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號線今年10月正式開通 追蹤
城南天府大道,世紀城對面,一棟7層建筑正在貼立面墻磚。建筑很有特色,最高兩層外表有點像“水立方”玻璃幕墻,底下五層是深紅色大理石立面,兩者長寬不一,呈平面“十字”交叉。這就是成都地鐵的“大腦”———OCC(控制中心)大樓,將負責地鐵1、2、4號線的運行、應急保障。
100年使用年限 能防恐怖襲擊
“由于是重要建筑,混凝土標號、鋼筋都要比普通建筑要高、要多,其使用年限達100年,而且還能防恐怖襲擊。內裝飾上,使用材料防火最高級別,基本不用木材。”負責大樓機電、裝修的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楊青峰介紹說,頂層“水立方”已經完成外墻,底下五層外立面只剩下最后一點區域。“工期緊張,3月底要完工,大家正在加班加點地干。”
走在已經鋪好地磚的樓道里,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寬闊大廳出現在記者眼里———這就是OCC大樓的核心。大廳分兩部分,一半是控制室。另一半分為上下兩層,下面是房間,上面是一個透明玻璃通道,供來賓參觀。
40米大屏幕 監控地鐵運行
“那是什么?”記者看到大廳一側豎立起由鋼架支撐起的網架問道。“這里以后是一片屏幕墻,由三個大顯示屏組成,每個顯示屏長13米,高3.1米。”據介紹,屏幕墻會被分為數十個小屏幕,每個都顯示地鐵列車、車站運營狀況,而屏幕前就是復雜的操作臺,地鐵多久發車、多久到站、出現突發情況應急處理都由操作臺完成。
OCC大樓的2至5樓有各種設備,走在還在裝修的樓道里,地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鋼管、線纜。據稱,僅機電、裝修的施工圖紙就有厚厚一摞,工人們細致地按圖施工,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光我們機電安裝和裝修就用了15萬米長的電線和電纜,信號系統使用線纜要更多。”楊青峰笑著說。
由于春節臨近,部分工人開始回家,為保證工期,楊青峰和同事們想方設法從其他工地調人來,實際上現在工人數量比平時都要多50%。“10月通車,我們一定要交出讓所有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