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東:濰坊建筑垃圾正在變身混凝土建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7-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大眾日報
核心提示:山東:濰坊建筑垃圾正在變身混凝土建材
  一輛輛運輸車將破磚爛瓦及水泥塊等建筑垃圾拉進廠區,又將一塊塊潔凈、整齊的建筑用磚運向工地。這是記者6月22日在濰坊三建濱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這家位于寒亭區的企業,專門“吃”建筑垃圾。記者在現場看到,磚頭、瓦礫、灰渣、混凝土塊等建筑垃圾進廠后,首先經過震動去泥,接著進行兩級破碎,使其變成綠豆大小的顆粒,隨后,與粉煤灰、水泥、沙粒、水等配料按比例混合,進入制磚機直接壓模成型。整個過程不需燒煤、加溫,也不產生污水、煙霧。濰坊三建集團董事長王連溪隨手拿起一塊磚對記者說:“每生產一塊這樣的實心磚,就能消耗4斤多的建筑垃圾。”他還告訴記者,現在,在這個公司的生產線,建筑垃圾可根據需要變成混凝土實心磚、路面磚、墻體材料、再生預拌混凝土等多種新型建材產品。

  這個建筑垃圾再利用項目,是濰坊三建濱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 2008 年引進的。一期為制磚項目,投資3000萬元,已在去年3 月投產;二期生產再生混凝土,投資3500萬元,近期也已投產。王連溪透露,項目達產后,每年可生產新型建材50萬立方米、再生混凝土 250 萬立方米,可消耗建筑垃圾 360 萬立方米,整個濰坊市城區的建筑垃圾可基本被處理。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舊城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傳統處理方式基本上采用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既占用大量土地、影響城市面貌,又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作為以建筑為主業的濰坊三建集團,從中嗅到了商機,從而建立起從“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和從“生產—消費——再循環”的以建筑垃圾生產新型建材的產業鏈條和良性循環發展模式。這不僅徹底解決了建筑垃圾處理難、難處理的難題,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同時企業自身也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介紹,濰坊三建濱海公司去年的銷售收入已接近1 億元,今年預計可突破1.4億元。

  在濰坊,認識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價值的,并非只有濰坊三建濱海公司一家。據介紹,截至去年底,濰坊市規模以上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已有5 家,年可消耗建筑垃圾 260 萬立方米。其中,城區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3 家,已形成年生產新型建材90 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125萬立方米的生產能力,年可利用建筑垃圾 240萬立方米,約占當年城區建筑垃圾產生量的70%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建阳市| 灌云县| 方山县| 棋牌| 福州市| 分宜县| 南江县| 循化| 库车县| 基隆市| 西盟| 教育| 黔西| 读书| 周宁县| 白银市| 屯门区| 斗六市| 高陵县| 尼玛县| 珠海市| 南乐县| 寿光市| 甘南县| 怀柔区| 鹤庆县| 桃源县| 浦江县| 鹿泉市| 清水县| 厦门市| 宕昌县| 东至县| 汽车| 峨眉山市| 中方县| 阿巴嘎旗| 西吉县| 石台县|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