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延伸新模式——中聯涉足混凝土生產及相關產業通過一個權威,兩個提供,三個必然 。
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營銷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曉東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中)
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營銷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曉東,用一種詼諧、幽默、簡單的方式道出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性之“先入為主”:
楊總提到,水泥行業屬于建材工業,水泥屬于建材行業里面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目前水泥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去年突破了22億噸。水泥產業過剩,企業要發展,國民經濟要增長,想突圍怎么辦?
三個必然選擇:
第一、國際化。走出去,搶占國際市場,這是它的第一個戰略選擇。
第二、在國內市場上兼并重組提升行業集中度。實際上就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讓自己越做越大。比如,我們今天合作的江西寶華山集團,又如我們的中聯重科,都是通過這種兼并重組的方式,使企業迅速做強的。
第三,是我們中聯和江西寶華山之間的合作,也就是你們現在有疑問的新型建材,就是要進行產業鏈的延伸,開個玩笑,比如說,我們是一個餐館,賣餐館競爭的很激烈,可能經營了一個花店,它就叫多元化經營,這就是產業鏈的延伸。又比如說,他學麥當勞肯德基,把他做的所有菜標準化,搞一個外賣、配送,對于社會來講,相當于給我們普通老百姓提供的服務增值了。
干混砂漿建材中頂級權威的印證之“深謀遠慮”:
其實今天我們中聯重科和寶華山,雙方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在各自的專業里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聯重科是國內混凝土機械國家標準的制定者,在這個行業里面,我們代表了目前最高專業技術水準。那么寶華山的客戶選擇了中聯意味著選擇了專業,很放心。這是站在我們這邊看待這個問題。那么我們合作的內容,就在新型建材,搶占這個建材的至高點。普通的產業鏈延伸對它來講,上游是砂石、 骨料,下游就是我們現在合作的商品混凝土。因為水泥只是一種半成品,就好比面粉出來是不能吃的,一定要把它蒸成饅頭花卷,這才叫成品,饅頭花卷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商品混凝土,包子就是我們今天合作協議里邊的干混砂漿。水泥相當于面粉,它不能直接應用,必須要把它轉化為最終的成品,所以中聯按照通常的產業鏈延伸,只能延伸進入到商品混凝土,而干混砂漿這些產品,目前在國際上我們也是非常成熟的,在國內應用非常大,發展空間廣闊。干混砂漿和商品混凝土一樣,都是我們搞建筑必須用到的,就像我們的墻壁,今天裝修了,在背后是混凝土,其實里面都是水泥,所以我們最終看到的都是各種建筑的成品。干混砂漿是我們建筑中的一類,是目前國際上一種最新的建材,在國外已經發展得很規范了,已經很健全了。而在中國,目前還是一個新產業,剛發展起來。水泥只是我們做一道美味佳肴的原材料,干混砂漿相當于普通的原材料做出了滿漢全席的感覺。我們選擇寶華山,因為它不僅進入了商混,同時也生產干混砂漿,這是目前競爭完全充分的一個行業。
兩個提供,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楊總說,如果有一個廚師不只是能做家常菜也能做國宴,這一點來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他的思路非常超前。一個水泥企業延伸進入商混不算能耐,同時既搞商混又搞干混砂漿,這才是本事。中聯選擇寶華山也是基于這一點,它是站在未來十年的角度看這個行業和發展的。大家都知道環保總局已升級為環保部了,對于干混砂漿在中國的突破,國家環保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是有免稅的,大家知道我說這句話的分量嗎?也就是他們的老板很智慧,因為中聯是推廣設備的,我們幫助他們進入這個行業,不僅僅因為干混砂漿這個產品更加的清潔,更加的環保,而且這個產品離我們百姓的生活更近。其實家里裝修房子都可以用到干混砂漿,在國外,這個產品已經發展很成熟,可以直接把它標準化,進入到超市。干混砂漿更加低碳,更加環保,更加節約。中聯所能提供給我們客戶的是一條完整的全價值鏈的整體方案,我們可以提供從咨詢到設備,然后從融資到物流,我們可以給寶華山包括目前整個水泥行業進入商混這個產業鏈延伸的這種企業,提供一個全價值鏈的定制服務,我們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不僅僅只是賣設備,還要告訴他怎么玩,怎么玩的更好。
看行業“山登絕頂我為峰” :
其實我們的戰略協議,在5年內要建成10條中聯干混砂漿站。會后,我們還有很多技術層面交流,干混行業中,中聯重科的設備是最好的,一流設備,在國內是最領先的,國際上也不比別人差多少。行業本身,中國在國際的工程機械龍頭中,中聯、三一、徐工事實上已經把全球的三大工程機械龍頭全部買下了,今天工程機械中,所謂最高的技術水準龍頭老大都已經在中國了,我們現在已經是頂尖工程機械行業的代表了,我們現在代表了未來的潮流。中國很少有敢挺起胸膛,仰著天說,你們都不行,就我們中國行,這個行業中國走遍天下,我們可以很驕傲了。
建筑機械的頂級技術之“天下歸心”:
中聯的前身是國建建設部機械研究院,我們是脫胎于科研院所55年的技術積淀,所以在這一點我們不臉紅也不謙虛,因為他量大、面廣、需求多,要應用于各種各樣的建筑中,我們必須要以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市場競爭,一線品牌中聯、三一、徐工,還有很多二線品牌,國內企業的迅速成長,集體聯手打敗了國際的巨頭企業,比如:施威英、大象,把他們全部趕出了中國市場,因為這個產品使用的面非常大,應用的地區也很廣,可以說目前全球頂尖技術就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