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焦點裝修家居網,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是新型城鎮化工程之一,預計將撬動3000億元的投資市場,并帶動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的發展。實際上,自2012年下半年水泥需求出現好轉以來,除了因為基建復蘇等城鎮化市場的拉動外,基建投資大幅反轉帶動水泥需求明顯好轉。雖然水泥等建材行業目前的供過于求矛盾仍然突出,但在政策的刺激下,行業發展仍值得關注。
棚戶區改造
撬動3000億元投資
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棚戶區改造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逐步將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戶區統一納入改造范圍,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其中2013年改造304萬戶。棚戶區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發展工程,可以有效拉動投資、消費需求,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會議提出了6項政策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增加財政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信貸支持力度,擴大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的稅收優惠政策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通過投資參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參與棚戶區改造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盧峰表示:“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棚戶區改造無疑將極大地拉動經濟的增長。”
棚戶區改造將直接帶動建材等相關行業的投資。按每戶50平方米推算(建安成本2000元/平方米),預計今年304萬戶的棚戶區改造工程至少可以拉動3000億元以上的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網絡超女,持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有助于穩增長。
城鎮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外,戶籍制度改革、智慧城市概念、收入分配改革等都屬于城鎮化范疇。相對于傳統的城鎮化來說,新型城鎮化并不是以往的“造房”運動,而是“造城”運動,更著重保障房、安居房以及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在細分領域,新型城鎮化是帶動當地居民物質、文化水平上升的行政手段。
在城鎮化背景下,建材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由于城市集群建設將拉動配套交通基建的需求,拉動對于水泥的需求。另外,保障房、安居房等的長期發展也將維持對于水泥的需求。參考各國水泥消費增速與城鎮化水平的關系,建材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鎮化進度。
城鎮化建設
水泥仍供過于求
對于建材行業而言,水泥產業具有周期行業特征,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下游需求是否旺盛。從以往的發展來看,水泥廠商的客戶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商,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開展,這一格局有望稍作改變。首先,城鎮化的棚戶區改造、保障房業務對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同樣旺盛;其次,相關的基礎項目建設也需要水泥等建材的供給。
在2012年下半年,建材行業有回暖跡象,水泥的市場需求更多地來自于基礎設施建設復蘇的拉動。當時,發改委大量批復了基建項目以及各種相關債券發行解決資金問題,基建投資的大幅反轉帶動了水泥需求的明顯好轉。預期基建復蘇趨勢在2013年依舊可以維持,其中鐵路、公路、水利、城市軌道投資的高增長對水泥行業的發展做了不小的貢獻。
2013年,保障房、安居房、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開工面積增速轉正,或將帶來相關行業轉暖。其中,市民化改革將促進居民的整體消費升級,而農村人口市民化也將帶來巨大的房地產需求。國泰君安建材行業研報預計,2013年新開工面積增速 10.4%(2012年為-7.3%),地產投資增速15.5%。
不過,相關行業研報顯示,目前,水泥的產量仍然過大,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特別是受到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雨季影響,中東部、華南等地區的水泥價格出現回落。
棚戶區改造
撬動3000億元投資
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棚戶區改造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逐步將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戶區統一納入改造范圍,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其中2013年改造304萬戶。棚戶區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發展工程,可以有效拉動投資、消費需求,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會議提出了6項政策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增加財政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信貸支持力度,擴大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的稅收優惠政策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通過投資參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參與棚戶區改造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盧峰表示:“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棚戶區改造無疑將極大地拉動經濟的增長。”
棚戶區改造將直接帶動建材等相關行業的投資。按每戶50平方米推算(建安成本2000元/平方米),預計今年304萬戶的棚戶區改造工程至少可以拉動3000億元以上的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網絡超女,持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有助于穩增長。
城鎮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外,戶籍制度改革、智慧城市概念、收入分配改革等都屬于城鎮化范疇。相對于傳統的城鎮化來說,新型城鎮化并不是以往的“造房”運動,而是“造城”運動,更著重保障房、安居房以及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在細分領域,新型城鎮化是帶動當地居民物質、文化水平上升的行政手段。
在城鎮化背景下,建材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由于城市集群建設將拉動配套交通基建的需求,拉動對于水泥的需求。另外,保障房、安居房等的長期發展也將維持對于水泥的需求。參考各國水泥消費增速與城鎮化水平的關系,建材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鎮化進度。
城鎮化建設
水泥仍供過于求
對于建材行業而言,水泥產業具有周期行業特征,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下游需求是否旺盛。從以往的發展來看,水泥廠商的客戶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商,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開展,這一格局有望稍作改變。首先,城鎮化的棚戶區改造、保障房業務對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同樣旺盛;其次,相關的基礎項目建設也需要水泥等建材的供給。
在2012年下半年,建材行業有回暖跡象,水泥的市場需求更多地來自于基礎設施建設復蘇的拉動。當時,發改委大量批復了基建項目以及各種相關債券發行解決資金問題,基建投資的大幅反轉帶動了水泥需求的明顯好轉。預期基建復蘇趨勢在2013年依舊可以維持,其中鐵路、公路、水利、城市軌道投資的高增長對水泥行業的發展做了不小的貢獻。
2013年,保障房、安居房、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開工面積增速轉正,或將帶來相關行業轉暖。其中,市民化改革將促進居民的整體消費升級,而農村人口市民化也將帶來巨大的房地產需求。國泰君安建材行業研報預計,2013年新開工面積增速 10.4%(2012年為-7.3%),地產投資增速15.5%。
不過,相關行業研報顯示,目前,水泥的產量仍然過大,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特別是受到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雨季影響,中東部、華南等地區的水泥價格出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