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商品混凝土在交易中亦具有物流和資金流相統一的性質,在等價有償市場交易原則下,供需雙方通過一般等價物—人民幣—的計算交付完成。因商混行業從建筑業細化獨立出來且服務對象為施工企業及構筑物業主,故商品混凝土結算(下簡稱結算)受建筑業結算的影響形成多種結算方式,其結算程序明顯帶有建筑業結算的色彩(工程量清單計價,按進度分期付款,合同價款的調整、變更,墊資等)。
1. 結算的含義:
1.1 結算是對期內項目商品混凝土貨款的計算與交付。
1.2 結算是商混企業銷售的組成部份,是企業財務核算的內容,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重點,是實現利潤的最終環節。
1.3 結算按階段分為供應期結算、延緩期結算及拖欠期結算、春節前結算。供應期指項目主體基礎始供應至主體封頂期間;延緩期為分期付款供應期后延緩支付期間;若再支付不足則進入拖欠期結算,春節前結算則由房地產、建筑業潛規則和歷史沿革形成的結算期限。
2. 結算內容:
2.1 結算的標的為期內供應的混凝土貨款,供應期按月度約定進行結算,延緩期、拖欠期、春節前按余額結算。
2.2 月度結算清單:月度項目供應的各規格品種混凝土按其價格、方量的貨款計算匯總表。其中方量以隨車送料簽收單及生產日報表為依據統計,價格按《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商定的實價或相對價與當月信息指導價計算得出。結算清單一般具有規格品種,方量、價格、貨款、特殊收費、貨款總額、月度結算額及余額、供需雙方經辦人等內容。銷售統計負責清單的制作,銷售副總審核,項目營銷人員負責與需方對賬、簽證、蓋章確認。
2.3 因商品混凝土價格包含內容(見《商品混凝土價格初步分析》)實際上結算的商品混凝土貨款同時包含運費、泵送費及特殊規格收費和特殊服務收費。
3. 結算方式:
如前言所述商品混凝土除具備一般通常商品性質還受建筑業特點影響故具有多種結算方式。
3.1 先付后結:需方一次或多次付款后再按月度結算,一般小方量項目及資金充足用戶采用,所占比例不大。
3.2 月結月清:上月供次月結清,供方承擔一個月左右貨款利息成本。
3.3 月結部份:每月結算,需方支付合約規定比例的貨款,余額累積至延緩期內一并支付,是常州地區結算的主流方式。
3.4 前期墊資,后期月結部份:墊資至一定方量或金額或工程進度后再月結一定比例,其墊資額度較大,周期較長,供方財務成本較高。
3.5 在需方市場需方對結算方式具有主導權,在較大項目招標書均明確結算的方式。供方則需綜合考慮項目方量、價格、訂單狀況、資金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決定。
4. 支付方式:
因極大多數項目均采用現款(轉賬支票)支付,故合約中一般不明確標示,其他支付方式有商品房、承兌匯票應在合約中注明。
4.1 商品房:供方應考慮需方的支付能力,房價的走勢,商品房的定價,變現的難易等等。
4.2 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替代現款支付進一步減少項目供應利潤,故應另按方量加價。2011年9月之后常州市區不少企業月收貨款承兌匯票占70%以上,反映出市場資金的緊張程度。
5. 結算過程:
首先合約確定結算方式,先付后結或月結月清較為簡單,本文以市場主要采用月結部份為例闡述結算過程。
5.1 供應期月度結算:A.每月26日統計出上月26日至當月25日的項目方量,按23日頒發市信息指導價,對應合約讓利比例(相對價)得出各規格品種當月實際價格計算出各規格品種的金額,月底銷售統計人員依次制作項目月度結算清單。B.項目營銷人員持結算清單與需方對賬,簽證、蓋章確認。C.營銷人員持財務部門開具金額發票給需方,需方按合約規定比例支付當月砼款,未付部份作為供方待收款(應收款)。
5.2 延緩期結算:項目營銷人員在延緩期內一次或多次收回供應期內月度待收款總額。
5.3 拖欠款結算:因需方在供應期及延緩期違約支付不足,待收款余額變成拖欠款,供方有關部門進入拖欠款清收程序。
5.4 春節前結算:若拖欠款至次年春節前尚未支付,供方實施節前清欠。
6. 應收款、待收款、拖欠款:
6.1 應收款:期內需方支付與供方貨款差額部份即為供方應收款,按金額出具全額發票的進入供方應收款賬目;按實際金額開發票,未開具發票部份納入銷售統計應收款紀錄。
6.2 待收款:合約規定供應期需方不支付部份貨款,但須在延緩期內結清。
6.3 拖欠款:供應期及延緩期內需方未能按合約規定的期限和數額支付的貨款余額。
6.4 待收款、拖欠款均屬于應收款,區別在于是否符合合約的規定期限,在基本建設大發展和貨幣政策多變的背景下,尤其在需方市場支付不足已成為常態,區別在于不足額度的多少和拖欠時間的長短。應收款又稱之謂墊資款,以年度計其平均額度往往占年銷售額40%左右(春節前降至20%左右)在《淺析商品砼的墊資》一文已作分析。例:江蘇巨凝集團供應約200萬立方米,銷售額約7.3億元,2011年春節后墊資額約8000萬元,月度平均墊資款2億元,2012年春節前計劃壓縮至1億元,墊資額呈上升態勢,平均墊資額占年銷售額27.4%,仍低于同期行業平均水平。
7. 資金回籠:
結算的目的和結果,商品混凝土貨款的回收,亦稱資金回籠。
7.1 月度資金回籠:A.當月預付貨款;B.上月供應按合約比例回收貨款;C.本月到期已供項目延緩期內到賬貨款;D.當月到賬拖欠款。
7.2 月度資金回籠率:月度到賬貨款與當月供應混凝土貨款之商的百分率。月度資金回籠率一般在100%上下浮動,低于100%表明月度墊資額度上升,年平均墊資額在經營中起中轉作用。
7.3 年度資金回籠一般以春節為時間節點,考核方式或類似月度,低于100%表明年度企業資金流出。多數商混企業資金運作內部考核是以舊歷年為期限。
7.4 項目資金回籠率:考核對象為具體項目資金回收狀況,供應期應為合約規定的比例,延緩期末應為100%,實際上相當大比例項目難以做到。
7.5 資金回籠率以及平均墊資額反映企業經營中流動資金變化和經營風格的轉換以及結算管理的效果。
8. 結算障礙:影響項目順利如約結算的一些因素。
8.1 合約欠佳:結算條款中時間的界定模糊;支付方式未確定為現款而需方以承兌替代,需方提出苛刻的結算條件供方考慮不周,需方支付不足無制約條款等。
8.2 程序繁復:需方結算程序繁復,審核環節多拉長結算周期。
8.3 供應異議:因供應過程雙方對質量、服務的異議需方以延遲結算回應。
8.4 價格異動:價格異動時供需雙方就價格調整產生分歧,影響當期結算,價格調整實質上是結算內容的調整變更。
8.5 資金鏈緊張:因業主付款困難導致施工企業結算延遲或不足支付。在市場供大于求得格局下,需方主導結算的話語權,不按時,不足額支付已成市場潛規則。此外,貨幣政策收緊時出現系統性結算困難。
8.6 用戶商業道德契約精神缺失:惡意占用他人資金套利。
8.7 供方管理不嚴,服務不到位,評估不足,關系不融洽等因素。
結算障礙一般雙方協商,供方稍作讓步得以解決。若需方拖欠過多且理由不足,雙方矛盾升級往往演變為停供事件一般通過第三方(業主或協會)調解或訴諸法律。
9. 結算管理
9.1 監管部門:稅務局關注的是按規定是否及時足額開具發票。
9.2 企業:結算管理納入銷售管理和財務管理之中。A.銷售管理明確合約中結算條款的確定權限、程序;總經理、銷售副總、營銷人員、銷售統計的結算職責;營銷人員的資金回收獎罰等等。B.財務管理中財務總監、會計在結算中的職責,應收款的管理。C.拖欠款的管理制度。D.內部核算中對應收款、拖欠款的考核等。E.利用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RP)對項目結算信息跟蹤。
9.3 協會:對行業結算有指導性的規定,如月結比例不低于70%;對惡意拖欠停供項目業內予以配合,此外對發生的結算糾紛進行協調和調解。
結算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墊資規模,壓縮拖欠款并防范爛賬現象,爭取資金及時回收。
10. 結算的訴訟:
10.1 拖欠款相當比例由企業法務部門或企業法律顧問走法律程序得以解決,商品混凝土涉訴案件占法院經濟案件相當高比例。
10.2 多數結算案件以法院調解形式處理,供方勝訴率較高。
10.3 亦有需方以質量或服務不到位為由提出反訴。
11. 結算案例:
11.1 某項目總方量20000立方米,預計總金額720萬元,供應期6個月,價格16個點,月結80%,延緩期3個月。供應期:首月6000立方米,金額216萬元,應付172.8萬元,實付150萬元,43.2萬元為待收款,22.8萬元為拖欠款,以后每月3500立方米上下,均支付不足。供應期末:支付500萬元,應收款為220萬元,其中拖欠款76萬元。延緩期內支付140萬元,期末拖欠款80萬元,3月后結清。
11.2 2011年2月,市區墊資款約8億元,6月份升至22億元左右,年平均墊資額20億元左右,占全年銷售額32.7%,12月份達24億元,2012年春節前預計壓縮至12億元左右,年度凈增約4億元。
12. 幾個注意點:
12.1 合約中分期付款特別是前期墊付量較大周期較長項目必須綜合考慮方量、價格,墊資成本對利潤的影響,資金承受能力等因素,對外地大型施工企業提供合同文本應研究有關結算的條件。
12.2 控制供應期需方支付不足產生拖欠款,加大延緩期內收款力度。減少春節一次性收款壓力,對產生拖欠款項目移交公司處理的營銷人員承擔一定的財務損失。
12.3 注意應收款中待收款和拖欠款的比例,關注拖欠款中的可能的壞賬損失,注意拖欠款清欠訴訟的資料收集、保存和使用。
12.4 慎重處理需方支付方式的變換,控制承兌匯票、商品房支付的比例。
12.5 結合企業內部考核、營銷提成及獎罰與資金回籠緊密相連,防范項目結算失控現象。
12.6 結算與供應關系密切,與客戶建立和諧良好的關系,穩定的質量,優質的服務是結算順利的保證。
12.7 結算涉及企業流動資金管理,應注意企業流動資金周轉順暢,注意融資能力和融資成本,關注宏觀貨幣政策流動性對微觀企業資金運作的影響,調整各結算方式的結構,必要時犧牲方量和價格保證一定的現金流量。
12.8 關注美債、歐債風險的走勢;關注國內經濟政策和金融貨幣政策的調整;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進程。作為民營為主、小微企業為主的實體邊緣行業,要重視房地產、施工企業、地方融資平臺負債經營給商混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將結算安全放在經營第一選項。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商品混凝土在交易中亦具有物流和資金流相統一的性質,在等價有償市場交易原則下,供需雙方通過一般等價物—人民幣—的計算交付完成。因商混行業從建筑業細化獨立出來且服務對象為施工企業及構筑物業主,故商品混凝土結算(下簡稱結算)受建筑業結算的影響形成多種結算方式,其結算程序明顯帶有建筑業結算的色彩(工程量清單計價,按進度分期付款,合同價款的調整、變更,墊資等)。
1. 結算的含義:
1.1 結算是對期內項目商品混凝土貨款的計算與交付。
1.2 結算是商混企業銷售的組成部份,是企業財務核算的內容,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重點,是實現利潤的最終環節。
1.3 結算按階段分為供應期結算、延緩期結算及拖欠期結算、春節前結算。供應期指項目主體基礎始供應至主體封頂期間;延緩期為分期付款供應期后延緩支付期間;若再支付不足則進入拖欠期結算,春節前結算則由房地產、建筑業潛規則和歷史沿革形成的結算期限。
2. 結算內容:
2.1 結算的標的為期內供應的混凝土貨款,供應期按月度約定進行結算,延緩期、拖欠期、春節前按余額結算。
2.2 月度結算清單:月度項目供應的各規格品種混凝土按其價格、方量的貨款計算匯總表。其中方量以隨車送料簽收單及生產日報表為依據統計,價格按《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商定的實價或相對價與當月信息指導價計算得出。結算清單一般具有規格品種,方量、價格、貨款、特殊收費、貨款總額、月度結算額及余額、供需雙方經辦人等內容。銷售統計負責清單的制作,銷售副總審核,項目營銷人員負責與需方對賬、簽證、蓋章確認。
2.3 因商品混凝土價格包含內容(見《商品混凝土價格初步分析》)實際上結算的商品混凝土貨款同時包含運費、泵送費及特殊規格收費和特殊服務收費。
3. 結算方式:
如前言所述商品混凝土除具備一般通常商品性質還受建筑業特點影響故具有多種結算方式。
3.1 先付后結:需方一次或多次付款后再按月度結算,一般小方量項目及資金充足用戶采用,所占比例不大。
3.2 月結月清:上月供次月結清,供方承擔一個月左右貨款利息成本。
3.3 月結部份:每月結算,需方支付合約規定比例的貨款,余額累積至延緩期內一并支付,是常州地區結算的主流方式。
3.4 前期墊資,后期月結部份:墊資至一定方量或金額或工程進度后再月結一定比例,其墊資額度較大,周期較長,供方財務成本較高。
3.5 在需方市場需方對結算方式具有主導權,在較大項目招標書均明確結算的方式。供方則需綜合考慮項目方量、價格、訂單狀況、資金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決定。
4. 支付方式:
因極大多數項目均采用現款(轉賬支票)支付,故合約中一般不明確標示,其他支付方式有商品房、承兌匯票應在合約中注明。
4.1 商品房:供方應考慮需方的支付能力,房價的走勢,商品房的定價,變現的難易等等。
4.2 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替代現款支付進一步減少項目供應利潤,故應另按方量加價。2011年9月之后常州市區不少企業月收貨款承兌匯票占70%以上,反映出市場資金的緊張程度。
5. 結算過程:
首先合約確定結算方式,先付后結或月結月清較為簡單,本文以市場主要采用月結部份為例闡述結算過程。
5.1 供應期月度結算:A.每月26日統計出上月26日至當月25日的項目方量,按23日頒發市信息指導價,對應合約讓利比例(相對價)得出各規格品種當月實際價格計算出各規格品種的金額,月底銷售統計人員依次制作項目月度結算清單。B.項目營銷人員持結算清單與需方對賬,簽證、蓋章確認。C.營銷人員持財務部門開具金額發票給需方,需方按合約規定比例支付當月砼款,未付部份作為供方待收款(應收款)。
5.2 延緩期結算:項目營銷人員在延緩期內一次或多次收回供應期內月度待收款總額。
5.3 拖欠款結算:因需方在供應期及延緩期違約支付不足,待收款余額變成拖欠款,供方有關部門進入拖欠款清收程序。
5.4 春節前結算:若拖欠款至次年春節前尚未支付,供方實施節前清欠。
6. 應收款、待收款、拖欠款:
6.1 應收款:期內需方支付與供方貨款差額部份即為供方應收款,按金額出具全額發票的進入供方應收款賬目;按實際金額開發票,未開具發票部份納入銷售統計應收款紀錄。
6.2 待收款:合約規定供應期需方不支付部份貨款,但須在延緩期內結清。
6.3 拖欠款:供應期及延緩期內需方未能按合約規定的期限和數額支付的貨款余額。
6.4 待收款、拖欠款均屬于應收款,區別在于是否符合合約的規定期限,在基本建設大發展和貨幣政策多變的背景下,尤其在需方市場支付不足已成為常態,區別在于不足額度的多少和拖欠時間的長短。應收款又稱之謂墊資款,以年度計其平均額度往往占年銷售額40%左右(春節前降至20%左右)在《淺析商品砼的墊資》一文已作分析。例:江蘇巨凝集團供應約200萬立方米,銷售額約7.3億元,2011年春節后墊資額約8000萬元,月度平均墊資款2億元,2012年春節前計劃壓縮至1億元,墊資額呈上升態勢,平均墊資額占年銷售額27.4%,仍低于同期行業平均水平。
7. 資金回籠:
結算的目的和結果,商品混凝土貨款的回收,亦稱資金回籠。
7.1 月度資金回籠:A.當月預付貨款;B.上月供應按合約比例回收貨款;C.本月到期已供項目延緩期內到賬貨款;D.當月到賬拖欠款。
7.2 月度資金回籠率:月度到賬貨款與當月供應混凝土貨款之商的百分率。月度資金回籠率一般在100%上下浮動,低于100%表明月度墊資額度上升,年平均墊資額在經營中起中轉作用。
7.3 年度資金回籠一般以春節為時間節點,考核方式或類似月度,低于100%表明年度企業資金流出。多數商混企業資金運作內部考核是以舊歷年為期限。
7.4 項目資金回籠率:考核對象為具體項目資金回收狀況,供應期應為合約規定的比例,延緩期末應為100%,實際上相當大比例項目難以做到。
7.5 資金回籠率以及平均墊資額反映企業經營中流動資金變化和經營風格的轉換以及結算管理的效果。
8. 結算障礙:影響項目順利如約結算的一些因素。
8.1 合約欠佳:結算條款中時間的界定模糊;支付方式未確定為現款而需方以承兌替代,需方提出苛刻的結算條件供方考慮不周,需方支付不足無制約條款等。
8.2 程序繁復:需方結算程序繁復,審核環節多拉長結算周期。
8.3 供應異議:因供應過程雙方對質量、服務的異議需方以延遲結算回應。
8.4 價格異動:價格異動時供需雙方就價格調整產生分歧,影響當期結算,價格調整實質上是結算內容的調整變更。
8.5 資金鏈緊張:因業主付款困難導致施工企業結算延遲或不足支付。在市場供大于求得格局下,需方主導結算的話語權,不按時,不足額支付已成市場潛規則。此外,貨幣政策收緊時出現系統性結算困難。
8.6 用戶商業道德契約精神缺失:惡意占用他人資金套利。
8.7 供方管理不嚴,服務不到位,評估不足,關系不融洽等因素。
結算障礙一般雙方協商,供方稍作讓步得以解決。若需方拖欠過多且理由不足,雙方矛盾升級往往演變為停供事件一般通過第三方(業主或協會)調解或訴諸法律。
9. 結算管理
9.1 監管部門:稅務局關注的是按規定是否及時足額開具發票。
9.2 企業:結算管理納入銷售管理和財務管理之中。A.銷售管理明確合約中結算條款的確定權限、程序;總經理、銷售副總、營銷人員、銷售統計的結算職責;營銷人員的資金回收獎罰等等。B.財務管理中財務總監、會計在結算中的職責,應收款的管理。C.拖欠款的管理制度。D.內部核算中對應收款、拖欠款的考核等。E.利用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RP)對項目結算信息跟蹤。
9.3 協會:對行業結算有指導性的規定,如月結比例不低于70%;對惡意拖欠停供項目業內予以配合,此外對發生的結算糾紛進行協調和調解。
結算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墊資規模,壓縮拖欠款并防范爛賬現象,爭取資金及時回收。
10. 結算的訴訟:
10.1 拖欠款相當比例由企業法務部門或企業法律顧問走法律程序得以解決,商品混凝土涉訴案件占法院經濟案件相當高比例。
10.2 多數結算案件以法院調解形式處理,供方勝訴率較高。
10.3 亦有需方以質量或服務不到位為由提出反訴。
11. 結算案例:
11.1 某項目總方量20000立方米,預計總金額720萬元,供應期6個月,價格16個點,月結80%,延緩期3個月。供應期:首月6000立方米,金額216萬元,應付172.8萬元,實付150萬元,43.2萬元為待收款,22.8萬元為拖欠款,以后每月3500立方米上下,均支付不足。供應期末:支付500萬元,應收款為220萬元,其中拖欠款76萬元。延緩期內支付140萬元,期末拖欠款80萬元,3月后結清。
11.2 2011年2月,市區墊資款約8億元,6月份升至22億元左右,年平均墊資額20億元左右,占全年銷售額32.7%,12月份達24億元,2012年春節前預計壓縮至12億元左右,年度凈增約4億元。
12. 幾個注意點:
12.1 合約中分期付款特別是前期墊付量較大周期較長項目必須綜合考慮方量、價格,墊資成本對利潤的影響,資金承受能力等因素,對外地大型施工企業提供合同文本應研究有關結算的條件。
12.2 控制供應期需方支付不足產生拖欠款,加大延緩期內收款力度。減少春節一次性收款壓力,對產生拖欠款項目移交公司處理的營銷人員承擔一定的財務損失。
12.3 注意應收款中待收款和拖欠款的比例,關注拖欠款中的可能的壞賬損失,注意拖欠款清欠訴訟的資料收集、保存和使用。
12.4 慎重處理需方支付方式的變換,控制承兌匯票、商品房支付的比例。
12.5 結合企業內部考核、營銷提成及獎罰與資金回籠緊密相連,防范項目結算失控現象。
12.6 結算與供應關系密切,與客戶建立和諧良好的關系,穩定的質量,優質的服務是結算順利的保證。
12.7 結算涉及企業流動資金管理,應注意企業流動資金周轉順暢,注意融資能力和融資成本,關注宏觀貨幣政策流動性對微觀企業資金運作的影響,調整各結算方式的結構,必要時犧牲方量和價格保證一定的現金流量。
12.8 關注美債、歐債風險的走勢;關注國內經濟政策和金融貨幣政策的調整;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進程。作為民營為主、小微企業為主的實體邊緣行業,要重視房地產、施工企業、地方融資平臺負債經營給商混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將結算安全放在經營第一選項。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