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成都市水泥散裝率從2006年的56.8%到2010年的73.4%,年均增長3.3%。5年來,散裝水泥累計使用量達到2539.66萬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到7970.95萬立方米。發展散裝水泥共減少粉塵排放124.4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54.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0.49萬噸、氮氧化物排放0.41萬噸。
“十一五”期間,成都市預拌砂漿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截止到2011年,公告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達10家,產能達440萬噸;預拌砂漿運輸車達142臺,移動存儲罐841個;預拌砂漿銷售量從2009年的9.2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48.63萬噸,再到2011年前10個月的115萬噸,實現了預拌砂漿應用的迅速健康發展。目前,成都市在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數量、產能、實際產量、市場供應量和使用率等指標上,均為全省第一;相應的配套物流數量和發展規模也在全國首屈一指。預拌砂漿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和技術文件的支撐。200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通過《成都市散裝水泥管理辦法》(市政府138號令)明確了“五城區從2008年7月1日起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要求,開啟了預拌砂漿推廣的序幕;2008年,由市建委牽頭,市散裝辦組織,四川省建材院主編的《預拌砂漿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由省建設廳發布,又在全國率先將企業生產建設納入地方標準,強制執行;2009年,頒布的《四川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預拌砂漿補充定額”》解決了預拌砂漿應用的瓶頸問題,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推廣方式
2006年至今,成都市建委、成都市散裝辦積極探索、敢為人先,在認真汲取兄弟省市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了預拌砂漿推廣工作的難點和突破點后,啟動并大力開展了特點鮮明、成效明顯的預拌砂漿推廣工作,形成了符合成都發展實際的“一心兩點四體系”的預拌砂漿推廣思路和工作方式。
“一心”是指確定一個中心,明確工作定位。2006年,成都市建委成立預拌砂漿推進工作小組,先后赴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對推廣工作進行調研,形成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廣使用預拌砂漿的調研報告,并結合成都市發展實際,提出了成都市的預拌砂漿推廣思路及工作步驟,明確了不求大求全,將工作中心放在散裝化普通砂漿上。此后于2007年,選擇3個項目進行預拌砂漿和現場攪拌砂漿的對比試點,采集大量數據為編制預拌砂漿定額、技術規程和相關政策奠定了基礎;2008年,在試點摸索的基礎上,出臺了較為完善的政策文件和技術文件,制定了預拌砂漿“十二五”發展規劃,構建了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的基本框架。在一系列工作開展中,始終圍繞著推廣普通干混砂漿這一主題,堅持不懈,終于迎來了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春天。
“兩點”是指抓住兩個節點,化解推廣障礙,找到推廣突破口。一是把實現工地減排,用技術手段解決施工揚塵作為推廣預拌砂漿的切入點;二是把文明施工,拆除施工現場攪拌機作為推廣預拌砂漿的實施點。這“兩點”是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助推器,是成都市建委結合全市中心工作提出的兩個工作結合點,為成都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強大的外部推力。2009年,正式啟動了預拌砂漿推廣工作,兩家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同時誕生,形成5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同年7月,正式開始了在三環路范圍內啟動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工作,12月1日禁止范圍擴大到中心城區規劃區范圍。在工作中,成都市建委加強同市環保、公安、交通、質監等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將預拌砂漿推廣工作納入到工地減排和文明施工的工作中,取得了明顯實效。當年下半年預拌砂漿使用量接近10萬噸,產能比達到40%。2010年,正值預拌砂漿的推進之年,成都市建委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以市委、市政府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為契機,認真落實揚塵整治中不準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的要求,開展了堅持文明施工、取締現場砂漿攪拌機的工作;同時,將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納入成都市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政府目標,實現了科學治塵,預拌砂漿工作得以進一步推進,當年的預拌砂漿使用量接近50萬噸。
“十一五”期間,成都市預拌砂漿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截止到2011年,公告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達10家,產能達440萬噸;預拌砂漿運輸車達142臺,移動存儲罐841個;預拌砂漿銷售量從2009年的9.2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48.63萬噸,再到2011年前10個月的115萬噸,實現了預拌砂漿應用的迅速健康發展。目前,成都市在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數量、產能、實際產量、市場供應量和使用率等指標上,均為全省第一;相應的配套物流數量和發展規模也在全國首屈一指。預拌砂漿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和技術文件的支撐。200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通過《成都市散裝水泥管理辦法》(市政府138號令)明確了“五城區從2008年7月1日起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要求,開啟了預拌砂漿推廣的序幕;2008年,由市建委牽頭,市散裝辦組織,四川省建材院主編的《預拌砂漿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由省建設廳發布,又在全國率先將企業生產建設納入地方標準,強制執行;2009年,頒布的《四川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預拌砂漿補充定額”》解決了預拌砂漿應用的瓶頸問題,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推廣方式
2006年至今,成都市建委、成都市散裝辦積極探索、敢為人先,在認真汲取兄弟省市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了預拌砂漿推廣工作的難點和突破點后,啟動并大力開展了特點鮮明、成效明顯的預拌砂漿推廣工作,形成了符合成都發展實際的“一心兩點四體系”的預拌砂漿推廣思路和工作方式。
“一心”是指確定一個中心,明確工作定位。2006年,成都市建委成立預拌砂漿推進工作小組,先后赴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對推廣工作進行調研,形成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廣使用預拌砂漿的調研報告,并結合成都市發展實際,提出了成都市的預拌砂漿推廣思路及工作步驟,明確了不求大求全,將工作中心放在散裝化普通砂漿上。此后于2007年,選擇3個項目進行預拌砂漿和現場攪拌砂漿的對比試點,采集大量數據為編制預拌砂漿定額、技術規程和相關政策奠定了基礎;2008年,在試點摸索的基礎上,出臺了較為完善的政策文件和技術文件,制定了預拌砂漿“十二五”發展規劃,構建了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的基本框架。在一系列工作開展中,始終圍繞著推廣普通干混砂漿這一主題,堅持不懈,終于迎來了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春天。
“兩點”是指抓住兩個節點,化解推廣障礙,找到推廣突破口。一是把實現工地減排,用技術手段解決施工揚塵作為推廣預拌砂漿的切入點;二是把文明施工,拆除施工現場攪拌機作為推廣預拌砂漿的實施點。這“兩點”是成都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助推器,是成都市建委結合全市中心工作提出的兩個工作結合點,為成都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強大的外部推力。2009年,正式啟動了預拌砂漿推廣工作,兩家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同時誕生,形成5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同年7月,正式開始了在三環路范圍內啟動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工作,12月1日禁止范圍擴大到中心城區規劃區范圍。在工作中,成都市建委加強同市環保、公安、交通、質監等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將預拌砂漿推廣工作納入到工地減排和文明施工的工作中,取得了明顯實效。當年下半年預拌砂漿使用量接近10萬噸,產能比達到40%。2010年,正值預拌砂漿的推進之年,成都市建委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以市委、市政府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為契機,認真落實揚塵整治中不準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的要求,開展了堅持文明施工、取締現場砂漿攪拌機的工作;同時,將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納入成都市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政府目標,實現了科學治塵,預拌砂漿工作得以進一步推進,當年的預拌砂漿使用量接近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