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質監局對外公布全省水泥產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和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監督檢查情況,有18家生產企業18個批次產品不合格。
其中,立窯水泥企業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問題較為突出。從此次檢查情況看,無論是產品實物質量,還是企業持續保證獲證條件的能力,立窯企業生產存在的問題都較為突出。
由于立窯存在耗能高、污染大、工藝控制難、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特點,國家發改委將其列入淘汰工藝目錄,要求今年底前全部淘汰。
不過,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云南省還有69條獲證立窯生產線在生產。
此次水泥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檢查實物質量抽查不合格的7家企業中,有6家企業為立窯廠,不合格指標均為強度、安定性等主要物理性能。
而在此次對水泥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監督檢查中不合格的20家企業中,有11家為立窯企業,且都存在嚴重不符合項的情況,這也是造成立窯產品質量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南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此次水泥產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和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監督檢查,涉及全省16個州、市,所抽品種已基本覆蓋全省企業所生產的水泥產品的品種和等級。
全省共檢查了169家水泥生產企業,有151家企業生產條件符合,有20家企業生產條件存在不符合《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的情況。
其中,存在嚴重不合格項的企業有17家企業,占生產條件監督檢查不合格企業總數的85%。抽查表明,有18家生產企業18個批次產品不合格。
抽查的產品涵蓋普通水泥、礦渣水泥、復合水泥、磷渣水泥,抽查品種基本覆蓋全省企業所生產的水泥產品品種和等級。重點對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等物理指標和三氧化硫、氧化鎂、氯離子等化學指標進行檢測。
抽查過程中發現,產品質量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強度、安定性等涉及安全性能的物理指標上,抽查不合格企業呈上升趨勢。從近幾年抽查情況看,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企業主要集中在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其中楚雄永仁縣耀華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連續三年抽查不合格,玉溪市峨山縣龍盛特種水泥廠和富源縣老廠宏發水泥廠連續兩年抽查不合格。
分析人士說,云南水泥產品質量雖然較為穩定,但穩中有降。
記者獲悉,自2008年起,云南省質監局在該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水泥產品質量跟蹤監督抽查,從近幾年抽查情況看,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企業主要集中在玉溪、曲靖、楚雄、昭通。
從連續5年的總抽查結果看,盡管抽查按企業和產品覆蓋面不斷擴大,云南水泥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也顯示出穩中有降的趨勢,且產品質量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強度、安定性等涉及安全性能的物理指標上,抽查不合格企業呈上升趨勢。
據稱,少數水泥生產企業法律意識不強,包括大企業在內的少數企業忽視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對標識、袋重等國家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不重視,放松管理,在生產管理中不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規定,只注重產品實物質量,忽視袋重質量的控制,造成袋重不合格。
而部分企業,尤其是立窯企業重取證、輕管理,不能持續保證獲證生產條件組織生產的問題較為突出。
由于水泥生產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的行業,因此,國家對其實行嚴格的產業政策限制。
同時,將水泥產品生產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對其實行嚴格的許可制度管理,也就是說,水泥生產企業要想取得生產許可證,除需獲得產業政策批準、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和管理要求外,還必須具備持續保證生產條件的能力,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此次對獲證水泥企業生產條件的監督檢查情況看,部分企業在獲證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放松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不嚴格按照《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組織生產,擅自降低取證條件,不能持續保證按獲證條件組織生產,容易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這種情況在立窯企業中更為突出。
其中,立窯水泥企業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問題較為突出。從此次檢查情況看,無論是產品實物質量,還是企業持續保證獲證條件的能力,立窯企業生產存在的問題都較為突出。
由于立窯存在耗能高、污染大、工藝控制難、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特點,國家發改委將其列入淘汰工藝目錄,要求今年底前全部淘汰。
不過,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云南省還有69條獲證立窯生產線在生產。
此次水泥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檢查實物質量抽查不合格的7家企業中,有6家企業為立窯廠,不合格指標均為強度、安定性等主要物理性能。
而在此次對水泥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監督檢查中不合格的20家企業中,有11家為立窯企業,且都存在嚴重不符合項的情況,這也是造成立窯產品質量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南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此次水泥產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和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監督檢查,涉及全省16個州、市,所抽品種已基本覆蓋全省企業所生產的水泥產品的品種和等級。
全省共檢查了169家水泥生產企業,有151家企業生產條件符合,有20家企業生產條件存在不符合《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的情況。
其中,存在嚴重不合格項的企業有17家企業,占生產條件監督檢查不合格企業總數的85%。抽查表明,有18家生產企業18個批次產品不合格。
抽查的產品涵蓋普通水泥、礦渣水泥、復合水泥、磷渣水泥,抽查品種基本覆蓋全省企業所生產的水泥產品品種和等級。重點對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等物理指標和三氧化硫、氧化鎂、氯離子等化學指標進行檢測。
抽查過程中發現,產品質量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強度、安定性等涉及安全性能的物理指標上,抽查不合格企業呈上升趨勢。從近幾年抽查情況看,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企業主要集中在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其中楚雄永仁縣耀華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連續三年抽查不合格,玉溪市峨山縣龍盛特種水泥廠和富源縣老廠宏發水泥廠連續兩年抽查不合格。
分析人士說,云南水泥產品質量雖然較為穩定,但穩中有降。
記者獲悉,自2008年起,云南省質監局在該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水泥產品質量跟蹤監督抽查,從近幾年抽查情況看,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企業主要集中在玉溪、曲靖、楚雄、昭通。
從連續5年的總抽查結果看,盡管抽查按企業和產品覆蓋面不斷擴大,云南水泥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也顯示出穩中有降的趨勢,且產品質量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強度、安定性等涉及安全性能的物理指標上,抽查不合格企業呈上升趨勢。
據稱,少數水泥生產企業法律意識不強,包括大企業在內的少數企業忽視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對標識、袋重等國家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不重視,放松管理,在生產管理中不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規定,只注重產品實物質量,忽視袋重質量的控制,造成袋重不合格。
而部分企業,尤其是立窯企業重取證、輕管理,不能持續保證獲證生產條件組織生產的問題較為突出。
由于水泥生產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的行業,因此,國家對其實行嚴格的產業政策限制。
同時,將水泥產品生產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對其實行嚴格的許可制度管理,也就是說,水泥生產企業要想取得生產許可證,除需獲得產業政策批準、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和管理要求外,還必須具備持續保證生產條件的能力,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此次對獲證水泥企業生產條件的監督檢查情況看,部分企業在獲證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放松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不嚴格按照《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組織生產,擅自降低取證條件,不能持續保證按獲證條件組織生產,容易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這種情況在立窯企業中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