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我國工程機械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年,從我們混凝土機械分會掌握的信息來看,2009年混凝土機械的銷售額為450億元,約占當年工程機械銷售額的1/7。2010年上半年混凝土機械銷售額已達506億,半年完成了2009年全年的任務,同比增長130%,獨占工程機械行業鰲頭。2010年下半年雖然發展速度有所回調,但仍不失為快速增長,全年銷售額突破900億元,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翻。在2010年10月全國工程機械高層論壇會上,定下了2010年工程機械比2009年增長30%己成定局的結論,按此推算,2010年工程機械的銷售額應在4160億元以上。
2010年工程機械各個子行業表現都不俗,我們估計工程機械2010年其總銷售額應是4500億左右,混凝土機械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1/5。在混凝土機械行業里,中聯和三一兩家公司是龍頭企業,在2009年兩家公司的混凝土機械銷售額約占全行業的40%,2010年基本還保持這一水平。
2011年己經到來,大家都在關心和預測2011年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我個人認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黨和政府對此都非常重視,希望有一個好的開始,這也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由于我們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推進,基礎建設項目諸多,混凝土工程無處不有的局面為混凝土機械提供了廣闊市場。許多企業,特別是有經濟實力的上市公司,他們要為本公司尋找拓寬領域,很容易就聯想到發展正紅火的混凝土機械上來了。他們或是聯合兼并,或是高薪和優惠待遇吸收技術和人才,競爭局面早己形成,不過在今后會更為急烈而矣。
液壓件、電氣控制、發動機等工程機械配套所需配套產品已成為我國發展工程機械的瓶頸,在這方面大家已有深刻體會。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認為我們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在拓展產品線方面不要一味盯住那些現在看來很紅火的主機產品,因為生產企業的增多和產能的擴大,這些產品很快就會達到飽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應該在解除瓶頸方面有所作所為,這不僅為滿足自己生產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而且還可保證我國工程機械的健康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在工程機械配套上,我們也不一定什么產品都要選取國際知名品牌,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以滿足施工要求為原則。過高的配置和富裕的功能,不僅增加產品成本,而且限制了國內配套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在混凝土機械的發展中,我們行業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例如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過去有的生產企業全部選用進口底盤配套。現在攪拌運輸車生產情況卻完全相反,用進口底盤配套的已是鳳毛麟角了。我們的國產重卡與國外的還是有差距,但它的性價比能為國人所接受。在混凝土臂架式泵車配套上,我也希望能像攪拌車一樣采用國產底盤,因為泵車底盤的功能主要是工作場地轉移,我認為國產底盤能夠勝任。現在汽車吊所使用的底盤全部是企業自己生產的,泵車的作業工況和作業過程與汽車吊非常相似,我認為自制底盤也完全值得嘗試。
我們混凝土機械從制造和使用上來說已經是世界大國了,在技術和性能方面也有不少算得上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們還不能稱為世界混凝土機械強國。例如我們的產品在可靠性、節能、環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我們絕不能夜郎自大,而應繼續努力,在由混凝土機械大國到世界混凝土機械強國的轉變中作出我們自己的一份貢獻。
2010年工程機械各個子行業表現都不俗,我們估計工程機械2010年其總銷售額應是4500億左右,混凝土機械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1/5。在混凝土機械行業里,中聯和三一兩家公司是龍頭企業,在2009年兩家公司的混凝土機械銷售額約占全行業的40%,2010年基本還保持這一水平。
2011年己經到來,大家都在關心和預測2011年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我個人認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黨和政府對此都非常重視,希望有一個好的開始,這也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由于我們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推進,基礎建設項目諸多,混凝土工程無處不有的局面為混凝土機械提供了廣闊市場。許多企業,特別是有經濟實力的上市公司,他們要為本公司尋找拓寬領域,很容易就聯想到發展正紅火的混凝土機械上來了。他們或是聯合兼并,或是高薪和優惠待遇吸收技術和人才,競爭局面早己形成,不過在今后會更為急烈而矣。
液壓件、電氣控制、發動機等工程機械配套所需配套產品已成為我國發展工程機械的瓶頸,在這方面大家已有深刻體會。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認為我們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在拓展產品線方面不要一味盯住那些現在看來很紅火的主機產品,因為生產企業的增多和產能的擴大,這些產品很快就會達到飽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應該在解除瓶頸方面有所作所為,這不僅為滿足自己生產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而且還可保證我國工程機械的健康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在工程機械配套上,我們也不一定什么產品都要選取國際知名品牌,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以滿足施工要求為原則。過高的配置和富裕的功能,不僅增加產品成本,而且限制了國內配套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在混凝土機械的發展中,我們行業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例如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過去有的生產企業全部選用進口底盤配套。現在攪拌運輸車生產情況卻完全相反,用進口底盤配套的已是鳳毛麟角了。我們的國產重卡與國外的還是有差距,但它的性價比能為國人所接受。在混凝土臂架式泵車配套上,我也希望能像攪拌車一樣采用國產底盤,因為泵車底盤的功能主要是工作場地轉移,我認為國產底盤能夠勝任。現在汽車吊所使用的底盤全部是企業自己生產的,泵車的作業工況和作業過程與汽車吊非常相似,我認為自制底盤也完全值得嘗試。
我們混凝土機械從制造和使用上來說已經是世界大國了,在技術和性能方面也有不少算得上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們還不能稱為世界混凝土機械強國。例如我們的產品在可靠性、節能、環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我們絕不能夜郎自大,而應繼續努力,在由混凝土機械大國到世界混凝土機械強國的轉變中作出我們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