身來看,新增產能明顯減少,市場供給改善,有助于水泥價格企穩回升。產能過剩長期以來就是水泥行業的頑疾,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出臺38號文件明確提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水泥產能,2009~2012年共淘汰落后產能近6億噸。但目前水泥生產線總規模仍相對較大,產能過剩仍然嚴重。基于此,今年國家繼續加大控制水泥產能的力度。今年1~6月全國水泥新投產生產線32條,熟料年設計產能388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相對于2012年末總產能僅增加2.4%。以半年為單位來看,自2010年下半年新投產能達到高峰以來,水泥新產能投放總量保持下降態勢,而且今年上半年降幅較大。除政府嚴格控制外,市場機制也對水泥產能起到了一定的自主調節作用。由于近兩年市場形勢不好,水泥價格和行業盈利持續惡化,使得一些水泥生產企業再投資欲望持續下滑,停產檢修現象突出,導致今年的新增產能總量大幅下滑。
此外,下半年隨著我國資源價格改革力度的加大,水電油氣價格有可能上調,再加上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高,水泥生產企業生產或運營成本將會保持穩中略升的態勢,可能會增大水泥價格上漲的壓力。因此,總體來看,下半年隨著水泥行業產能控制及環保政策的趨嚴落實,水泥行業將更加良性發展。在下游需求平穩、生產供求關系有所改善、生產成本可能增加的情況下,水泥行業景氣會緩慢回升,全國水泥價格或將呈現“L”型緩慢攀升的走勢,預計9~10月將會達到年內高點。從不同區域看,西南地區因災后重建需求量大,水泥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會較大,而東北地區因產能過剩矛盾較為突出,價格相對較高,不排除有所回調的可能。
上半年價格呈下降-上漲-下降走勢
從各月走勢看,1~6月全國水泥價格整體呈現倒“N”型走勢,即“下降-上漲-下降”。2012年國內水泥市場需求低迷,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水泥價格持續下降。以42.5強度普通硅酸鹽水泥為例,2012年全年下降4.3%。今年年初,水泥價格延續了2012年以來的跌勢,再加上第一季度為水泥傳統消費淡季,生產企業庫存居高不下,價格持續下降。1~4月水泥價格各月環比分別下跌1.47%、0.43%、0.40%、0.37%。5月份以后,隨著氣候轉暖,包括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區域建筑工地陸續開工,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回暖,尤其是華東、中南地區和西北甘肅地區水泥庫存明顯下降,價格上漲明顯。在此推動下,5月份水泥價格強勁反彈,當月價格環比上漲0.85%。但這種上漲趨勢沒有持續太長,6月份受多地持續降雨影響,水泥熟料庫存多數攀升,部分企業出廠價下調5~10元/噸。當月全國水泥庫容比為68.4%,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水泥價格環比下降0.53%,其中,北京、安徽、陜西、貴州等地價格下跌10~30元/噸。據監測,上半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4種水泥均價為每噸416.10元,比年初下降0.4%,同比下降3.85%,其中,42.5強度普通硅酸鹽水泥價格為每噸455.99元,比年初下降2.3%,同比下降2.7%。
從不同區域看,區域分化現象十分明顯。主要體現在:一是不同地區之間價格差異較大,東北地區水泥價格最高,均價為492.78元/噸;華北地區水泥價格最低,均價為387.41元/噸,兩者相差105.37元/噸。二是不同地區水泥價格走勢不同,有漲有跌。與去年同期相比,東北和西南地區分別上漲2.82%和1.26%,而華東、華北、中南、西北地區分別下降9.02%、7.42%、5.14%、3.53%。
下半年價格預計呈穩中略升態勢
上半年國內水泥價格下降,主要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在宏觀經濟逐步企穩、經濟更加注重調結構的大背景下,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全面展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加、水泥產能得到一定的控制,市場供求矛盾將得到進一步緩解,預計水泥價格將會呈現穩中略升態勢。
——從宏觀經濟基本面看,經濟有望企穩,水泥市場需求增速整體將保持穩定。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我國GDP分別同比增長7.7%、7.5%,增速雖然放緩,但仍處于預期目標之上和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從需求角度看,下半年經濟增長總體趨穩,7.5%的增長目標應該能夠達到,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預計下半年水泥需求增速可能仍會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
——從下游行業來看,房地產開發、交通建設等水泥主要需求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當前房地產行業整體平穩向好,無論是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還是銷售情況及資金狀況,均呈現增長態勢。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房屋新開工面積9.6億平方米,增長3.8%,增速提高2.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8.7%;銷售額3.3萬億元,增長43.2%;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7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土地成交價款、庫存方面也有不同程度增長。種種數據表明,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活躍,下半年在沒有其它特殊政策出臺的前提下,這一趨勢仍將維持。
二是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鋪開,保障房、安居房建設、棚戶區改造速度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快速發展,將拉動水泥需求。近日有消息稱,《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初稿已編制完成,近期將發布,這預示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即將全面展開。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會有1000萬人口轉移到城市。按每人住房面積30平方米計算,每年需新增3億平方米的住宅,若按照每平米住房建設需要0.2噸水泥計算,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拉動水泥需求0.6億噸。此外,按照《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城市軌道交通成為投資重點,至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達到3000公里,2020年達到7000公里。目前全國許多城市正如火如荼地建設地鐵項目,而在未來幾年,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步入快速發展期,在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過程中,水泥、水泥制品、鋼材等建材產品消耗量最大,這將極大地帶動其相關需求。
——從水泥行業自身來看,新增產能明顯減少,市場供給改善,有助于水泥價格企穩回升。產能過剩長期以來就是水泥行業的頑疾,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出臺38號文件明確提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水泥產能,2009~2012年共淘汰落后產能近6億噸。但目前水泥生產線總規模仍相對較大,產能過剩仍然嚴重。基于此,今年國家繼續加大控制水泥產能的力度。今年1~6月全國水泥新投產生產線32條,熟料年設計產能388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相對于2012年末總產能僅增加2.4%。以半年為單位來看,自2010年下半年新投產能達到高峰以來,水泥新產能投放總量保持下降態勢,而且今年上半年降幅較大。除政府嚴格控制外,市場機制也對水泥產能起到了一定的自主調節作用。由于近兩年市場形勢不好,水泥價格和行業盈利持續惡化,使得一些水泥生產企業再投資欲望持續下滑,停產檢修現象突出,導致今年的新增產能總量大幅下滑。
此外,下半年隨著我國資源價格改革力度的加大,水電油氣價格有可能上調,再加上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高,水泥生產企業生產或運營成本將會保持穩中略升的態勢,可能會增大水泥價格上漲的壓力。因此,總體來看,下半年隨著水泥行業產能控制及環保政策的趨嚴落實,水泥行業將更加良性發展。在下游需求平穩、生產供求關系有所改善、生產成本可能增加的情況下,水泥行業景氣會緩慢回升,全國水泥價格或將呈現“L”型緩慢攀升的走勢,預計9~10月將會達到年內高點。從不同區域看,西南地區因災后重建需求量大,水泥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會較大,而東北地區因產能過剩矛盾較為突出,價格相對較高,不排除有所回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