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需求放緩價格下跌 水泥產能之痛加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9-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工業報
核心提示:需求放緩價格下跌 水泥產能之痛加劇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水泥行業的利潤情況,全國水泥產量9.9億噸、同比增長5.5%,實現利潤總額222.8億元,同比下降51.4%,6月份重點建材企業的水泥價格呈下降趨勢,同比下降8.6%。

  這樣的數字對業界人士而言并無意外,今年水泥企業的業績大幅縮水已成不爭的事實,連龍頭企業也不能幸免。水泥龍頭海螺水泥近期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超五成。不僅是海螺,之前一向業績良好、被水泥行業譽為核心利潤區的西北地區,也出現了獲利能力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地處甘青地區的祁連山水泥的半年報顯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下降,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九成。

  極度縮水的利潤

  近期,珠江三角洲內大批外資企業正在悄然撤退。在此背景下,6月21日,韓國大宇國際公司宣布將位于山東的大宇水泥工廠為了提高財務穩健性,以人民幣4.14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建材集團。大宇水泥是原韓國大宇集團在山東省境內獨家投資興建設立的外資企業,曾號稱是中國單機產量第一、技術最先進的水泥企業,總投資2.9890億美元。

  7月2日,四川雙馬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修正案,稱擬定增募集9.031662億元用于收購都江堰拉法基25%股權。

  近日,瑞安建業又曝出,年內將出售其所有45%的拉法基瑞安水泥業務。

  什么原因讓外方水泥企業在這段時間集中做出了出售決定呢?原因多個方面,極度縮水的利潤是讓他們在今年中旬集中做出出售決定的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水泥價格已經回到了2008年水平,6大產區除了東北價格上升以外,其他都是大幅下降,全國平均降幅為20%。其中,華東地區下降幅度最大,達到30%。

  不僅是外資水泥企業,全國的水泥企業都感到了壓力。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10億噸,同比增長4.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速是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水泥產銷率是2005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水泥產銷率的下降有總量過剩壓迫因素,更主要因素是需求增長的放緩。水泥需求在去年11、12兩個月已經出現增速下滑跡象,今年春節前后不少企業有意識延長放假時間減少產量,今年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長7.5%,增速比去年一季度回落4.8個百分點,回落幅度在業內多數人士預料之中。而進入第二季度,全國多數地區水泥市場“旺季不旺”,南方多雨天氣又影響工地施工和水泥銷售,4、5兩個月全國水泥月產量同比增速分別只有4.1%、4.6%,6月份雖然回升到5.6%,但水泥產銷量增速在二季度繼續下滑,1~6月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速還是比一季度繼續回落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全國水泥熟料產量同比持續下降,上半年全國水泥熟料產量6.3億噸,同比下降0.5%,水泥生產煤炭消耗和電力消耗總量也在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生產實際是下降的。

  業內人士總結:“在經濟下滑的大宏觀背景下,產能高位釋放,雙向作用下價格急劇下跌,導致產業利潤縮水。水泥企業開始逐步切身體驗到產能過剩對水泥產業帶來的巨大傷害。”

  不能承受產能之痛

  產能的集中釋放,需求疲軟,已經成為水泥行業不能承受之痛。

  迫于產能壓力,很多水泥企業已經降低了生產線的運轉率。其中浙江很多水泥企業的停窯時間長達81天,即便這樣壓縮產能,反映供求關系的水泥價格還是“跌跌不休”。浙江水泥協會會長李辛龍表示,這一數據說明當前水泥市場的現狀確實非常令人擔憂。

  我國目前到底擁有多少產能?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全國已投產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1477條,熟料設計產能15.47億噸,按照1噸熟料磨制1.55噸水泥進行計算,1477條已投產熟料生產線折合水泥產能為23.97億噸,如果再考慮到各水泥企業的實際產能相比設計產能至少多出10%來進行計算,則目前已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已經達到了26.39億噸。

  另外,目前在建的項目還有202個,熟料設計產能2.57億噸,折合水泥產能約為3.98億噸,同樣如果再考慮到富余產能問題,則在建的水泥產能約為4.38億噸,加上已投產的26.39億噸,最遲至明年年底,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將超過30億噸。

  雖然近幾年來水泥產量始終保持較快增長,但目前在建的水泥項目還是會陸陸續續投產,因此水泥產能過剩狀況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觀。

  為何國家已經嚴格限制水泥產能后,產能還在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后,國家出臺4萬億元救市計劃,使下行的需求轉向大幅上揚。巨大的水泥需求空間激發了投資水泥的熱情,誰都不愿放過這一難得市場機遇,所有大企業都加大了投資力度,中小企業也不示弱,借錢也要上線。前所未有的經濟拉動激發了投資水泥的熱情,誰也沒有顧及一旦需求下滑會發生什么。

  針對水泥大規模投資、持續投資、高位投資造成水泥工業產能過剩的局面,2009年國家下達38號文,意在通過行政干預解決市場產能過剩問題。然而在市場上并未奏效,事實上正相反。

  “投資者們都把這一文件當作最后的晚餐,建線擴大市場規模者有之,把建線作為投資者有之,更有甚者倒賣批文者有之……本是要剎車,但實際結果只是踩了一下油門。”

  業內人士說,2010年已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隨后每年的新增供給盡管在減少,但是累計產能的增長仍大大超出了需求的增長,而且是向全局性發展,區域間水泥互相分解市場壓力的能力越來越小。進入“十二五”以后,產能對市場的沖擊是一年比一年嚴重,將對水泥產業提出巨大挑戰。

  2010年底的限電、2011年的企業限產,掩蓋了產能過剩的矛盾,在需求仍處在較快增長的前提下,從政策和企業行為方面抑制了產能的發揮,造成短時期水泥供需關系的逆轉,水泥價格迅速大幅拉升反彈。

  然而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水泥市場的供需關系發生了極度轉換:4萬億元這座三年形成的小高峰,在2011年走完了從上升到下降的過程,需求單邊下行,而從政策方面的限電因素已不可能再復制,企業限產的信心在需求下行中動搖,長期累積過剩的產能在今年新增產能的催生下,如火山爆發一般噴涌而出,直接沖擊了市場和價格底線,“供給放大+集中釋放+需求放緩+互信喪失”,使水泥價格出現了持續下滑的局面。

  產能過剩問題是水泥行業早有認識的,只是沒想到會對產業造成如此急劇的影響,以致這次水泥行業價格出現全國性大幅下滑。

  最黑暗的時刻?

  對于市場進一步下滑的恐懼,使水泥外資企業開始出售在華水泥資產,而國內水泥企業也對市場充滿擔憂。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葉青認為,我國水泥行業在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無論是產能總量還是年消費量都達到了世界之最。看上去似乎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在過去十幾年持續高速發展所創造的“總量奇跡”,但“總量奇跡”下揭示的卻是我國水泥行業深層次的危機,那就是我國人均水泥消費量已經超過了1.5噸,遠遠高于其他國家水平。

  縱觀全球各國的發展歷史,無論是曾經高速發展的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是現在的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達到這種程度。近十年來,我國每萬元固定資產投資中水泥消費比重也在持續減少,從2000年1.8噸/萬元,下降到目前0.6噸/萬元。因此,即使我國經濟和城鎮化繼續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速度,人均水泥消費量的減少也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前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行業內部分企業無視行業發展規律和行業大局,繼續新建和擴大產能規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當前“洪水漫壩”的恐怖形勢。這就好比人在洪水來臨的高壩上行走,大壩雖然暫時安全,但水位仍在不斷上漲,如果不加防范和疏導,其結果必然是壩毀人亡,使行業發展走向衰退,使國家經濟和財富蒙受巨大損失。

  而“垮壩”的禍根在于絕對的產能過剩,避免“垮壩”的惟一辦法就是“泄洪”,讓多余的產能“泄出去”。因此,中國水泥行業要走的路,短期是“去庫存”,長期是“去產能”。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不好時,才是市場整合、結構調整的階段。與2004年華東市場下滑海螺開辟華南市場不同,當時還有很多待開發的市場。然而目前隨著全局性的產能過剩,加劇了競爭。無論并購、擠壓、還是淘汰,這些手段都會展開,實際上今年上半年水泥市場已經處在一個開放的、充分競爭的格局,水泥企業都在努力尋求生存空間。

  業內人士進一步預測,今年四季度,水泥產業有兩個利好:一是傳統的季節旺季,二是出臺的政策可能在下半年見效,應該說供需關系會有所緩和,但也只是有緩和,并不是向好轉。水泥價格還在探底的過程中,但下探空間已經不大,即使最差的情況下也不會超過10%。到達底部后,水泥價格將會在底部運行一段時期,而這段時間多長將取決于需求的增長空間。

  水泥行業迎來政策利好

  繼9月5日公布批復總投資規模逾7000億元的25個城軌規劃和項目后,國家發改委6日再次公布批復13個公路建設項目、10個市政類項目和7個港口、航道項目。據保守估計,國家發改委在兩天內集中公布批復的這些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9月7日,水泥股爆發,盤中一路拉升,截止收盤,金隅股份、江西水泥、冀東水泥等18只股漲停。

  業內人士認為,基礎設施投資是水泥消費的主要推動力,而政策支持有望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的回升。我們預計水泥消費將于8月底上升,并將于9月推動水泥價格的反彈。

  業內人士指出,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解決基建投資的資金缺口。在間接融資方面,銀行或進一步放松基建類項目信貸。在直接融資方面,企業債和公司債將進一步加大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同時,保險資金將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資。

  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水泥行業產量增速處在近10年低點,不過最近幾個月數據顯示水泥需求出現低位企穩的跡象。據統計,行業內公司差異較大,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的銷量數據大幅超越行業平均,顯示了優勢企業在行業低點逆市擴張。西北地區企業銷量增速仍然較高,東部地區大部分企業銷量出現負增長。

  東方證券認為,水泥股目前仍具有配置的價值,雖然行業盈利能力短期內(未來2~3個月)難以提升,但繼續下滑空間也較小,悲觀預期已經得以較充分的反映(從估值角度,已經接近2005年及2008年的底部,構筑了反彈的心理基礎)。從政策博弈的角度(近日長沙、貴州紛紛推出天量投資計劃)來看,有望取得相對收益。

  中信建投認為,水泥市場由于季節性傳統旺季到來需求會有所好轉,近期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傳出上調消息,水泥價格有止跌的跡象。

  水泥項目審批應從嚴

  水泥生產行業是一個對環境帶來眾多影響的行業。為此,水泥生產項目的審批一直是由當地省級政府來具體審批的。為了強化管理和審批,2009年國家將水泥審批權從省級政府收走,并沒有阻礙民間資本投資水泥的沖動,反而水泥廠的建設速度更快了,也進一步加速了產能過剩的步伐。

  據報道,中國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就遼寧來說,個別水泥企業既無環評也無立項標準,自行開工建設,現已有7條新型干法線建成并投入生產,今年又有3家民營企業私自開工建水泥熟料生產線,建成投產后,產能過剩將更加嚴重。另外,遼寧西部等地個別被明令淘汰的立窯目前還在生產。云南省的情況也不樂觀,目前該省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即將超過2.5噸,已建成的60多條生產線無生產許可證,因為競爭加劇,云南水泥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并處于限產、停產狀態。

  近年來,國內大型水泥集團紛紛進入遼寧,2008~2010年間,全省新增新型干法熟料產能達2837萬噸,增速全國第一。目前,遼寧省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達到97%以上,位居全國前列。全國水泥15強企業有6家進入遼寧。去年底,全省共有10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窯生產線共計46條。新型干法窯熟料產能5286萬噸/年,全省人均熟料占有量達到1.22噸。按照國家工信部設定的準入標準人均900公斤計算,遼寧省已超36%生產能力,折合水泥產能約為8810萬噸,將比市場實際需求量超3200萬噸,今年生產能力更是將超過40%。

  如此嚴重的產能過剩,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的水泥企業審批上馬生產呢?原因是一些水泥企業未批先建,雖然這些違規的水泥項目給其他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但地方政府礙于其是納稅大戶,坐視不理,進一步加速了產能的過剩。因此,要有效改變這種現狀,在審批與監管上還要從嚴把關,多方聯動。

  一是審批要從嚴。現有水泥廠都經過層層審批拿到手續的,一些水泥廠未批先建,是對水泥行業秩序的破壞,也是對國家審批的無視。這樣做只能進一步加劇行業產能進一步過剩,帶來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

  二是監管要到位。盡管審批權限在國家,但對一個企業的監管卻在地方。地方政府不能因為是納稅大戶就無視國家有法律與法規不顧,也不能無視當地環境與企業的產能不顧。同時,作為企業管理的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沒有負起應有的責任,都是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不顧大局,才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為此,監督與管理一定要到位,地方政府和工商部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是行業自律理應支持。由于一些企業未批先建,出現了產能剛性過剩,各企業為搶占市場,低價傾銷,導致全行業開始惡性競爭、嚴重虧損。2011年,遼寧省水泥行業協會根據全省水泥企業的建議,開展了協會自律,協調各企業實施限產,全省水泥行業停窯兩個月,暫時緩解了供需矛盾,水泥價格得到了理性回歸。但是這一有效做法,并未得到肯定,相反卻被工商部門根據國內《反壟斷法》,認定為“涉嫌協議壟斷經營”,對11家簽署協議的企業實施行政處罰。為此,行業自律理應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產能過剩,也才會使水泥市場回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云和县| 普洱| 明水县| 邵阳县| 襄樊市| 庆城县| 尼勒克县| 垣曲县| 舞钢市| 浮梁县| 柘城县| 墨脱县| 曲阳县| 曲沃县| 潞城市| 容城县| 富源县| 湄潭县| 河南省| 宜春市| 乐陵市| 太仆寺旗| 北辰区| 鄯善县| 赤水市| 东平县| 玉环县| 苏尼特左旗| 界首市| 镇赉县| 龙胜| 安顺市| 杭州市| 离岛区| 九寨沟县| 邓州市| 金秀| 齐河县| 山丹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