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鄭州市淮河路的一個建筑工地上,堆放著一堆砂子和水泥,攪拌機刺耳的聲音傳出來,揚塵蕩起老高。這種現場攪拌砂漿的場面在鄭州的建筑工地隨處可見。環保部門證實,城市揚塵大部分來自工地施工現場,記者了解到,現場攪拌砂漿便是施工現場制造揚塵的一個元兇。
此時,鄭州市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政策已經實施4年。
早在2007年6月6日,商務部、環保總局等“四部兩局”就聯合發文,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程中應當使用預拌砂漿(含干拌砂漿和濕拌砂漿)。鄭州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10個城市列入第一批推廣城市,自2007年9月1日起實行。鄭州市人民政府為此出臺了《關于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通告》。
如今,鄭州市的建筑工地還都在用傳統的辦法現場攪拌砂漿,連市政府重點項目都不能推廣使用預拌砂漿,“禁現”令成了一紙空文。
在預拌砂漿推廣受阻的第四個年頭,中建八局在鄭州率先大規模使用預拌砂漿。
在農業路省職工醫院病房樓項目工地,兩個白色的大型儲存罐立在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數據操作,把水引進儲存罐,罐中已經按比例配置好的干混砂漿便迅速拌濕,從下面的出口排放出來。周圍沒有任何垃圾和粉塵。該項目部經理謝志永說,公司使用預拌砂漿是借鑒了濟南工地的施工經驗,而據記者了解,推行預拌砂漿的濟南只是第二批“禁現”城市。
不少建筑工地仍在現場攪拌砂漿,搞得塵土飛揚
事實上,為中建八局提供預拌砂漿的鄭州筑邦建材有限公司已經在生存邊緣掙扎了多年。于2006年10月建成投產的筑邦公司是鄭州市建設部門重點扶持的干混砂漿龍頭企業,累計投資近5000萬元,年產能40多萬噸,但現在一年生產的干混砂漿不足4萬噸,不到產能的1/10。“我們現在是嚴重吃不飽啊。”該公司總經理李春建感慨。
“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一樣,對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保證建筑質量都有著重要意義。”鄭州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李爽說。
預拌混凝土已得到全面推廣,同樣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預拌砂漿推廣為何困難重重?
某建筑業人士稱,施工隊仍然習慣現場攪拌砂漿,一方面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預拌砂漿的成本較高,每噸售價比現場攪拌砂漿要高出30元左右。
“其實算起來綜合成本,還是用預拌砂漿更劃算。”謝志永算賬說,使用預拌砂漿不僅現場環境好了,還可以提高速度,減少用工量。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相關職能部門執法檢查推動力不強是推廣不力的重要原因。按照鄭州市政府158號政府令,對現場攪拌砂漿行為可處以5000到20000元的罰款,但鄭州至今還未處罰過一起。目前,不少列入第二批、第三批“禁現”城市推廣預拌砂漿的力度都已超過鄭州,作為國家首批“禁現”城市的鄭州才剛剛起步,著實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