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發展之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2-1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成都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發展之路
  在“十一五”即將結束、“十二五”即將開局之際,面對成都建材工業連續10多年高速、高質量發展,作為成都建材人,筆者感慨萬千、浮想聯翩。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在原國家建材局黨組提出的“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成都市建材工業以規劃為龍頭,以集中集約集群發展和節能減排為原則,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以產業高端和高端產品為方向,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了速度與效益的協調發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使結構逐步趨向合理。

  到目前為止,成都建材產業已形成以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玻璃、水泥、新型建材為主導,以一批骨干企業為主體,其他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建筑材料工業體系。成都市的光學玻璃、玻璃纖維、玄武巖纖維、優質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制造技術和工藝裝備已達到國際水平,高性能玄武巖纖維研發能力走在了全國前列,并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成都是西部地區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世界光學玻璃生產基地之一。

  2009年,成都市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已達267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5.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71.95億元。今年1~8月,成都市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7.11億元,預計全年297億元,是1995年的10倍;實現工業增加值50.27億元,預計全年80億元。預計全年生產水泥1000萬噸,是1995年的4倍多;優質平板玻璃3150萬重量箱,是1995年的18倍多;玻璃纖維13萬噸,是1995年的65倍多。建材工業成為成都市六大重點優勢產業之一。

  加強軟課題研究,科學制訂發展規劃,實現差異化發展

  在“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發展戰略的總體指導下,成都市建材行業主管部門先后完成了《成都建材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思考》、《以技術創新促跨越式發展———成都市建材工業發展思路》、《在調整中實現成都水泥產業結構優化和發展》、《傳統建材和新型建材相結合推進成都建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都建材工業產品和技術發展方向研究》、《成都市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可行性分析》、關于把成都市建設成為中國高性能纖維基地和中西部復合材料基地的建議等基礎軟課題研究。

  15年來,成都建材工業在《戰略》的指引下,從粗放式發展到確定把成都建設為中國西南地區水泥及水泥制品、玻璃及玻璃深加工、新型化學建材三大建材基地,重點發展平板玻璃、水泥、深加工玻璃、化學建材、中高檔亞克力衛浴潔具及配套五金件、中密度秸稈人造板及其配套產品六大拳頭產品,再到重點行業、產業高端、重點產品、高端產品、重點區域的集中集約集群清潔發展,實現了鳳凰涅,浴火重生。

  成都市建材主管部門結合行業戰略發展思路,先后制訂并發布實施了成都市建材工業“九五”、“十五”、“十一五”發展規劃及《成都市冶金建材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成都市墻體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布局規劃(2010~2012年)》、《成都市高性能纖維產業發展規劃建議(2007~2012年)》,引導企業集中在青白江工業集中發展區、新津縣的成都市新材料功能區、大邑縣沙渠鎮等工業集中發展點,重點發展玻璃深加工及新型玻璃、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建筑物部品集成、綠色高端裝飾裝修材料、化學建材及環保節能材料。2009年,成都成為科技部的“中國成都高性能纖維高技術產業化基地”。

  淘汰落后產能,結構趨向合理,工藝技術提升

  10多年來,成都市建材行業主管部門一是狠抓落后產能淘汰工作,二是堅持促進大企業做大做強和引導鼓勵中小企業創優相結合,三是引進大企業、大集團與先進工藝技術相結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淘汰落后。2007年,成都市按照國家節能減排和關閉落后水泥生產企業的具體要求,結合成都市經濟發展水平和水泥工業實際,分3批關閉了成都市區域范圍內44家落后水泥生產企業,共淘汰水泥落后產能937.5萬噸。按2004年全國水泥企業實際排放的平均值計算,每年可節約標煤123.8萬噸,節電7.13億千瓦時,減排粉塵5.47萬噸、二氧化硫9562噸、氮氧化物9187噸。

  在今年年底前,成都市將重點治理城區內、風景旅游地及沿線、國道省道沿線的可視范圍,以及占用基本農田和18門以下輪窯小磚廠;在2012年年底前,成都市還將重點治理環保、安全不達標小磚廠。通過治理,預期將清理多余土地近1萬畝,減排二氧化硫10余萬噸,同時壓縮頁巖礦開采點240個左右,培育(新增)規模以上企業80家左右,新增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40億元,集中集約清潔發展效果明顯。到目前為止,成都市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100%,優質浮法玻璃比重達到100%。

  “促大扶小”。成都市建材主管部門培育和壯大了一批以新型建材、化學建材、玄武巖纖維、環保無甲醛離心玻璃棉、特種玻璃和玻璃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及水泥制造為主的大型骨干建材企業。

  引進發展。在以市場換投資、換技術,促進跨越式發展思想的指導下,在水泥工業方面,成都市先后引進了拉法基水泥公司、臺灣亞洲水泥公司;在玻璃工業方面,先后引進了中國南方玻璃集團公司等;在玻璃纖維工業方面,引進了巨石集團公司;在新型玻璃工業方面,先后引進了中國建材集團公司、五糧液集團公司;在新型建材工業方面,先后引進了中國建材集團公司、中國節能集團公司等企業;在特種陶瓷工業方面,引進了中國建材集團公司。

  堅持自主創新,發展產業高端產品,占領行業制高點

  成都市建材工業不斷創新,已經建立了省級研發中心和創新平臺近20個、市級研發中心和創新平臺近50個,擁有各種專利1000余項。其中研制的玄武巖纖維生產及制備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的纖維力學性能指標已達到碳纖維T300的技術水平,已應用于航天、國防軍事領域等多項科研項目及先進復合材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性能穩定的TX-1型玄武巖纖維(2×400孔的小型池窯)生產設備,其氣電結合方式的技術路線是國際公認最先進的玄武巖纖維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方式。目前,“一拖十”400孔樓板池窯拉絲技術已經成熟,將應用于今年3000噸生產線建設中。

  成都市研發的玄武巖纖維復合筋是未來廣泛應用代替鋼筋的一種新型、綠色環保的高性能材料,并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21世紀的一種新資源,其技術性和經濟性均優于鋼筋,已成功應用于甘肅、大連、內蒙和新疆地震監測臺建設,河北省張石高速公路、黑龍江省齊泰高速公路、某國防軍工廠區重載路面鋪裝及南京某軍用機場等項目的建設。

  成都市研制、生產的軍用航空、船舶、坦克裝甲車輛防彈、防爆玻璃和鐵路機車用玻璃產品已形成專有技術60多項,其中獲國家、部(委)、省、市科技成果獎34項,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國防和軍工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同時,在水泥、玻璃、玻璃纖維行業推廣應用了純低溫余熱發電和富(全)氧燃燒技術,目前已建成余熱發電機組4臺(套)共51MW,在建28.5MW。巨石集團成都公司采用的全氧燃燒技術,可節約天然氣50%以上。

  完成國企改制,建立健全產業組織形式

  產業組織結構調整是成都建材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之一,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成都市建材主管部門對駕馭資源和市場的能力較弱,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市及區(市)縣屬國有企業,先后以改制、破產、聯合重組等形式退出了競爭激烈的建材市場。與此同時,大量引進外資、民營、央企等資本,以獨資、合作、股份等形式,對市及區(市)縣屬國有企業進行改造或新辦企業,初步建立了基本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資本結構多元化、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成都建筑材料工業組織構架。

  同時,伴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組建了成都市建材行業協會、成都市墻體材料行業協會,服務于廣大建材企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10多年來,成都建材工業堅持“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發展戰略,堅持結構調整這一主線不動搖,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成都現代化建設藍圖上抹上了重重一筆。但是,與東部發達地區比,還有不小差距,產品結構雷同現象較突出;企業規模化程度和自主創新能力需提高;加工制品業,尤其是高端制品業發展還不快。以上這些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加以解決。

  轉變發展方式,集中集約清潔發展,把成都建材工業建設成環保產業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已經勝利召開,為“十二五”發展指明了方向。成都市建材工業要站在新的高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堅持“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發展戰略,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低碳、節能、環保為目標,用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的理念,進一步調整產品和技術結構,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以為成都經濟區的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高強輕質節能建筑材料、以提供高檔綠色裝飾裝修材料滿足人民群眾改善居住條件、以為成都市確定的汽車、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重點發展產業配套為重點,發展高端產品,逐步走向產業高端。繼續推進產業組織結構調整,通過扶持和引進培育大企業、大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十二五”期間,成都建材工業要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準入門檻,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減少排放。進一步支持玻璃和玻璃纖維企業的節能技術改造,降低天然氣使用量;提高水泥和磚瓦企業資源綜合利用率,大量消納磷石膏、爐渣、爐底渣、礦渣、建筑垃圾等工業和建筑廢棄物;鼓勵水泥和磚瓦企業發展,充分利用窯爐優勢處置污泥、江河淤泥、造紙廠廢液;支持磚瓦企業消納農作物秸稈替代煤炭,生產節能環保墻體材料,逐步把成都建材工業建設成環保產業,使之成為城市的凈化器。

  玻璃深加工及新型玻璃。重點發展TFT玻璃、PDP玻璃、TCO玻璃、新能源用玻璃、汽車和建筑安全玻璃、Lov-E玻璃、鑭系光學玻璃、國防和工業技術玻璃。

  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重點發展碳纖維、玄武巖纖維、芳綸纖維、PPS纖維、高性能玻璃纖維、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在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建筑、基礎設施建設、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領域使用的復合材料。

  綠色高端裝飾裝修材料。重點發展高檔木地板、高檔強化地板、高檔墻布、高檔涂料、高檔整體門窗、高檔整體廚柜、高檔衛浴潔具。

  化學建材及環保節能材料。重點發展高檔防水材料、型材和管材管件、外墻保溫材料、自保溫墻體材料、隔熱隔音材料、防火材料、預拌砂漿、輕集料及輕集料混凝土。

  建筑物部品集成。高檔整體門窗、大板構建、輕鋼整體房。

  經過不懈的努力,成都建材工業力爭在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0億元,比2010年增長1.7倍;實現工業增加值20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倍。成都市正在向著成為“西部一流、全國領先”的玻璃深加工及新型玻璃、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新型建材和建筑物部品集成的產業技術基地而努力。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澄城县| 克拉玛依市| 寻甸| 盈江县| 台中县| 舒兰市| 南部县| 岑溪市| 筠连县| 惠州市| 舞钢市| 桓台县| 昌乐县| 九江市| 长兴县| 朔州市| 苏尼特左旗| 康平县| 琼中| 勐海县| 佛山市| 临泉县| 五寨县| 乌兰县| 丰顺县| 藁城市| 芦山县| 白城市| 白河县| 偃师市| 原平市| 衡山县| 孝义市| 蒲江县| 南通市| 习水县| 武宁县| 龙川县| 青海省|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