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黎建國師傅家里,收藏著一張畫滿紅線的梧州市區交通地圖。這張2003年出版的地圖,已經有點殘缺,但還用透明膠帶連著,它上面記錄著梧州城市交通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2004年初,黎師傅從岑溪調到梧州市區一家國有企業當專職駕駛員。上班第一天,黎師傅就到報刊亭買了一張當時最新版的梧州市區交通地圖。駕車之余,他就拿出地圖來研究,每當有新的道路建成通車,他就會用紅筆在地圖上標出來。6年多來,這張畫滿了紅線的地圖成了黎師傅的“寶貝”。“看著它,就看到了梧州的發展變化。”黎師傅說,“2004年的時候河西有些地方還很荒涼,許多道路尚未建成,如新興二、三路。如今,這兩條道路已成為了市區的主要干道,過去只能走單車的路拓寬到能走汽車了。梧州路寬了,城市更美了。”
“十一五”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十一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事業呈現出速度加快、亮點增多、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各項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明顯優化,城市品位顯著提升。城市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越來越整潔有序。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城市道路面積將達到380萬平方米(包括小街小巷和各住宅小區內道路等),市區路網基本完善,道路等級不斷提高;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完善,現有市政排水渠長度143公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第一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入運營,第二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底可建成運營。
“十一五”期間,針對市區部分路段“路不平 渠不通”的情況,我市加大了路面和排水網管的改造和維護力度。今年9月,我市又投資1500萬元,用于市城區小街小巷道路排水及路燈整治工程。整治工程涉及22條小街小巷,28條排水渠、人行道的修復改造及11條道路的路燈安裝,整個工程爭取在年底完工,將進一步實現“路平、燈亮、渠通”,大大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形象。
“十二五”將新建第三污水處理廠
更令人期待的是,據《梧州市市政管理“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十二五期間,我市將新增道路20萬平方米,排水渠30公里,至2015年,市區道路面積將達400萬平方米,排水渠長度達173公里。同時做好原有及新建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的日常維護工作,爭取完好率達到95%。
在道路、排水方面,通過更新改造,不斷完善市區主要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爭取改造錢鑒路,完善河東區路網,完成河西區排水管網改造,改善河西排水狀況,排除內澇隱患。
《規劃》中,還將重點做好小街小巷的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的改造工作,對需整治的市政設施進行細致的摸底排查。汛前及時組織對市區內澇易發段的排水設施進行疏通,落實排澇責任制,加強雨季城區內澇易發地段排澇工作,以改善陳舊設施片居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并且根據我市市政設施的現狀和管養特點、規律等,合理規劃建設市政設施維護管理站點和瀝青混凝土生產場所,完善道路排水維修機械裝備,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此外,將增加排水設施改造的投入,改善因目前城市改造和城市發展、人口增長帶來的排水系統滯后的問題,實現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收集和處理污水2萬噸/天的目標,同時新建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市第三污水處理廠。
2004年初,黎師傅從岑溪調到梧州市區一家國有企業當專職駕駛員。上班第一天,黎師傅就到報刊亭買了一張當時最新版的梧州市區交通地圖。駕車之余,他就拿出地圖來研究,每當有新的道路建成通車,他就會用紅筆在地圖上標出來。6年多來,這張畫滿了紅線的地圖成了黎師傅的“寶貝”。“看著它,就看到了梧州的發展變化。”黎師傅說,“2004年的時候河西有些地方還很荒涼,許多道路尚未建成,如新興二、三路。如今,這兩條道路已成為了市區的主要干道,過去只能走單車的路拓寬到能走汽車了。梧州路寬了,城市更美了。”
“十一五”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十一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事業呈現出速度加快、亮點增多、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各項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明顯優化,城市品位顯著提升。城市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越來越整潔有序。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城市道路面積將達到380萬平方米(包括小街小巷和各住宅小區內道路等),市區路網基本完善,道路等級不斷提高;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完善,現有市政排水渠長度143公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第一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入運營,第二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底可建成運營。
“十一五”期間,針對市區部分路段“路不平 渠不通”的情況,我市加大了路面和排水網管的改造和維護力度。今年9月,我市又投資1500萬元,用于市城區小街小巷道路排水及路燈整治工程。整治工程涉及22條小街小巷,28條排水渠、人行道的修復改造及11條道路的路燈安裝,整個工程爭取在年底完工,將進一步實現“路平、燈亮、渠通”,大大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形象。
“十二五”將新建第三污水處理廠
更令人期待的是,據《梧州市市政管理“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十二五期間,我市將新增道路20萬平方米,排水渠30公里,至2015年,市區道路面積將達400萬平方米,排水渠長度達173公里。同時做好原有及新建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的日常維護工作,爭取完好率達到95%。
在道路、排水方面,通過更新改造,不斷完善市區主要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爭取改造錢鑒路,完善河東區路網,完成河西區排水管網改造,改善河西排水狀況,排除內澇隱患。
《規劃》中,還將重點做好小街小巷的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的改造工作,對需整治的市政設施進行細致的摸底排查。汛前及時組織對市區內澇易發段的排水設施進行疏通,落實排澇責任制,加強雨季城區內澇易發地段排澇工作,以改善陳舊設施片居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并且根據我市市政設施的現狀和管養特點、規律等,合理規劃建設市政設施維護管理站點和瀝青混凝土生產場所,完善道路排水維修機械裝備,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此外,將增加排水設施改造的投入,改善因目前城市改造和城市發展、人口增長帶來的排水系統滯后的問題,實現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收集和處理污水2萬噸/天的目標,同時新建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市第三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