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工業發展迅猛的今天,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水泥行業的競爭都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產品數量的競爭,水泥行業的盈利模式和發展態勢都開始進入微利時代。尤其是自今年開春以來,多家水泥上市公司連續發布了第一季度業績(或預告),與市場估計的一致,因為需求不夠旺盛、水泥價下跌較快,多家企業僅處于微利或保本的現狀。究其原因,不僅與季節性因素有關,還因投資過度帶來嚴重的產能過剩,水泥行業供過于求、競爭激烈、價格下挫、成本高企業難以控制、利潤微薄、致使水泥企業效益低下。
在這種現狀之下,不少大型水泥企業雖獲利下降,但并不會影響到其生存和發展,反而是一些中小型水泥企業,在我國水泥工業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生產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能源消耗高、質量不穩定、環境污染較大,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目標遠未實現。
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決定了我國水泥企業結構在相當長時期內應該是以大型水泥骨干企業為主,大、中、小企業并存的布局。所以,這些中小型水泥企業應該如何在困境中生存下來是我國水泥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筆者認為從宏觀發展上來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外在(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和外部發展條件等)。
A、國家鼓勵中小型水泥企業發展是國家振興民族企業的不變使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也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國家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包括為中小型水泥企業在信貸、減稅和交通運輸上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就幫助了我國的各個中小型水泥企業能夠將更多的資金用于產品創新研發、人才引進等項目中,爭取培養出一批世界級的大型精英企業。故我國的中小型水泥企業應及時了解國家一系列扶助政策,抓住發展機遇,努力發展壯大。
B、中小型水泥企業要跟隨水泥行業發展現狀和當地水泥發展現狀走。近期水泥企業兼并重組、協同停窯、限產報價等已經成為水泥行業內眾人皆知的熱門詞匯。而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決定了我國水泥企業結構在相當時期內應該是以大型水泥骨干企業為主,大、中、小企業并存,并進行合理的布局。這種適宜水泥工業發展規律的布局結構在積極推行水泥企業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重組聯合,向集團化發展,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提高大型水泥企業競爭能力的同時,也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發展空間。
其二,企業從自身出發,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道路
A、微利主義的水泥市場不僅對水泥產品質量、種類、性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成本、采購、管理上有了新的脫變。而所有這些微利時代的市場需求讓企業再一次將目光聚焦到技術創新革命上。因此中小型水泥企業必須審時度勢,積極調整發展戰略,依靠技術進步,積極淘汰落后工藝裝置,提高節能減排水平。只有在生產規模和技術進步上采取有力措施,加之科學的管理,才能在我國現代化水泥工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在技術改造方面,開展綜合利用、推進節約生產、清潔生產等有利于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提高質量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推動淘汰落后。主要包括水泥余熱發電、粉磨系統節能改造、粉塵治理和利用工業廢棄物、垃圾、城市污泥生產水泥等一批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的技術改造項目,推進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國家將在技術改造專項中適當安排部分資金,重點支持符合上述領域的技術改造項目。
B、在能源、環境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今天,水泥工業要成為資源能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任重而道遠。.水泥行業本身已經進入了一個微利時代,只有從細節入手,大量使用節能設備,充分利用余熱發電,廢棄物循環回收利用等技術如煤渣生產水泥,水泥生產節能磚,節能磚產生的廢渣又用作生產水泥;水泥生產商混,而商混遺留的大疙瘩又回爐生產水泥,走出一條節能、環保和低成本的新路來節能降耗、節約成本、增加利潤。再加上延伸和加長水泥行業產業鏈,實現水泥行業多元化發展,也是我國中小型水泥企業逐步發展壯大的途徑之一。
最后,最主要的是要統一對我國中小型水泥企業的認識,要明確在相當長時期里,我國水泥工業以大型新型干法生產企業集團為龍頭,大、中、小生產企業長期并存的合理結構和布局特點。不能把“中小水泥企業和落后生產力等同起來”,對待中小企業不能“一炸了之”、“一關了之”。更不能對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工作放任不管,積極引導中小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和結構優化提升工作,鼓勵有條件的中小水泥企業發展粉磨站。對于能夠達到國家水泥工業先進技術指標的水泥企業,應給予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的待遇,來促使我國的中小型水泥企業逐步取勝并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