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自治區水泥行業對標活動啟動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王永明,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曾學敏出席會議并講話,自治區建材行辦黨委書記、主任呂志堅作了《以能效對標活動為破口大幅度推進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講話。我區水泥行業能效對標活動正式啟動,全區89家水泥企業全部參加了此項活動,成為國內第一個出臺區域能效對標規范性文件和第一個由政府推動進行能效對活動的省區。
水泥工業是我區重點耗能產業,年綜合能耗近300萬噸標煤,萬元GDP能耗僅次于電力、冶金業,位于第3位。“十一五”以來,我區水泥行業通過大力推廣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淘汰落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應用新工藝新技術等措施,萬元GDP能耗逐年下降。據測算,2006-2009年分別為17.6、15.1、11.1和10.1噸標準煤,分別比上年度下降15.20%、14.50%、26.01%和9.19%;水泥單耗水平也在逐年下降。2006~2009年噸水泥綜合能耗分別為165、154、143和136千克標準煤,分別比上年度下降2.83%、6.67%、7.14%和4.90%;噸熟料平均標準煤耗分別為186千克、173千克、162千克和153千克,平均每年下降6.3%。據測算,2006-2009年水泥行業累計節約標煤約150萬噸,減排CO2 約500萬噸。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06-2009年,噸熟料標準煤耗分別比全國同期水平高出43.1%、37.3%、29.6%和22.4%。造成水泥單耗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型干法產能比重低,新建生產線規模不夠大,部分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未能同步實施;二是企業節能意識不強,對節能工作不重視,節能管理嚴重滯后;三是煤炭資源豐富,使用成本低。從總體上看,我區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基礎太弱,欠賬太多。
為盡快改變水泥行業單耗水平長期居高不下的落后狀況,今年6月自治區經信委出臺了《新疆水泥行業能效對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國第一個區域性能效對標規范性文件)。要求到2015年,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主要工序能耗實現較大幅度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10年降低30%,水泥行業平均能耗達到全國中等以上水平,部分企業達到全國水平。2015年當年實現節約標煤150萬噸(按每噸300元計算折合4.5億元),減排二氧化碳約500萬噸。“十二五”期間,實現累計節約標煤470萬噸(折合14億元),累計減排二氧化碳約1500萬噸。
呂志堅要求各水泥企業迅速成立專門機構,確定企業法人代表為第一責任人。按照《辦法》規定要求,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選定標桿,制定切實可行的對標方案和實施進度計劃,建立健全能效對標工作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并嚴格考核執行,確保工作實效。
曾學敏稱贊新疆水泥行業為新疆其他工業行業帶了個好頭,為全國水泥行業能效對標活動開了個好頭。她希望新疆水泥行業切實抓好此項工作并為其他省區提供借鑒。
王永明指出,水泥行業作為能耗大戶,率先開展能效對標活動很有必要,意義重大,其他工業行業也要逐步開展此項活動。他要求各有關部門和水泥企業要深刻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意義,各負其責,形成合力,全面深入推進水泥行業能效對標活動。
自治區建材行辦黨委委員、副主任張明新、孫存穩、艾斯哈爾·茹孜,黨委委員、綜合處處長李長青,能源基金會項目經理桑晶,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國家能耗限額標準起草人)劉繼開、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能效對標負責人任永剛,自治區及兵團有關部門、我區主要媒體及各地州經貿委和全疆80余家水泥企業的領導及技術人員共計250余人參加會議。啟動儀式結束后,有關專家就能耗原始記錄、統計報表、臺帳的建立以及能耗統計信息網上填報方法等相關知識對水泥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專題培訓。
(名詞解釋:能效對標是指企業為提高能效水平,與國際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能效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確定標桿,通過管理和技術措施,達到標桿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實踐活動,是科學、系統指導企業提高能效利用率,促進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