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達、本格拉兩條鐵路沿線穿越海灘、草原、丘陵、沼澤、原始森林,地形地貌復雜,施工環境迥異。中鐵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工程指揮部為此成立了“QC”小組,開展“青年技術攻關活動”,先后攻克萊比車站滑坡段、熱帶草原氣候條件下混凝土裂縫、砂性路基滲水、深路塹滲水滑塌、石料場大型洞室爆破、熱帶草原和森林地段粉砂路基填筑、白蟻咬噬光電纜防護、熱帶氣候條件下現場預制32米鐵路梁裂縫控制等40多項技術難題。特別是在沒有專業指導、不具備專業知識、缺少專業工具情況下,自主研發施工工藝,自主加工修理配套工具,最終攻克難題,成功修復了300多套火車輪對,為企業節約了上千萬元的修理費用。
中鐵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工程指揮部把工程分為若干板塊,分別由不同的項目機構承擔,質量優、進度快的單位可以蠶食、分割臨近單位的施工任務。為保住在手施工任務和進一步擴大份額,各項目均使出了渾身解數。鋪架項目員工在信息不暢、瘧疾頻發情況下,一年完成軌枕制作90萬根,大大超過了同等規模國內的生產紀錄。物流基地提高工效比、全力保工期,80名員工晝夜加班卸船、掏集裝箱,2008年至今累計接卸萬噸級遠洋貨輪28艘,提取集裝箱993個,安全運輸108萬公里。第四項目綜合二隊結構工班10名職工苦干加巧干,13天攻克5座蓋板涵,創下全線的一項新的施工紀錄。在武裝到“牙齒”的機械配備和機械化作業方式支配下,第二項目8臺挖掘機、34臺自卸車、6臺壓路機齊上陣,40天完成“高挖、高填路基”2處,完成89萬方土石的挖填、運輸及碾壓。
一連串的出色表演,使安哥拉媒體頓有驚奇發現,原來所謂“不可能的任務”,在表面謙和、實戰勇猛的中國人那里只是一種傳說。而修建鐵路的中國人,逐步成為了創造奇跡的代名詞。
中鐵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工程指揮部把工程分為若干板塊,分別由不同的項目機構承擔,質量優、進度快的單位可以蠶食、分割臨近單位的施工任務。為保住在手施工任務和進一步擴大份額,各項目均使出了渾身解數。鋪架項目員工在信息不暢、瘧疾頻發情況下,一年完成軌枕制作90萬根,大大超過了同等規模國內的生產紀錄。物流基地提高工效比、全力保工期,80名員工晝夜加班卸船、掏集裝箱,2008年至今累計接卸萬噸級遠洋貨輪28艘,提取集裝箱993個,安全運輸108萬公里。第四項目綜合二隊結構工班10名職工苦干加巧干,13天攻克5座蓋板涵,創下全線的一項新的施工紀錄。在武裝到“牙齒”的機械配備和機械化作業方式支配下,第二項目8臺挖掘機、34臺自卸車、6臺壓路機齊上陣,40天完成“高挖、高填路基”2處,完成89萬方土石的挖填、運輸及碾壓。
一連串的出色表演,使安哥拉媒體頓有驚奇發現,原來所謂“不可能的任務”,在表面謙和、實戰勇猛的中國人那里只是一種傳說。而修建鐵路的中國人,逐步成為了創造奇跡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