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五次二屆理事會暨中國混凝土年會于2011年11月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開。
11月7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四川省建筑業協會會長劉丹陵,三一重工營銷公司總經理謝志霞分別向大會致辭;中國建筑業協會副秘書長尤完在大會上講話;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戴顯明會長在大會上作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五屆二次理事會工作報告:《積極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努力踐行低碳理念》。
戴顯明會長在工作報告中總結了我國混凝土行業的基本情況,據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的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混凝土行業共生產預拌混凝土35億立方米,年增長率接近25%,截止2010年底,我國預拌混凝土企業已超過4000家,年總產值約3600億元,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23億立方米,年實際產量10.4億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總產量已達到混凝土總用量的30%左右;混凝土制品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共實現總產值約4000億元;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建設預拌砂漿生產線200多條,年實際產量達到1000萬噸,年設計生產能力近5000萬噸。
戴顯明會長在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混凝土行業“十一五”期間在繼續擁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同樣面臨著迫切需要轉換行業發展傳統模式,實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挑戰。我國當前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偏低,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綠色耐久性已成為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國民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確立了以節能優先、提高能源利用率為核心的能源發展戰略。而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是實施我國能源戰略的關鍵環節。對絕大多數建筑工程使用最多的混凝土材料的綠色低碳要求必然在所難免并日趨嚴格,混凝土企業能否順應現代建筑業發展的要求,提供合格的綠色低碳混凝土產品,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未來。傳統混凝土行業自身發展的瓶頸,綠色低碳混凝土在使用性能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決定了混凝土行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是解決混凝土行業當前面臨的資源緊張、耗能嚴重、污染環境和高碳排放等一系列問題的必然選擇。面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繼續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及國家經濟建設的重大需求,把握綠色低碳混凝土科技創新的方向、目標和重點,加快科技創新,盡快完善綠色低碳混凝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政策扶持,是構建綠色低碳混凝土行業發展的途徑。而喚醒全行業對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全行業牢固樹立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的觀念,則是推動綠色低碳混凝土發展的關鍵。
11月7日上午的大會上,表彰了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2010年—2011年度先進協會和先進個人,并頒發先進協會獎牌和先進個人證書。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等24個省、市和系統協會被評為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2010—2011年度先進協會,共52人被評為協會工作先進個人。
11月7日下午大會舉辦了專家講座。中國科學院張仁瑜作《新標準對混凝土技術發展的促進》報告;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劉加平作《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報告;亞洲混凝土協會陳偉德秘書長作《亞洲混凝土市場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沈陽泰豐特種混凝土有限公司瞿慶華作《發揮集體優勢規范市場運營》報告;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張立新作《以人為本,處理好質量與成本的關系》報告。
來自全國各地混凝土行業的代表近400人參加了這次大會,并通過大會進行了混凝土行業管理和技術方面的交流。
11月7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四川省建筑業協會會長劉丹陵,三一重工營銷公司總經理謝志霞分別向大會致辭;中國建筑業協會副秘書長尤完在大會上講話;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戴顯明會長在大會上作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五屆二次理事會工作報告:《積極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努力踐行低碳理念》。
戴顯明會長在工作報告中總結了我國混凝土行業的基本情況,據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的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混凝土行業共生產預拌混凝土35億立方米,年增長率接近25%,截止2010年底,我國預拌混凝土企業已超過4000家,年總產值約3600億元,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23億立方米,年實際產量10.4億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總產量已達到混凝土總用量的30%左右;混凝土制品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共實現總產值約4000億元;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建設預拌砂漿生產線200多條,年實際產量達到1000萬噸,年設計生產能力近5000萬噸。
戴顯明會長在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混凝土行業“十一五”期間在繼續擁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同樣面臨著迫切需要轉換行業發展傳統模式,實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挑戰。我國當前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偏低,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綠色耐久性已成為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國民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確立了以節能優先、提高能源利用率為核心的能源發展戰略。而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是實施我國能源戰略的關鍵環節。對絕大多數建筑工程使用最多的混凝土材料的綠色低碳要求必然在所難免并日趨嚴格,混凝土企業能否順應現代建筑業發展的要求,提供合格的綠色低碳混凝土產品,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未來。傳統混凝土行業自身發展的瓶頸,綠色低碳混凝土在使用性能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決定了混凝土行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是解決混凝土行業當前面臨的資源緊張、耗能嚴重、污染環境和高碳排放等一系列問題的必然選擇。面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繼續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及國家經濟建設的重大需求,把握綠色低碳混凝土科技創新的方向、目標和重點,加快科技創新,盡快完善綠色低碳混凝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政策扶持,是構建綠色低碳混凝土行業發展的途徑。而喚醒全行業對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全行業牢固樹立發展綠色低碳混凝土的觀念,則是推動綠色低碳混凝土發展的關鍵。
11月7日上午的大會上,表彰了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2010年—2011年度先進協會和先進個人,并頒發先進協會獎牌和先進個人證書。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等24個省、市和系統協會被評為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2010—2011年度先進協會,共52人被評為協會工作先進個人。
11月7日下午大會舉辦了專家講座。中國科學院張仁瑜作《新標準對混凝土技術發展的促進》報告;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劉加平作《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報告;亞洲混凝土協會陳偉德秘書長作《亞洲混凝土市場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沈陽泰豐特種混凝土有限公司瞿慶華作《發揮集體優勢規范市場運營》報告;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張立新作《以人為本,處理好質量與成本的關系》報告。
來自全國各地混凝土行業的代表近400人參加了這次大會,并通過大會進行了混凝土行業管理和技術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