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軍港機場建設需要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然而由之產生的裂縫始終困擾著官兵。如果不能對裂縫進行有效的控制,將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這是一道困擾世界的工程建設難題。海軍水工專家張宏武、任銳帶領攻關小組經過上千次的反復對比試驗,摸索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裂縫控制配方,并制訂了科學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每一步,都嚴謹細致。為確保砂、石的質量和穩定性,官兵建起恒溫、恒濕的儲備庫,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在進行大型混凝土澆筑的最后階段,官兵在澆筑體上鋪設薄膜和棉被,20多天不間斷養護。在官兵的努力和精心呵護下,軍港工程中的裂縫控制國內領先。
在航母機場建設中,官兵相繼攻克多道難關。
——土石方施工中,他們實現了填筑區月累計沉降量在設計要求的3毫米范圍內,有效解決了高填方不均勻沉降這一世界性難題。
——在10米深的海水中鋪設柔性溝槽式連接管道,他們10余次組織專家多方論證,反復研究演練,最終將大口徑管道全部精確安裝到位,填補了這一施工領域的國內空白。
——施工項目地處丘陵嚴寒地帶,他們研發了“凍土地基處理法”和“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療法”,有效破解了凍土地基二次凍結、混凝土冬季施工等技術難題。
官兵先后攻克37項技術難題,取得21項科研成果,其中7項填補國內空白、1項申請國家專利,用智慧和汗水,助推“飛鯊”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