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發表評論員文章:7月10日鐵道部建設管理司鐵道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通報了供應普速鐵路項目的一批不合格混凝土減水劑產品,其減水率、含氣量、凝結時間、抗壓強度等指標不合格。此次抽檢包括減水劑在內的16個項目中10個項目檢測結果存在不合格指標,其中減水劑97組中20組不合格,不合格率占20.6%。
眾所周知,鐵路建設是百年民生大計,是“十一五計劃”里的重大項目,在目前經濟形勢下,對抵抗金融風暴,拉動內需將起到巨大作用。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國家鐵道部此次工程質量檢測更是高標準、高要求,在本次通報的8家外加劑企業名錄中,6家企業為鐵道部認證企業,據悉,鐵道部認證檢測過程非常嚴格,前后要達到13項標準,才可以獲得認證資格。這樣一來百年的民生大計就更加有了保障,可是令人傷感的是這些通過鐵道部認證的部分企業在享受“鐵道部認證企業”榮譽,坦然接受其所帶來的效益的同時,卻沒有認真履行其所要履行的義務,為民生工程提供合格的可信賴的產品,這不得不讓世人堪憂!
另外,在通報中的8家企業中,山西省企業占3家,截止目前,中國混凝土網統計山西省內共有5家企業先后通過鐵道部認證,本次就查出3家企業,且是國內較早生產減水劑的知名廠家,山西作為外加劑行業的發源地,在此次的抽查中,這3家企業并沒有真正表現出他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通報中提到的山西某企業在上次鐵道部抽樣檢測的時候就檢測出其產品不達標,鐵道部對其已下達整改通知,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整改至合格,可是再次檢測得到的結果和上次一樣,還是產品不達標。不知道我們何時方能盼到他達標的一天?還有山西另外一家企業在上次檢測的時候由于產品不達標,鐵道部就責令其停止投標,進行整頓,令人不解的是上次處罰期限還沒解禁,這次又出現產品質量問題,鐵道部只好將其處罰決定在原來的處罰時間上再順延三個月,這難道不是被關了禁閉?
本次抽查中,山西省通過認證的高效減水劑廠家中除兩家幸免外,其余都“榜上有名”。我們希望作為外加劑企業比較集中的大省,山西能不斷傳出外加劑行業更多更好的消息,而不是接受處分的通報。
除以上廠家,在這次抽查中也有得到處分卻有些尷尬的廠家,比如深圳某企業和江蘇某企業,記者了解到這兩家出現的問題是由于現場倉庫管理不甚,導致產品被雨水淋濕等外界因素干擾,而導致產品質量不達標,被鐵道部處以警告。由此看來,參與鐵道建設的混凝土外加劑生產廠家不但要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也要注意倉儲等管理上的問題,這里也涉及到對已出廠產品應進行保存方法的培訓,不是說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就一勞永逸了,還要將責任進一步延伸化,提醒告知在前,做到在后顧無憂。在這次不合格的企業名單中北京有兩家企業被查出,看來皇城腳下的企業也應該好好反省。
通報公布當日,記者連線了其中兩家企業,山西黃飛和北京宏偉科奧兩家公司。北京宏偉科奧公司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事告訴記者,他們不清楚這個事情,記者又聯系他們的一位王先生,至發稿時手機都還沒有接通。而山西黃飛一位耿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沒接到整改通知,對此事情一無所知。可是在鐵道部下達的整改通知里卻有他們的名字,希望他們早日得知自己產品質量要改進的消息,改進產品。否則這樣一直生產,銷售不達標的產品,會帶來更大的質量安全隱患。
通報中指出本次抽檢為普速鐵路項目,目前普速鐵路未實行混凝土外加劑生產企業公布制,但鑒于本次抽檢結果,日后普速鐵路外加劑管理要比照客專執行,生產廠家須在公布名錄中選取。這不得不引起參與鐵路原材料供應的外加劑企業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本次通報中的8家不達標企業。
這次抽檢事件使筆者聯想到去年傷害無辜兒童的“三鹿事件”,前不久又傳“武漢三源使用假冒膨脹劑事件”使萬科在深圳的部分業主要求退房。一個是在老百姓的“食”上出了問題,一個是在“住”上出了問題,看來今天高速鐵路上出現的“減水劑事件”,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行”上的問題。那么老百姓“衣食住行”還有多少能夠被保障的?真心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履行自己的義務,為了自身所在行業的健康發展,真正承擔起社會民生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