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落后產能屢屢回潮誰之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證券時報
核心提示:落后產能屢屢回潮誰之過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日前提出,將從七方面著手建立化解產能過剩機制。而在較早前,工信部披露了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其中還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實際上,從2011年開始,關于去庫存和產業并購的呼聲越來越高,去庫存可以說已遍及各個行業。當時各行業的去庫存多系自主調整,來自于行政層面的產能干預相對較少,但今年以來,行業的自發性去庫存已不足以化解產能過剩壓力,以至于引發政策調控。 

  根據相關調查,目前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均值不足八成,電解鋁、水泥、鋼鐵、船舶、玻璃等領域則相對更低。與山東鋼鐵、寶鋼股份、福建南紙等公司停產部分項目不同的是,前述行業并未大規模停建過剩項目,相反仍有大量在建及擬建項目,尤其是部分基建領域,產業規劃甚至布局到了5年之后。 

  地方基建沖動與工信部產能調控客觀上形成了沖突,但過度指責地方政府及企業以經濟規模為綱顯然有失公允,實際上,目前的產能過剩局面在相當程度上是為此前的非理性產業規劃和集中審批埋單。 

  2009年,十大產業規劃相繼出爐,其中就包括目前深陷產能過剩困局的鋼鐵、船舶。當時船舶行業的產能目標是2011年造船量達到5000萬噸,鋼鐵行業的產能目標是2011年粗鋼產量5億噸,石化領域則準備建20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去年船舶完工量達到6000萬噸,粗鋼產量則超過7億噸,在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攀升,造成了規模擴大、普遍虧損的虛假繁榮局面。 

  有必要指出的是,當時十項產業規劃對產能過剩問題已有所預見,如鋼鐵規劃曾要求嚴控落后產能和防范盲目投資。在實際執行中,也確實有一部分企業被兼并重組,部分落后產能被叫停,但卻有更多的項目集中上馬。更為重要的是,經過政策洗牌,越來越多的項目掌握在大型企業手中,換言之,在小企業被扣上落后產能帽子的同時,大企業憑借其強大的社會資源不斷拿項目,以至于有了“吻增長”的情形。 

  產能過剩既是企業造成的,又與包括職能部門在內的整個社會的浮躁心態息息相關,而淘汰落后產能、鼓勵產業升級也并非今天才有的口號,如何實質性地淘汰落后產能,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个旧市| 宽城| 雷州市| 维西| 乌审旗| 京山县| 云浮市| 墨脱县| 吴堡县| 横山县| 富宁县| 大理市| 德钦县| 新邵县| 西华县| 凤台县| 宝山区| 洛阳市| 新郑市| 德庆县| 叙永县| 岑溪市| 永城市| 永嘉县| 永年县| 临潭县| 巫山县| 景德镇市| 六安市| 沽源县| 略阳县| 巩义市| 读书| 华蓥市| 柳河县| 吴堡县| 张家港市| 马公市| 色达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