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擾民:整治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過程中的揚塵、噪聲、廢水等污染物超標現象
污染城市環境:混凝土車運輸漏灑;砂石送料車輛違規超高超重超速
整治重點:五條城市“灰”帶——
三金潭(對接岱黃高速)
長豐鄉(長豐大道一線,西接316和107國道)
白沙洲(城市放射路,對接青鄭高速公路)
舵落口(城市西大門,對接316國道和京珠高速)
姑嫂樹(城市快速路,對接第二機場高速)
這些地帶大多位于中遠城區結合部或城市出口路周邊,攪拌站在該區域扎堆,攪拌站生產過程存在粉塵污染超標現象,加上有些攪拌站進出道路破損嚴重,車輛頻繁通過造成“灰帶”。
建“聯合戰線”
關閉一處擾民的混凝土攪拌站,需要“聯合戰線”才能實現。
混凝土攪拌站生產中的擾民、運輸中的污染,靠不同部門監管,本次整治建立了四部門+轄區區政府的“聯合戰線”。
城建委——督導混凝土攪拌站場區文明生產,組織實施攪拌車裝防漏灑“掛斗”。
環保局——依法查處混凝土攪拌站超標排放粉塵、噪聲、廢水等環境違法行為。
城管局——督促攪拌站對進出口路面進行清掃保潔、灑水壓塵。嚴格處罰漏灑污染路面行為。
市公安交管局——嚴查混凝土運輸及送料車超載、超高、超速等不文明行為。
區政府——維護轄區內混凝土攪拌站進出口道路完好不破損,避免車輛通行引起“灰帶”。按217號政府令要求,組織實施轄區內整治不達標混凝土攪拌站的搬遷。
三環線攪拌站能否全搬走?
不少居民提出“能不能把混凝土攪拌站全部搬到三環以外去”?
目前我市還處在地鐵、橋梁、房屋的建設高峰期,混凝土需求量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近兩年武漢市僅房屋建設量分別達到7299萬平方米、9452萬平方米,按照建設1萬平方米面積,需用商品混凝土4-5千立方米推算,我市每年商品混凝土需求在3700—4700萬立方米左右,“等于建設175個菱角湖萬達廣場”。
預拌混凝土生產是集中將砂、石、水泥按配比裝入專門攪拌車,在運達使用地途中邊行駛邊攪合,拌合時間既不能短也不能長,技術要求是“運距不能超過15公里,或者運輸時間上不能超過90分鐘”,否則會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為滿足城市中心區域的建設需求,三環以內必須保留一定數量的混凝土攪拌站。
我市已于年初啟動三環線內混凝土攪拌站整治工作,三環線內混凝土攪拌站不允許新增站點、只減不增,現有站點按零污染綠色站點標準進行整治。遠期,隨著主城區建設量減小以及道路的暢通,城市中心區內的混凝土攪拌站會自然減少。
違法違規攪拌站怎么處理?
對于類似“三無”攪拌站,將按照“電視問政”曝光的洪山卓刀泉非法攪拌站的處理方式,由轄區政府負責加強監管,督促攪拌站自行拆除,逾期未自拆到位的,由市城管局牽頭,所在區政府、市城建委、市環保、工商局等部門配合,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舉報電話:
市城建委: 85752309
市環保局: 12369
市城管局: 82712345
市公安交管局: 85414444
“長效機制”擬定中
一家管理部門,無法把違法混凝土攪拌站“端掉”。
市城建委正在按市政府要求,會同相關管理部門制定混凝土攪拌站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混凝土攪拌站“全生命線”的封閉防線,從注冊登記、選址建廠、生產運輸、生產資質,步步把關,信息打通,不讓管理“缺位”。
混凝土攪拌站沒有進行工商注冊登記的,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取締。
沒有辦理用地手續的攪拌站,國土規劃和城管部門查處和依法拆除。
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過程中粉塵、噪聲超標的,環保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站內文明生產達不到要求的,城建委責令整改,沒有取得資質的攪拌站,城建委責令工地禁用、停產,實施處罰。
三年整治目標
武漢市計劃兩年完成三環線以內和三環線周邊54家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整治工作目標。今年整治達標18家,明年完成36家。2014年,形成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前期整治成果,各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本轄區內整治不達標攪拌站的搬遷工作。
未來趨勢
市城建委負責人介紹,未來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將走向全封閉綠色攪拌站。生產線和堆料場全部在室內,把揚塵和污水全部“管住”,實現綠色化生產。據悉,我市已經誕生首家綠色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為中建三局所建,“盒子”一樣封閉式生產,降噪和減塵效果,比傳統攪拌站高50%以上。
一、總則
1.1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空氣質量,規范我市混凝土行業生產、運輸行為。按照“整治一批、達標一批、搬遷一批、關停一批”的整治要求,根據相關行業規定,制定本標準。
1.2三環線以內及沿線混凝土攪拌站的車輛及生產管理,應嚴格按照本標準執行。
二、車輛
2.1混凝土攪拌車輛管理制度及臺帳健全;
2.2配有專職的車輛管理人員;
2.3車輛文明行駛,外觀干凈整潔,標識統一清晰,出廠前要進行沖洗;
2.4車輛卸料斗無殘料,攪拌筒內結塊定期清理;
2.5車輛安裝統一規定的防漏灑設備;
2.6混凝土攪拌車實際裝載量應小于核定裝載量,防止漏灑;
2.7混凝土攪拌車要保持車牌整潔,按照規定懸掛號牌,不得遮擋、車輛號牌;
2.8混凝土攪拌車保險、年檢等手續齊全;
2.9混凝土攪拌車行駛時應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闖紅燈、超速、超載、超高等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并逐步杜絕前述不文明行為。
三、場區
3.1文明生產管理制度及臺帳健全;
3.2配有專職的文明生產管理人員;
3.3配有沖洗設備及保潔人員;
3.4場區布局合理,各作業區功能標識明確、清晰;
3.5各作業區路面及進出場道路全硬化,無50cm2以上的破損破裂區,加強對場區道路的清掃保潔,控制道路揚塵;
3.6搞好場內和場區周邊環境綠化;
3.7場區圍墻美觀、牢固、無破損;
3.8裝載車、混凝土攪拌車、原材料運輸車在場區內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5公里。
四、設備、設施
4.1攪拌樓
4.1.1攪拌主機、筒倉配有收塵設備,收塵設備保持正常運轉,無泄露;
4.1.2攪拌樓內沖洗裝置完好,卸料口下的地面平整,排水暢通,無殘料;
4.1.3攪拌樓及筒倉外觀干凈整潔,無污漬、無銹蝕;
4.1.4攪拌樓上料系統進行遮蓋。
4.2原材料堆放
4.2.1原材料堆場進行遮蓋,原材料分倉、分級堆放,標識明確;
4.2.2原材料作業區配置噴灑降塵設備。
4.3生產污水和廢棄物
4.3.1生產場區設有三級以上的沉淀池,生產污水不外排;(沉淀池總體積應大于9m×9m×1.5m)
4.3.2沉淀物不超過沉淀池容量三分之一;
4.3.3攪拌樓、原材料堆場、車輛清洗場地四周設有地下溝槽,溝槽通暢有效并與沉淀池連接;
4.3.4固體廢棄物集中存放、不裸露,并定期進行清理。(固體廢棄物堆場體積應大于3m×3m×3m)
污染城市環境:混凝土車運輸漏灑;砂石送料車輛違規超高超重超速
整治重點:五條城市“灰”帶——
三金潭(對接岱黃高速)
長豐鄉(長豐大道一線,西接316和107國道)
白沙洲(城市放射路,對接青鄭高速公路)
舵落口(城市西大門,對接316國道和京珠高速)
姑嫂樹(城市快速路,對接第二機場高速)
這些地帶大多位于中遠城區結合部或城市出口路周邊,攪拌站在該區域扎堆,攪拌站生產過程存在粉塵污染超標現象,加上有些攪拌站進出道路破損嚴重,車輛頻繁通過造成“灰帶”。
建“聯合戰線”
關閉一處擾民的混凝土攪拌站,需要“聯合戰線”才能實現。
混凝土攪拌站生產中的擾民、運輸中的污染,靠不同部門監管,本次整治建立了四部門+轄區區政府的“聯合戰線”。
城建委——督導混凝土攪拌站場區文明生產,組織實施攪拌車裝防漏灑“掛斗”。
環保局——依法查處混凝土攪拌站超標排放粉塵、噪聲、廢水等環境違法行為。
城管局——督促攪拌站對進出口路面進行清掃保潔、灑水壓塵。嚴格處罰漏灑污染路面行為。
市公安交管局——嚴查混凝土運輸及送料車超載、超高、超速等不文明行為。
區政府——維護轄區內混凝土攪拌站進出口道路完好不破損,避免車輛通行引起“灰帶”。按217號政府令要求,組織實施轄區內整治不達標混凝土攪拌站的搬遷。
三環線攪拌站能否全搬走?
不少居民提出“能不能把混凝土攪拌站全部搬到三環以外去”?
目前我市還處在地鐵、橋梁、房屋的建設高峰期,混凝土需求量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近兩年武漢市僅房屋建設量分別達到7299萬平方米、9452萬平方米,按照建設1萬平方米面積,需用商品混凝土4-5千立方米推算,我市每年商品混凝土需求在3700—4700萬立方米左右,“等于建設175個菱角湖萬達廣場”。
預拌混凝土生產是集中將砂、石、水泥按配比裝入專門攪拌車,在運達使用地途中邊行駛邊攪合,拌合時間既不能短也不能長,技術要求是“運距不能超過15公里,或者運輸時間上不能超過90分鐘”,否則會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為滿足城市中心區域的建設需求,三環以內必須保留一定數量的混凝土攪拌站。
我市已于年初啟動三環線內混凝土攪拌站整治工作,三環線內混凝土攪拌站不允許新增站點、只減不增,現有站點按零污染綠色站點標準進行整治。遠期,隨著主城區建設量減小以及道路的暢通,城市中心區內的混凝土攪拌站會自然減少。
違法違規攪拌站怎么處理?
對于類似“三無”攪拌站,將按照“電視問政”曝光的洪山卓刀泉非法攪拌站的處理方式,由轄區政府負責加強監管,督促攪拌站自行拆除,逾期未自拆到位的,由市城管局牽頭,所在區政府、市城建委、市環保、工商局等部門配合,依法依規予以拆除。
舉報電話:
市城建委: 85752309
市環保局: 12369
市城管局: 82712345
市公安交管局: 85414444
“長效機制”擬定中
一家管理部門,無法把違法混凝土攪拌站“端掉”。
市城建委正在按市政府要求,會同相關管理部門制定混凝土攪拌站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混凝土攪拌站“全生命線”的封閉防線,從注冊登記、選址建廠、生產運輸、生產資質,步步把關,信息打通,不讓管理“缺位”。
混凝土攪拌站沒有進行工商注冊登記的,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取締。
沒有辦理用地手續的攪拌站,國土規劃和城管部門查處和依法拆除。
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過程中粉塵、噪聲超標的,環保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站內文明生產達不到要求的,城建委責令整改,沒有取得資質的攪拌站,城建委責令工地禁用、停產,實施處罰。
三年整治目標
武漢市計劃兩年完成三環線以內和三環線周邊54家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整治工作目標。今年整治達標18家,明年完成36家。2014年,形成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前期整治成果,各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本轄區內整治不達標攪拌站的搬遷工作。
未來趨勢
市城建委負責人介紹,未來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將走向全封閉綠色攪拌站。生產線和堆料場全部在室內,把揚塵和污水全部“管住”,實現綠色化生產。據悉,我市已經誕生首家綠色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為中建三局所建,“盒子”一樣封閉式生產,降噪和減塵效果,比傳統攪拌站高50%以上。
一、總則
1.1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空氣質量,規范我市混凝土行業生產、運輸行為。按照“整治一批、達標一批、搬遷一批、關停一批”的整治要求,根據相關行業規定,制定本標準。
1.2三環線以內及沿線混凝土攪拌站的車輛及生產管理,應嚴格按照本標準執行。
二、車輛
2.1混凝土攪拌車輛管理制度及臺帳健全;
2.2配有專職的車輛管理人員;
2.3車輛文明行駛,外觀干凈整潔,標識統一清晰,出廠前要進行沖洗;
2.4車輛卸料斗無殘料,攪拌筒內結塊定期清理;
2.5車輛安裝統一規定的防漏灑設備;
2.6混凝土攪拌車實際裝載量應小于核定裝載量,防止漏灑;
2.7混凝土攪拌車要保持車牌整潔,按照規定懸掛號牌,不得遮擋、車輛號牌;
2.8混凝土攪拌車保險、年檢等手續齊全;
2.9混凝土攪拌車行駛時應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闖紅燈、超速、超載、超高等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并逐步杜絕前述不文明行為。
三、場區
3.1文明生產管理制度及臺帳健全;
3.2配有專職的文明生產管理人員;
3.3配有沖洗設備及保潔人員;
3.4場區布局合理,各作業區功能標識明確、清晰;
3.5各作業區路面及進出場道路全硬化,無50cm2以上的破損破裂區,加強對場區道路的清掃保潔,控制道路揚塵;
3.6搞好場內和場區周邊環境綠化;
3.7場區圍墻美觀、牢固、無破損;
3.8裝載車、混凝土攪拌車、原材料運輸車在場區內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5公里。
四、設備、設施
4.1攪拌樓
4.1.1攪拌主機、筒倉配有收塵設備,收塵設備保持正常運轉,無泄露;
4.1.2攪拌樓內沖洗裝置完好,卸料口下的地面平整,排水暢通,無殘料;
4.1.3攪拌樓及筒倉外觀干凈整潔,無污漬、無銹蝕;
4.1.4攪拌樓上料系統進行遮蓋。
4.2原材料堆放
4.2.1原材料堆場進行遮蓋,原材料分倉、分級堆放,標識明確;
4.2.2原材料作業區配置噴灑降塵設備。
4.3生產污水和廢棄物
4.3.1生產場區設有三級以上的沉淀池,生產污水不外排;(沉淀池總體積應大于9m×9m×1.5m)
4.3.2沉淀物不超過沉淀池容量三分之一;
4.3.3攪拌樓、原材料堆場、車輛清洗場地四周設有地下溝槽,溝槽通暢有效并與沉淀池連接;
4.3.4固體廢棄物集中存放、不裸露,并定期進行清理。(固體廢棄物堆場體積應大于3m×3m×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