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集團)在西南水泥市場的并購重組步伐又邁出了一大步。記者日前獲悉,中國建材集團和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39991.66萬元成交價,受讓了四川川煤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煤水泥)100%的股權,其中中國建材集團將持有川煤水泥99%的股份。而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公司的發展目標是用兩到三年左右時間,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占據西南區域20%-25%的水泥市場份額,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
在受讓川煤水泥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就已經開始與四川的水泥企業如利森集團、四川嘉華有了親密合作
據有關公告顯示,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川煤水泥45%股份,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四川廣旺集團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華鎣山廣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芙蓉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川煤礦山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川煤水泥20%、15%、15%、5%的股權。
川煤水泥擁有總資產達30億元,營業收入20億元。而在廣元地區,川煤水泥擁有川煤旺蒼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劍閣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天臺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寶輪水泥有限公司、廣元川煤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川煤水泥廣旺建材機械有限公司。
中國建材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央企,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建材企業,2011年擁有水泥產能3億噸,銷售收入達到1800億元,已進入世界500強。
目前,中國建材集團已在成都、綿陽、安縣、廣安投資建設了水泥、新型建材、耐火材料、新型房屋、電子玻璃的產業基地。
在受讓川煤水泥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就已經開始與四川的水泥企業進行了親密接觸。西南水泥已兼并了四川最大的水泥企業之一利森集團,而四川嘉華是一家以特種水泥生產經營為主的老企業,近年研發生產的仿石材、仿木材的纖維水泥板材,已形成年產50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去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而在去年,四川嘉華與中國建材集團簽約了加盟合作的戰略協定,前期由中國建材集團向四川嘉華注入2億元資金,預計四川嘉華今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度,四川嘉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
區域整合是必然選擇
西南水泥產能過剩僅次于華北,并購重組、區域整合成為了西南水泥企業下一步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災后重建迅速拉動西南地區水泥需求,海螺、紅獅、冀東、中聯、臺泥、華潤等水泥巨頭紛紛進入。震后17天,投資18億元的廣元海螺水泥項目落戶朝天大巴口新型建材工業園。
2009年初起,西南地區大量新增產能開始釋放。據不完全統計,西南地區已建成的產能有3.7億噸,在建和擬建產能約有1億噸,全部投產后,西南水泥產能將超過4億噸,區域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水泥價格一路下跌。
另據中國水泥網統計,西南水泥產能過剩僅次于華北,供求嚴重失衡,西南的水泥企業集中度低,議價能力弱。截至2010年底,西南地區前10大水泥企業的熟料產能僅占整個西南市場的34.85%,市場集中度遠低于其他五大區域。并購重組、區域整合成為了西南水泥企業下一步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而通過整合以后,從資金、人力、管理各方面優勢相當明顯,整個西南區域的定價權將可以被幾家大水泥企業掌控。而在整個西南片區來說,已不是早就進入的拉法基瑞安一家獨大,海螺、臺泥等公司實力也相當雄厚,而目前海螺水泥已經將自建生產線的策略轉變為并購重組,市場份額將迅速提升。
中國建材的西南布局
去年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公司設立,目標是用兩到三年左右時間,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
據了解,根據中國建材集團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去年底簽訂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項目合作協議》,中國建材集團將對四川省轄區內現有水泥建材企業進行收購、兼并、重組,以四川為基礎對西南地區水泥業務進行產業整合,投資西南水泥運營結算核算中心,興建區域性生產基地,建設生產運營中心、建立西南水泥建材交易物流中心、水泥研究分院,逐步形成規模經營和產業聚集。
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公司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深圳京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圳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華辰普金資產管理中心共同設立的,于去年12月成立,注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建材集團出資5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0%。北京華辰普金、上海圳通、深圳京達分別出資5億元、15億元、3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15%和30%。
這是繼中聯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之后,中國建材集團建立的又一個聯合重組平臺,中國建材集團的水泥版圖也將再增加一個新的市場。而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的發展目標是用兩到三年左右時間,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在云、貴、川、渝三省一市水泥產能超過1億噸,占西南區域20%-25%市場份額,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
在受讓川煤水泥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就已經開始與四川的水泥企業如利森集團、四川嘉華有了親密合作
據有關公告顯示,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川煤水泥45%股份,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四川廣旺集團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華鎣山廣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芙蓉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川煤礦山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川煤水泥20%、15%、15%、5%的股權。
川煤水泥擁有總資產達30億元,營業收入20億元。而在廣元地區,川煤水泥擁有川煤旺蒼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劍閣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天臺水泥有限公司、川煤寶輪水泥有限公司、廣元川煤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川煤水泥廣旺建材機械有限公司。
中國建材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央企,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建材企業,2011年擁有水泥產能3億噸,銷售收入達到1800億元,已進入世界500強。
目前,中國建材集團已在成都、綿陽、安縣、廣安投資建設了水泥、新型建材、耐火材料、新型房屋、電子玻璃的產業基地。
在受讓川煤水泥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就已經開始與四川的水泥企業進行了親密接觸。西南水泥已兼并了四川最大的水泥企業之一利森集團,而四川嘉華是一家以特種水泥生產經營為主的老企業,近年研發生產的仿石材、仿木材的纖維水泥板材,已形成年產50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去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而在去年,四川嘉華與中國建材集團簽約了加盟合作的戰略協定,前期由中國建材集團向四川嘉華注入2億元資金,預計四川嘉華今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度,四川嘉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
區域整合是必然選擇
西南水泥產能過剩僅次于華北,并購重組、區域整合成為了西南水泥企業下一步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災后重建迅速拉動西南地區水泥需求,海螺、紅獅、冀東、中聯、臺泥、華潤等水泥巨頭紛紛進入。震后17天,投資18億元的廣元海螺水泥項目落戶朝天大巴口新型建材工業園。
2009年初起,西南地區大量新增產能開始釋放。據不完全統計,西南地區已建成的產能有3.7億噸,在建和擬建產能約有1億噸,全部投產后,西南水泥產能將超過4億噸,區域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水泥價格一路下跌。
另據中國水泥網統計,西南水泥產能過剩僅次于華北,供求嚴重失衡,西南的水泥企業集中度低,議價能力弱。截至2010年底,西南地區前10大水泥企業的熟料產能僅占整個西南市場的34.85%,市場集中度遠低于其他五大區域。并購重組、區域整合成為了西南水泥企業下一步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而通過整合以后,從資金、人力、管理各方面優勢相當明顯,整個西南區域的定價權將可以被幾家大水泥企業掌控。而在整個西南片區來說,已不是早就進入的拉法基瑞安一家獨大,海螺、臺泥等公司實力也相當雄厚,而目前海螺水泥已經將自建生產線的策略轉變為并購重組,市場份額將迅速提升。
中國建材的西南布局
去年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公司設立,目標是用兩到三年左右時間,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
據了解,根據中國建材集團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去年底簽訂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項目合作協議》,中國建材集團將對四川省轄區內現有水泥建材企業進行收購、兼并、重組,以四川為基礎對西南地區水泥業務進行產業整合,投資西南水泥運營結算核算中心,興建區域性生產基地,建設生產運營中心、建立西南水泥建材交易物流中心、水泥研究分院,逐步形成規模經營和產業聚集。
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公司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深圳京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圳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華辰普金資產管理中心共同設立的,于去年12月成立,注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建材集團出資5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0%。北京華辰普金、上海圳通、深圳京達分別出資5億元、15億元、3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15%和30%。
這是繼中聯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之后,中國建材集團建立的又一個聯合重組平臺,中國建材集團的水泥版圖也將再增加一個新的市場。而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的發展目標是用兩到三年左右時間,通過重組聯合等方式,在云、貴、川、渝三省一市水泥產能超過1億噸,占西南區域20%-25%市場份額,成為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