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4日,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成立十周年大會暨2013智能建筑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會上,由中建協會智能建筑分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報告(2013-2018)》也已同期權威發布。
據介紹,智能建筑在我國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經20年。在這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活躍時期,建筑業和房地產業興起,為我國智能建筑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3年是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迎來了經濟建設高峰,一批城市基礎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大型體育場館紛紛上馬,國家“十五”計劃也把加速信息化發展、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形勢要求下,智能建筑分會應運而生,成為智能建筑行業的主要推動者。
追溯智能建筑發展的進程,建筑藝術與科技創新的漸進融合是產業不斷前行的推動力。在談及智能建筑行業下一個十年規劃,黃久松指出,隨著智能建筑從單體建筑向建筑群、智能社區、智慧城市擴展,提高普及率和個性化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核心。加強智能建筑與節能、物聯網的關聯,針對不同個性進行創新,用科學化手段建好、管好、用好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發展重中之重。
在談及智能建筑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時,黃久松表示,智能建筑行業應重視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研究,用智慧的思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是支撐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應遵從智慧城市真實的需求,不能單純用智能建筑的技術,來勾畫智慧城市。”
建筑智能化系統的使用壽命遠低于建筑的壽命。目前,智能建筑在中國已超過一萬棟,智能建筑的維護服務亟待加強。“一棟智能建筑中,涉及到十幾個專業工程。一般的物業人員的業務能力無法達到。”黃久松指出,相關配套服務缺失,是目前智能建筑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需要有關部門、相關用戶有開放意識,需要有專業團隊,把維護服務這塊做起來。同時,國家也需要出臺相關的標準,來對智能建筑維護服務這第二市場進行監管。
“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黃久松指出,“行業和企業為了走得更高更遠,必須不斷提升企業綜合實力,有步驟地向智慧城市延伸發展。”
在當前產業環境下,智能建筑行業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據介紹,智能建筑在我國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經20年。在這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活躍時期,建筑業和房地產業興起,為我國智能建筑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3年是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迎來了經濟建設高峰,一批城市基礎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大型體育場館紛紛上馬,國家“十五”計劃也把加速信息化發展、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形勢要求下,智能建筑分會應運而生,成為智能建筑行業的主要推動者。
追溯智能建筑發展的進程,建筑藝術與科技創新的漸進融合是產業不斷前行的推動力。在談及智能建筑行業下一個十年規劃,黃久松指出,隨著智能建筑從單體建筑向建筑群、智能社區、智慧城市擴展,提高普及率和個性化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核心。加強智能建筑與節能、物聯網的關聯,針對不同個性進行創新,用科學化手段建好、管好、用好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發展重中之重。
在談及智能建筑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時,黃久松表示,智能建筑行業應重視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研究,用智慧的思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是支撐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應遵從智慧城市真實的需求,不能單純用智能建筑的技術,來勾畫智慧城市。”
建筑智能化系統的使用壽命遠低于建筑的壽命。目前,智能建筑在中國已超過一萬棟,智能建筑的維護服務亟待加強。“一棟智能建筑中,涉及到十幾個專業工程。一般的物業人員的業務能力無法達到。”黃久松指出,相關配套服務缺失,是目前智能建筑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需要有關部門、相關用戶有開放意識,需要有專業團隊,把維護服務這塊做起來。同時,國家也需要出臺相關的標準,來對智能建筑維護服務這第二市場進行監管。
“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黃久松指出,“行業和企業為了走得更高更遠,必須不斷提升企業綜合實力,有步驟地向智慧城市延伸發展。”
在當前產業環境下,智能建筑行業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