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四萬億投資影響節能減排 負面效果數年無法消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2-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四萬億投資影響節能減排 負面效果數年無法消失
  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已然收官。一片緊縮聲中,4萬億投資對節能減排的影響被忽略了。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中國經濟刺激計劃對氣候和能源的影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詳細地解釋了四萬億投資對近期和長期節能減排的影響。

  《報告》稱,由于4萬億的81%都投向了新建住宅和基礎建設設施,帶動了大量的鋼鐵、有色金屬和水泥等高耗能產業的增長,所以從短期內來看以負面影響為主;但由于高耗能產業的高額投資不可持續,再加上軌道交通網絡建成后的節能優勢,在2014年之后四萬億投資對節能減排的影響將由負面轉為正面。

  同時該《報告》預計,到2020年,四萬億投資將帶來2.7億噸左右的年減排能力,使得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模型理論預測的96.3億噸下降到93.6億噸。

  “這一減碳效果,相對2020年要實現的單位GDP降低45%的強度目標而言,貢獻率可達到10%左右。”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主任楊富強告訴本報記者。

  結構減排受阻

  在各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中,中國的投資規模折合近590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7870億美元。

  “這一計劃恢復經濟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由于建設周期的延遲效應,其影響在‘十二五’期間會釋放出來。因此其對節能減排的影響,也亟待評估。”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評估結果對‘十二五’的節能減排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根據公開信息,4萬億的具體投向是:住房保障 0.4萬億,農村建設0.37萬億,節能與碳減排0.21萬億,基礎設施建設1.5萬億,社會事業0.15萬億,產業結構調整0.37萬億,汶川災后重建1萬億。

  從這一結構來看,其投向偏重于新建住宅和基礎設施,總投資額高達3.25億元,這些基礎設施尤其是機場、地鐵帶來的GDP回報比一般的固定資產投資更低,因此短期內節能減排壓力很大。

  在基礎設施投資中,6000億的鐵路投資帶動了2830萬噸的鋼鐵和1.2億噸的水泥消費,折算成能耗量為3060萬噸標煤;6000億的公路投資帶動了1500萬噸鋼鐵、13350萬噸的水泥和2835萬噸瀝青的消費,折算成標煤為2925.7萬噸標煤;3000億的地鐵和機場投資帶動了555萬噸鋼鐵、1120萬噸水泥和3220萬方混凝土的消費,折算成能耗量為810萬噸標煤。

  “這一測算還是保守的,實際投資超過了1.5萬億。”楊富強說,“數據表明,2009年中國鐵路、公路和城市公共交通三項目投資總額高達19241.8億元,創歷史最高。”

  《報告》指出,由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的高耗能工業,在經歷了金融危機最嚴重的幾個月的短暫減緩后迅速反轉。與此同時,從2009年6月開始,原煤產量和發電量超過了最高水平。

  “這就導致結構減排受阻,這方面的倒退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了技術節能的成效,所以國家定的節能約束性指標未能如預期完成。”楊富強指出。

  資料顯示,2008年完成了5.2%,到了2009年下降到3.61%,再到了2010年上半年節能指標不降反升。

  “由此看來,4萬億如一劑猛藥,對刺激經濟增長有幫助,但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看,至少在‘十二五’之內,其負面作用會逐步暴露。”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對記者指出。

  《報告》透露,節能減排的拐點或許出現在2014年后。

  盡管從近期來看,4萬億的投資不利于節能減排,但從長期來看,由于高耗能產業增長的放緩,這種負面影響會逐步消除。

  《報告》估計,到2020年,中國交通領域能耗可能將從2006年的占全國總能耗的7.7%增長到12%左右,在鐵路、地鐵等軌道交通網絡建成后,會承擔很大一部分運力,憑借其相對公路交通的能耗優勢,預計將為交通領域帶來20%的能耗節約,合2.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同時,4萬億當中2100億直接投入到了節能環保領域,其中1000億用于核電建設,407.9億元用于節能領域。

  后者的帶動作用不容低估。有研究表明,每單位中央財政用于節能的支出可以帶動十個單位的社會投資,即帶動系數為10。以此計算,未來幾年內將會帶動社會投資4079億元,這筆逐步投放到市場的資金將促進節能產業長期快速的發展。

  《報告》指出,節能領域與核電領域的投資將帶來5100萬噸二氧化碳的減排效果。再加上前面交通領域的節能效果,到2020年4萬億投資整體將帶來2.7億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減排量。

  “但這一效果對到2020年實現45%的碳強度目標而言,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必須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對本報記者說。

  為此,《報告》也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議。《報告》建議,“一方面加大節能與碳減排與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使低碳產業代替傳統高耗能產業。”

  結構調整最為艱難,“4萬億帶動的社會資本大量涌向高能耗產業,會沉淀為社會資本,形成事實上的產能過剩,這必然帶來重復建設。”林伯強指出。

  《報告》強調,應嚴格審批高耗能領域的新增項目,特別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和水泥行業。在4萬億投資項目中,盡量充分利用已有的高耗能工業產能,并優先采購經過節能化改造之后廠家的產品。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宁阳县| 鄄城县| 葫芦岛市| 易门县| 霍州市| 盐边县| 盐津县| 师宗县| 台湾省| 灵寿县| 河津市| 灵丘县| 娱乐| 固安县| 南宫市| 潜山县| 南康市| 抚州市| 达拉特旗| 界首市| 延吉市| 德兴市| 天台县| 宝应县| 抚远县| 深水埗区| 武宁县| 基隆市| 玉林市| 平潭县| 丰宁| 息烽县| 涟源市| 松原市| 高雄市| 濮阳县| 南和县| 原阳县| 沈阳市|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