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貫徹落實《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市散裝水泥主管部門、法制辦公室:
省政府《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第219號令)發布以來,各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規定,實施依法治散、依法興散,促進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為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推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省經信委、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組成檢查組,對全省貫徹落實《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情況進行了檢查?,F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宣傳省政府第219號令
省政府《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發布后,各市、縣散裝水泥管理部門通過電臺、電視臺、網絡、報紙、雜志等新聞媒介,采用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開展“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意義,提高了散裝水泥社會認知度,為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創造了良好氛圍。淄博市除利用《淄博日報》、《淄博工作》、淄博廣播電臺、淄博電視臺《淄博新聞》欄目宣傳外、還舉辦了“唐駿歐鈴杯"”節能知識競賽,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濟寧在2011年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期間,投入資金9.6萬多元,印制 500把散裝水泥廣告傘,30條宣傳橫幅,5塊展板,投放到各有關行政職能部門、城市主干道、水泥企業、商品混凝土公司及施工現場,在市新世紀廣場和建設大樓電子屏上滾動播出散裝水泥宣傳標語,宣傳活動收效良好。
二、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
各市和縣(市、區)緊緊圍繞政府令的貫徹實施,積極出臺發展散裝水泥配套政策措施。泰安市及其所轄東平、肥城和岱岳區出臺發展散裝水泥政府令。青島市政府發布了《青島市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管理辦法》;德州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和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通知》;菏澤市政府出臺了《菏澤市預拌混凝土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切實做好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加快推廣預拌混凝土工作的通知》;濟南市出臺了《濟南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經委等部門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市建委出臺了《濟南市預拌砂漿質量管理規定》,上述各項配套政策的相繼出臺,進一步完善了發展散裝水泥政策法規體系,為散裝水泥“三位一體”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城市城區"禁現"進一步加快
各市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政府關于實施混凝土和砂漿“禁現”的文件規定,通過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給予專項資金支持,使城市“禁現"”區域不斷擴大。濟南、青島兩市預拌砂漿企業的發展呈現出起點高、規模大、推動快、總量多、低碳化、節能化,規范有序的發展格局,兩市預拌砂漿設計產能分別達600萬噸和450萬噸。聊城市所屬9個縣(市、區)全部出臺了混凝土“禁現”規定。“禁現”覆蓋率已達到100%,是全省第一個所有縣(市、區)實現混凝土“禁現”的市。
四、農村散裝水泥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
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和2010年3月5日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在濟南、淄博兩市調研時所做的指示精神,抓住新農村建設和建材下鄉有利時機,發揮優勢,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加強農村散裝水泥物流體系配套建設。推廣章丘農村預制構件園區集中使用散裝水泥、菏澤市“小散罐”物流配送模式和桓臺縣建立散裝水泥銷售網點和小型混凝土攪拌站等先進經驗,積極探索農村發散的新思路、新辦法,涌現了平度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費縣散裝水泥下鄉等典型做法。濟南市農村推散特色突出,走出了“農村銷售網點”和"“示范園區”相結合的新路子,得到了省、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評。青島市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時機,大力發展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增設散裝水泥銷售點45個,實現農村用散量104萬噸,混凝土用量76萬立方。泰安市開展了建材(水泥)下鄉工作,在建材下鄉工作中實現散裝水泥下鄉,大大提高了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
五、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
各市借貫徹政府令之機,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強化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手段,進一步規范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方式。威海、濟寧等地通過多方努力,將經區、高新區對建設單位的征收納入政府服務大廳,解決了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目前除濱州少數市外,絕大多數市均建立了以在政府服務大廳設立“窗口”集中征收為主,依法強制征收等其他渠道征收為輔的專項資金征收體系。濟寧市在核退專項資金工作方面,發放市散辦印制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返還指南,增強企業對使用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認知和支持,通過散裝水泥專項資金返還軟件系統的正常運用和返還數據庫的建立,使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返還更準確、更透明。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率穩步提高,專項資金征收額大幅增長。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收支兩條線原則得到嚴格執行,財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各級散辦加大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投入,2011年共投入2276萬元,增幅達170.95%,專項資金帶動社會資金投資散裝水泥項目,從而使散裝水泥設施設備技術裝備水平和配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省散裝水泥設備設施已發展發放庫1267座,中轉庫52座,固定接收庫1244座,散裝水泥運輸車3510輛,散裝水泥罐8763個。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達到1120個,散裝水泥罐2472個,總容量87571噸。預拌混凝土生產 企業達到545家,年生產能力達到3036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車7036輛,混凝土泵車829輛。預拌砂漿企業達到51家,產能達到1780萬噸。擁有干混砂漿運輸車86輛,干混砂漿移動筒倉608個,干混砂漿背罐車11輛。散裝水泥發放能力超過1億噸。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引導、拉動社會資金投入效果明顯,促進了散裝水泥的發展。
六、組織機構建設得到加強
省政府令出臺后,一些地方開始認識到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菏澤、濟寧、德州所屬縣等一些尚沒有機構的地方積極行動,醞釀成立散裝水泥辦公室,加強散裝水泥工作管理隊伍建設。膠南市新成立了散辦,配備了得力人員,工作積極有力,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多年懸而未決的散辦經費來源問題得到解決。省散辦經費由自收自支變更為全額撥款后,在此示范帶動下,日照市、泰安市、沂源縣、青島城陽區散辦經費來源得以變更。青島市、濟寧、棗莊等市散辦的此項工作也在進行中。由此,對于貫徹落實國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政策,樹立散辦的良好形象、對于穩定干部職工隊伍,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效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七、問題和不足
通過此次檢查,也發現在散裝水泥推廣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目前,除省散辦、濟南、煙臺、臨沂、菏澤、日照和泰安市以及沂源縣、臨沭縣和青島市城陽區等少數市、縣(市、區)散辦經費納入了全額撥款外,大多數散辦經費仍為自收自支,這種情況不利于散辦開展工作,甚至制約了工作的開展。有關市要結合事業單位改革,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改變現有散裝水泥辦公室經費體制,將散辦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撥款。
?。ǘ┰趯m椯Y金管理方面,一些地方沒有嚴格執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存在擅自減免、緩繳專項資金問題;有的坐收坐支專項資金,存在以費養人問題;少數市沒有將專項資金征收納入行政審批中心,致使大量專項資金流失;絕大多數市尚沒有開展對交通、水利工程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要采取措施,盡快按照文件規定開展征收。有關市要加大協調力度,落實好征收政策,盡快將專項資金征收納入征收大廳聯審程序,足額征收。
?。ㄈ┺r村散裝水泥使用率還比較低,宣傳力度不夠,工作相對薄弱,要借新農村建設和建材下鄉之機,總結和借鑒先進經驗,研究新問題、新情況,進一步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努力開創農村推散新局面。
各市散裝水泥主管部門、法制辦公室:
省政府《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第219號令)發布以來,各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規定,實施依法治散、依法興散,促進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為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推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省經信委、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組成檢查組,對全省貫徹落實《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情況進行了檢查?,F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宣傳省政府第219號令
省政府《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發布后,各市、縣散裝水泥管理部門通過電臺、電視臺、網絡、報紙、雜志等新聞媒介,采用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開展“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意義,提高了散裝水泥社會認知度,為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創造了良好氛圍。淄博市除利用《淄博日報》、《淄博工作》、淄博廣播電臺、淄博電視臺《淄博新聞》欄目宣傳外、還舉辦了“唐駿歐鈴杯"”節能知識競賽,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濟寧在2011年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期間,投入資金9.6萬多元,印制 500把散裝水泥廣告傘,30條宣傳橫幅,5塊展板,投放到各有關行政職能部門、城市主干道、水泥企業、商品混凝土公司及施工現場,在市新世紀廣場和建設大樓電子屏上滾動播出散裝水泥宣傳標語,宣傳活動收效良好。
二、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
各市和縣(市、區)緊緊圍繞政府令的貫徹實施,積極出臺發展散裝水泥配套政策措施。泰安市及其所轄東平、肥城和岱岳區出臺發展散裝水泥政府令。青島市政府發布了《青島市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管理辦法》;德州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和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通知》;菏澤市政府出臺了《菏澤市預拌混凝土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切實做好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加快推廣預拌混凝土工作的通知》;濟南市出臺了《濟南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經委等部門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市建委出臺了《濟南市預拌砂漿質量管理規定》,上述各項配套政策的相繼出臺,進一步完善了發展散裝水泥政策法規體系,為散裝水泥“三位一體”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城市城區"禁現"進一步加快
各市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政府關于實施混凝土和砂漿“禁現”的文件規定,通過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給予專項資金支持,使城市“禁現"”區域不斷擴大。濟南、青島兩市預拌砂漿企業的發展呈現出起點高、規模大、推動快、總量多、低碳化、節能化,規范有序的發展格局,兩市預拌砂漿設計產能分別達600萬噸和450萬噸。聊城市所屬9個縣(市、區)全部出臺了混凝土“禁現”規定。“禁現”覆蓋率已達到100%,是全省第一個所有縣(市、區)實現混凝土“禁現”的市。
四、農村散裝水泥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
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和2010年3月5日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在濟南、淄博兩市調研時所做的指示精神,抓住新農村建設和建材下鄉有利時機,發揮優勢,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加強農村散裝水泥物流體系配套建設。推廣章丘農村預制構件園區集中使用散裝水泥、菏澤市“小散罐”物流配送模式和桓臺縣建立散裝水泥銷售網點和小型混凝土攪拌站等先進經驗,積極探索農村發散的新思路、新辦法,涌現了平度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費縣散裝水泥下鄉等典型做法。濟南市農村推散特色突出,走出了“農村銷售網點”和"“示范園區”相結合的新路子,得到了省、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評。青島市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時機,大力發展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增設散裝水泥銷售點45個,實現農村用散量104萬噸,混凝土用量76萬立方。泰安市開展了建材(水泥)下鄉工作,在建材下鄉工作中實現散裝水泥下鄉,大大提高了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
五、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
各市借貫徹政府令之機,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強化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手段,進一步規范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方式。威海、濟寧等地通過多方努力,將經區、高新區對建設單位的征收納入政府服務大廳,解決了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目前除濱州少數市外,絕大多數市均建立了以在政府服務大廳設立“窗口”集中征收為主,依法強制征收等其他渠道征收為輔的專項資金征收體系。濟寧市在核退專項資金工作方面,發放市散辦印制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返還指南,增強企業對使用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認知和支持,通過散裝水泥專項資金返還軟件系統的正常運用和返還數據庫的建立,使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返還更準確、更透明。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率穩步提高,專項資金征收額大幅增長。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收支兩條線原則得到嚴格執行,財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各級散辦加大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投入,2011年共投入2276萬元,增幅達170.95%,專項資金帶動社會資金投資散裝水泥項目,從而使散裝水泥設施設備技術裝備水平和配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省散裝水泥設備設施已發展發放庫1267座,中轉庫52座,固定接收庫1244座,散裝水泥運輸車3510輛,散裝水泥罐8763個。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達到1120個,散裝水泥罐2472個,總容量87571噸。預拌混凝土生產 企業達到545家,年生產能力達到3036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車7036輛,混凝土泵車829輛。預拌砂漿企業達到51家,產能達到1780萬噸。擁有干混砂漿運輸車86輛,干混砂漿移動筒倉608個,干混砂漿背罐車11輛。散裝水泥發放能力超過1億噸。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引導、拉動社會資金投入效果明顯,促進了散裝水泥的發展。
六、組織機構建設得到加強
省政府令出臺后,一些地方開始認識到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菏澤、濟寧、德州所屬縣等一些尚沒有機構的地方積極行動,醞釀成立散裝水泥辦公室,加強散裝水泥工作管理隊伍建設。膠南市新成立了散辦,配備了得力人員,工作積極有力,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多年懸而未決的散辦經費來源問題得到解決。省散辦經費由自收自支變更為全額撥款后,在此示范帶動下,日照市、泰安市、沂源縣、青島城陽區散辦經費來源得以變更。青島市、濟寧、棗莊等市散辦的此項工作也在進行中。由此,對于貫徹落實國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政策,樹立散辦的良好形象、對于穩定干部職工隊伍,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效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七、問題和不足
通過此次檢查,也發現在散裝水泥推廣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目前,除省散辦、濟南、煙臺、臨沂、菏澤、日照和泰安市以及沂源縣、臨沭縣和青島市城陽區等少數市、縣(市、區)散辦經費納入了全額撥款外,大多數散辦經費仍為自收自支,這種情況不利于散辦開展工作,甚至制約了工作的開展。有關市要結合事業單位改革,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改變現有散裝水泥辦公室經費體制,將散辦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撥款。
?。ǘ┰趯m椯Y金管理方面,一些地方沒有嚴格執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存在擅自減免、緩繳專項資金問題;有的坐收坐支專項資金,存在以費養人問題;少數市沒有將專項資金征收納入行政審批中心,致使大量專項資金流失;絕大多數市尚沒有開展對交通、水利工程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要采取措施,盡快按照文件規定開展征收。有關市要加大協調力度,落實好征收政策,盡快將專項資金征收納入征收大廳聯審程序,足額征收。
?。ㄈ┺r村散裝水泥使用率還比較低,宣傳力度不夠,工作相對薄弱,要借新農村建設和建材下鄉之機,總結和借鑒先進經驗,研究新問題、新情況,進一步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努力開創農村推散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