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上海資源綜合利用初具規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0-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環境報
核心提示:上海資源綜合利用初具規模
  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近年來,上海市資源綜合利用的規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向超細、復配、大摻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石化副產品碳五綜合利用技術和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子廢棄物拆解利用向深度化、規模化發展;再生柴油、輪胎翻新、再生板材和再生金屬等城市再生資源也已初步形成了規模。截至2010年底,上海市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總產值達到17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5%左右。

  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逐漸成為全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集約利用的重要途徑。在2011年開展的“節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的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期間,上海作為全國特大型城市,舉辦了以“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資源綜合利用論壇會,展示了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在上海的發展與崛起。在上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版圖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無疑將成為領頭軍,并一步步發展壯大。

  政策引領企業健康發展

  2010年,全市共有188家企業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

  為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上海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一是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制定了《上海市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2010年,全市共有188家企業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不包括寶鋼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情況),利用各類固體廢棄物1999萬噸,比上年增長51%,節約土地3800畝,實現產值129億元、銷售149億元、利潤總額12.6億元、資源綜合利用利潤5.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倍、2.0倍、1.9倍和33.5%。享受減免增值稅3億元,所得稅8755萬元。

  二是出臺了《上海市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專項扶持暫行辦法》。全市共計102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獲得財政補貼6025萬元,拉動企業投資近10億元。

  三是出臺了《上海市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和安全處置實施方案》以及《上海市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專項扶持實施辦法》。對水泥、建筑石膏板企業綜合利用本地脫硫石膏加大專項補貼力度,拉動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市場需求,使上海市脫硫石膏在年均增長近50%的情況下做到完全消納。

  “十一五”期間,上海市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取得新突破。中冶寶鋼技術服務公司、寶鋼發展有限公司等研究鋼渣處理不落地工藝、盤潑法鋼渣處理工藝、滾筒法處理工藝、扒渣技術,推進滾筒連續化生產,攻克了半固態和固態鋼渣進入滾筒處理效率低的瓶頸問題,提高了鋼渣處理效率。上海海笠工貿有限公司鋼渣微粉超細磨達到600m2/g比表面,處國內領先水平,推進了固體廢棄物大摻量、多元復配技術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應用。

  上海建科院采用優質粉煤灰與高效減水劑配制而成具有高強度、低收縮、低徐變的高性能混凝土,用于上海磁懸浮工程約2000余根鋼筋混凝土軌道梁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首創的“零能耗脫硫”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在國內單機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上應用,供電煤耗降至每千瓦279克,標志著上海電力工業在燃煤發電領域處于世界頂尖水平。

  綜合資源利用成效顯著

  2010年萬元工業產值固體廢物產生量較2005年下降了22.14%

  工業固廢處置利用取得顯著成效,產生量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工業總產值以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2010年萬元工業產值固體廢物產生量較2005年下降了22.14%。5年中,上海市冶金渣、粉煤灰、脫硫石膏等主要工業固廢產生量9625萬噸、綜合利用9088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4.4%。2010年綜合利用率達到96.7%。其中,冶金渣排放量1328萬噸、利用量1308萬噸、利用率98.5%,粉煤灰排放量556萬噸、利用量516萬噸、利用率92.8%,脫硫石膏排放量98.8萬噸、利用量96.9萬噸、利用率98.1%。

  工業再制造產業迅速發展,工業廢舊機電設備、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打印耗材等領域的再制造開始起步,并已形成了若干重點企業。其中,上海幸福瑞貝德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在原桑塔納3個車型再制造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POLO和帕薩特系列再制造發動機,形成年銷售量2000多臺的生產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實現在寶鋼股份公司內對減速機、油缸、電機、風機、變壓器、卷筒等高技術含量備修業務的100%覆蓋。卡特彼勒再制造工業(上海)有限公司再制造產品達7種近120個型號。上海君山表面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熔復、金屬噴涂及機械加工等再制造修復能力全國領先。

  再生能源利用能力大幅提高。再生能源方面,寶鋼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設備、通過二次創新推進產業化,形成年產5000噸礦物廢油再生潤滑油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機電產品再制造方面,上海電機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上海電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建設,將形成年10萬臺高效機電設備再制造能力,實現節能60%,節材70%和節約成本50%的顯著成效。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方面,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將鋼渣磨細至400m2/kg,生產出透水混凝土,在世博園區中心廣場成功應用。上海海笠工貿有限公司將鋼渣磨細至600m2/kg,與脫硫石膏復配S95礦渣砼摻合料后,可生產出S105礦渣粉,節約60%的水泥,具有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和市場化前景。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秦安县| 沭阳县| 江门市| 张家港市| 永寿县| 东阿县| 岳西县| 卫辉市| 黔江区| 元江| 文安县| 景泰县| 荆州市| 吴旗县| 武川县| 夹江县| 青田县| 澳门| 瑞丽市| 汝城县| 阜新| 定陶县| 淅川县| 丹寨县| 临潭县| 福安市| 横山县| 墨玉县| 仁怀市| 伊春市| 桃园县| 新乐市| 都昌县| 桦南县| 永修县| 瑞丽市| 万州区| 盐亭县| 宁夏|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