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影響天津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8-2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產能過剩影響天津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
  天津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趨勢基本與全國發展趨勢相近,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總體發展高峰在2003年,年增長率達53.96%,以后逐年增長率下降。天津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最高峰在2002年,年增長率達53.12%,以后逐年增長率下降,但目前仍保持 10%以上的增長率。預計2010年,隨著天津市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還將出現較高的增長率。混凝土預制構件也與全國發展趨勢相近,管樁、管片、橋梁構件、輸排水管,以及海洋混凝土構件的品種、數量等都有了飛速發展。

  據統計,2008年年底,天津市已取得預拌混凝土專業資質的企業共計92家,建有混凝土攪拌站105個,共有242條生產線投入運營,凈資產超過20 億元,實際完成年產值67.75億元,設計年生產能力為5017萬立方米,統計年產量為2244萬立方米,達到設計能力的44.73%.至2009年11 月份,天津市已取得預拌混凝土專業資質的企業共計109家,建有124個混凝土攪拌站,251條生產線投入運營,設計年生產能力為5650萬立方米,統計產量為2169萬立方米,僅達到設計能力的38.4%。

  不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從微觀角度分析,全市預拌混凝土建成的企業產能遠大于實際產量,產能過剩問題相當嚴重。由此引發的問題及其他因素都在影響著天津預拌混凝土行業的健康發展。

  市場準入管理機制不健全,無資質企業還在增加

  天津市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和城市建設的提速,為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吸引了社會各方面投資于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生產經營。與此同時,一些對預拌混凝土行業不熟悉的投資者也紛紛投資建站,在未取得預拌混凝土專業資質的情況下投入生產,或采取掛靠經營方式,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在這部分混凝土生產企業中小而散的企業過多。

  隨著外地施工企業進津數量的不斷增加,總包下屬的一些內部供應(還有一些現場攪拌)設立的混凝土攪拌站沒有預拌混凝土專業資質。一些外地水泥生產企業也進入天津市,收購或投資設立攪拌站,也未辦理預拌混凝土生產資質。這些企業都未納入天津市混凝土行業的監督和管理。還有企業以總包名義或“入股”、“租賃”方式承攬了大型、重要工程,而后再進行分包、轉包,也出現了現場攪拌的現象。由此為城市環保和建筑工程質量埋下了重大隱患,僅濱海地區不完全統計,現有無資質企業15家,設計年生產能力534萬立方米;總包企業現場攪拌站19家,設計年生產能力達490萬立方米,總計年生產能力達1024萬立方米。

  天津對建立混凝土攪拌站的管理較為薄弱,雖然下發了建站要進行預審的規定,但對無資質攪拌站擅自投入生產的問題沒有進行查處,至今也沒有限制建站的強制規定,致使現在投資建站沒辦資質即投入生產的問題還在發生。

  建設監督管理部門監管不嚴格,無資質的攪拌站成為管理真空

  天津市建委為加強混凝土行業管理,2008年下達了“關于加強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市場管理的通知”的文件,2009年7月20日又下達了“關于加強預拌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分站管理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明確規定“企業必須在獲得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資質后方可進行生產、經營。對未取得資質擅自進行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銷售的企業,一經發現,將按照《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予以處罰,一年內不予接收違法企業的資質申請”.文件中提出設立預審環節,預審內容明確為“選址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和全市預拌商品混凝土企業布局管理的要求”.但目前的立項預審卻未按文件要求進行,甚至被改變曲解為“生產線預審”,使文件規定不能嚴格執行。

  對已取得資質的企業,現有多個部門插手管理,監督檢查頻繁,企業應接不暇。對無資質企業的監管未明確責任部門,對總包企業工程現場混凝土攪拌問題和一些無資質或掛靠生產的混凝土進入工程問題,目前的監管監控都處于真空狀態。

  市場競爭秩序混亂,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大量資金涌入到預拌混凝土行業后,很快產生了過度建站、供大于求的諸多弊端。在預拌混凝土市場需求量不足設計能力的 50%時,即轉為買方市場。一些企業為了生存忽視產品質量、使用劣質原材料、偷逃稅款、墊資供應、低價進行惡意競爭,造成了混凝土市場的混亂,也在客觀上助長了拖欠款現象的蔓延。企業運營的平均利潤不斷下滑,而水泥、砂石、摻合料等原材料價格卻大幅上漲,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為規范市場、制止無序競爭的行為,天津市混凝土專業委員會自2006年5月開始發布混凝土行業自律指導價格。但由于市場不規范,無資質或掛靠單位增多,由此出現了偷稅漏稅、使用劣質材料、惡意壓價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一些自稱是規模型企業以墊資行為來搶占市場,不遵守行業自律,使自律指導價格不能真正指導市場發展。

  企業內部管理不能做到規范化、標準化

  天津市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專業委員會通過對84家預拌混凝土企業和12家混凝土預制構件企業綜合評價檢查,發現很多企業在基礎管理、生產經營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環保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嚴重不足,在機械設備管理和生產計量控制系統管理方面缺失嚴重,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必須引起關注。

  現代混凝土工程技術不斷進步,對混凝土行業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問題對混凝土行業的快速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所有混凝土業內人士必須對企業現代化管理及現代混凝土的材料、組成、設計和施工規程、規范有更新、更深刻的認識。

  社會管理和政策支持有待加強

  在稅率上不統一,使企業不能公平競爭。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投資和擴大內需的積極政策,其中包括增值稅轉型及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6%降為3%的政策,但原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相同的混凝土企業增值稅卻沒有涵蓋其中,即商品混凝土企業增值稅的征收率仍為6%.金融危機同樣給混凝土企業帶來諸多困難,為何混凝土企業增值稅的征收率沒有下調整為3%呢?

  行業分類不科學。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02)中,混凝土行業的行業分類應屬于E門類建筑業中的其他建筑業,而不應劃入C門類制造業中,應同建筑施工企業同樣交納營業稅,而無需交納增值稅。希望將商品混凝土行業重新定義為預拌混凝土行業,并將其劃分到建筑業中只交納營業稅,從根本上解決商品混凝土行業增值稅稅率問題。

  盲目建立混凝土攪拌站,缺乏總體規劃,影響環境保護

  發展預拌混凝土、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目的是要使混凝土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向工業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是要實現綠色環保施工。但目前天津混凝土企業的建立缺乏總體規劃管理,布局不合理,環保意識差,僅重視攪拌、生產系統,而對原材料堆放、運輸都重視不夠,地面不硬化,道路損壞嚴重,料場未采取有效防塵節能措施,對廢水、廢棄物的處理、利用尚不夠重視。2008年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412-2007)《環境標識產品技術要求預拌混凝土》,但至今達標單位很少。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环江| 高台县| 津市市| 布拖县| 隆昌县| 通河县| 武宁县| 大同市| 溧阳市| 雅江县| 拜城县| 鞍山市| 安福县| 贵阳市| 澎湖县| 敖汉旗| 齐齐哈尔市| 屏山县| 洱源县| 荃湾区| 新营市| 阳曲县| 保定市| 卢龙县| 武乡县| 澳门| 文登市| 开远市| 洱源县| 东源县| 高青县| 舒兰市| 苍山县| 隆尧县| 毕节市| 胶南市| 嫩江县| 日照市| 唐海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