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現實矛盾突出 海南打擊違章建筑任重道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2-2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人民網
核心提示:現實矛盾突出 海南打擊違章建筑任重道遠

  2010年,由于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房產投資的熱潮導致房價猛漲,許多不法投資商幾乎同時選擇了在海口、三亞兩大城市開建以小產權房為代表的違法建筑,以求謀取暴利。與此同時,本地居民、農民人口不斷增長,年齡不斷增大,對住房、就業和謀生等有合理住房需求,而兩市多年來一直停止居民私宅報建,居民、農民購不起高價商品房,只好在原有宅基地上改建、擴建,或在宅基地外新建。違建房的泛濫與城市的有序規劃產生強烈矛盾。

  歷史原因、利益驅使導致違建成風

  根據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分析,海口、三亞違章建筑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城市發展歷史遺留下的問題,有些是城市人口增長和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產生的需要,有些是追求商業利益所致。結合海口、三亞情況看,違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方面:

  一是本地居民、農民人口不斷增長,年齡不斷增大,對住房、就業和謀生等有合理住房需求。而兩市多年來一直停止居民私宅報建,農民建房審批管理的相關規定也未制定,保障性住房體制又滯后,居民、農民購不起高價商品房,只好在原有宅基地上改建、擴建,或在宅基地外新建。

  二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居民、農民為改善和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增加住房面積和功能。

  三是在喪失耕地后,絕大部分農民自謀職業,家庭收入困難。隨著城市房地產升值,在巨大的租房市場需求下,本地居民、農民看到建房出租可增加部分收入,紛紛采用自建或合建等方式在宅基地上建設住房或商鋪。為賺取更大的利潤,有些居民、農民在建房時緊壓或超出基地界線,建筑空間布局緊湊,有時難于滿足規劃、建設等報建的要求。低成本、低質量的住宅或商鋪帶來低租金,為居民提供不少的收入,成為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支柱。也有一些居民、農民干脆一次性將宅基地出售獲取資金。

  四是本地居民、農民擔心安置補償款過低,又斷了經濟來源,為了滿足居住和物質生活需要,采取搶建換取更多的補償款,解決后顧之憂。

  五是國際旅游島建設促進了海南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房價不斷升高,在暴利驅動下,有些開發商無視法律法規和政府嚴令,非法占地、非法買賣土地建房或采取非法出租、出讓、入股、聯營等方式成片違法興建小產權房,低價銷售給消費者。

  六是政府征收土地后,在安排安置用地時屬地政府沒有及時出臺相關規定,給予正確引導和監管,導致被拆遷戶報建無門、建房無序。

  海口提出“零新建、減存量”打違目標

  海口、三亞兩市違建主要分布在城鎮周邊、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新建鐵路及道路旁、重點項目區域,以頂風搶建、小產權房和居民、農民未報建擅自建私宅為主體。兩市重拳出擊拆除違章建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2010年,海口市正式將“打違工程”列入該市“五大工程”考評范圍,7月19日,海口市政府向城管、國土等部門下達了“決戰”的命令,要求“確保零新建、減存量”。在一如既往地打擊違法建筑的同時,對違建業主、違建材料提供商、違建“保護傘”、打擊違建不力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11月11日,海口市紀委通報了對該市美苑路、美祥路、椰海大道等違法建筑問題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和查處情況,31名相關人員被問責和黨紀政紀處分,4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非法辦理土地證、非法收受賄賂,被立案調查。

  據統計,海口市共有違建1510386平方米,已拆除956608平方米,現存量553778平方米,其中違建私宅約37萬平方米,占66.8%,小產權房約11.5萬平方米,占20.8%,搶建2.5萬平方米,占8.1%,三項占95.7%。

  三亞“鐵錘行動”多層面打擊違法建筑

  三亞市委、市政府在開展“鐵錘行動”拆除違法建筑小產權房的同時,也出臺了切斷違法建筑材料供應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從源頭上從嚴打擊和控制當前頂風搶建的違法建筑。

  根據方案要求,打擊違章建筑首先從混凝土供應環節切斷違法建筑的建筑材料供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轄區分局、大隊加強對該市6家混凝土生產企業配送、運輸的混凝土進行檢查、監控,要求混凝土生產企業不得為違法建筑工地提供混泥土。

  其次在違法建筑工地查扣混凝土運輸車輛及灌注機械。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轄區分局、大隊聯合公安巡警支隊對轄區內各違法建筑工地尤其是小產權房重災區進行突擊整治,如發現有任何一家混凝土生產企業的混凝土運輸車輛向違法建筑工地提供混凝土,將對混凝土運輸車輛及灌注機械一律查扣,并立案查處,從重處罰,同時向市政府提請取消該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經營資格。

  在建筑材料運輸環節控制違法建筑的材料來源。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轄區分局、大隊聯合屬地區鎮及公安巡警支隊、屬地派出所,對轄區內的違法建筑施工工地進行駐守巡查,對參與違法建筑運送砂石、水泥、鋼材、磚頭等建筑材料的車輛,以及在違法建筑工地現場施工的攪拌機,一律查扣,并立案查處,從重處罰。

  據統計,三亞共有違建約460萬平方米,其中違建私宅約40萬平方米,占8.7%,小產權房約300平方米,占65.2%,搶建90萬平方米,占19.6%,三項占93.5%,拆除78萬平方米。

  海南打違任重道遠,需多管齊下治理

  目前,海口、三亞還有約468萬平方米的違建未拆,新建、續建、搶建現象依然嚴重,存量還比較大。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嚴肅指出,違建破壞城市科學規劃,影響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建設成本,同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特別是搶建和小產權房,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秩序,嚴重損害國家和消費者利益。但對真正需要住房的本地居民、農民來說,由于把沒有報建的建筑都當成違章建筑,強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活困難,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

  為了徹底鏟除違建這一城市毒瘤,省住建部門積極支招:一方面要重視源頭堵截,把違建消滅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采取疏導措施,正視歷史問題和社會原因,對合理不合法違建正確界定、引導和處理,開放居民、農民建房,真正做到堵疏結合,從根本上杜絕違建現象。

  一是進一步加大拆違力度,實現“零新建、零存量”目標。根據“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違建實行“三停”(停水、停電、停商品混凝土)、“兩不發”(不發衛生許可證、不發營業執照),加大源頭治理,并加強政府領導和督導,增加人、財、物的投入,加大違建的整治和拆除力度。同時加大違法建筑的巡查、督查力度,對違建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處理,一經發現違建,應立即組織拆除,把違建消滅在萌芽狀態,并消除其恢復重建的隱患,確保“零新建、零存量”。

  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本地居民“居有其所”。海南地方經濟水平不高,本地居民收入不高,消費能力有限,購買商品住房的本地人群比例不到30%,對保障性住房的依賴程度高。我們應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有效保障土地供應,重點發展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解決低收入群眾和中低職級公務員的住房困難問題,并積極推進公共租賃住房制度,解決“夾心層”群體和邊緣群體。政府應根據各類型保障性住房供應總量和比例,采取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解決低收入困難家庭和群體的住房問題,并通過梯度消費逐步實現住有所居,兼顧房地產市場的效率與公平,早日實現“居有其所”。

  三是研究制定宅基地管理辦法,加快城鄉土地確權工作。應盡快研究制定宅基地管理措施,加快城鄉土地確權,對現有的宅基地及房屋進行丈量、登記、確權和發證。對屬于使用農村宅基地建房的,向規劃部門征求規劃意見,符合規劃的補辦手續;屬于舊房改造類型的違建也應根據情況分類處理,對在舊城改造規劃區范圍內的違建,有合理住房需求和解決群眾收入的,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可以暫緩拆除。

  四是加快編制村莊宅基地建設規劃,引導和規范村民合法建房。由于政府監管不到位,各區鎮村莊宅基地建設規劃編制又滯后,村民私宅建設報建無門,農村建房管理辦法尚未出臺,造成村莊建設無序、混亂。只有盡快編制村莊建設規劃,嚴格管理農村宅基地,出臺農村建房管理辦法,規范農村住宅建設程序,才能有效控制“城中村”及農村地區違法建房。同時,根據《海南省城鄉規劃條例》第四十一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建設農村村民住宅的,農村村民應當持戶籍證明、宅基地使用證明、村民委員會簽署的書面意見等有效文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據鄉、村莊規劃審查,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抓緊成立各管委會、鎮政府建房報建機構,規范和方便老百姓建房問題,為城鄉規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郁南县| 县级市| 万宁市| 循化| 筠连县| 久治县| 卓尼县| 祁连县| 长武县| 潼关县| 荣昌县| 海口市| 溆浦县| 桓台县| 苗栗县| 噶尔县| 东莞市| 卫辉市| 通榆县| 安图县| 崇文区| 谷城县| 汝州市| 崇义县| 河东区| 定日县| 汉川市| 黑龙江省| 灵武市| 麻栗坡县| 合山市| 南丰县| 乡宁县| 凤冈县| 蓬莱市| 客服| 福泉市| 九龙坡区| 太谷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