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協會騷擾、名目繁多的評比潛規則、不干正事只管揩油,這些都是在行業協會發展過程中曾經引發國內輿論追討的事件,然而,并非所有協會都對上述違規行為趨之若鶩。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成立伊始,就以準確的角色定位、全新的服務理念、豐富的專業技能、嚴格的內部管理贏得了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和會員企業的廣泛贊譽,在河南省建筑行業眾多協會中脫穎而出。2008年3月在河南省建設工作會議上,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被省建設廳授予“先進協會”榮譽稱號。該協會秘書長候常增說:“這一切,與協會積極開展雙向服務活動、強化行業自律、加強自身建設,堅持走‘自治之路’是分不開的。”
落實政府決策
推進制度創新
對于行業協會來說,為政府服務,不僅要竭盡全力做好主管部門授權和委托的工作,而且還要當好落實政府部門相關政策、決策的“助推器”。
2005年6月,協會成立之初,政府主管部門就明確提出,要用3年~4年時間,在全省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監管制度體系,并將這副沉甸甸的擔子壓在了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的肩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4年來,該協會從調查研究入手,先后13次組織招投標方面的專家、學者或到國外學習取經;或選擇國內有行業發展特色的地市進行實地考察,問計于民,從多方面了解國內外招投標發展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謀求推進制度創新的辦法和良策。
4年來,該協會按照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發展實際,先后完成了28個行業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技術規范和行為準則的起草、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工作。經政府主管部門審定,目前已有26個管理辦法和制度印發全省行業主管部門及企業執行。這些文件和制度,內容涉及到了評標專家管理、不良行為記錄與公示管理、有形建筑市場交易規則、建設市場信用管理、招標代理管理等,使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監管在當地開始有章可循。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政府部門分憂解難是協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協會只有牢牢抓住以服務為中心這個主題,才能在推動招投標事業科學發展中找準位置、體現價值、有所作為。”協會副會長郭天增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河南省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70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0%,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在全國的名次由2003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9位。在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無不凝聚著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投標協會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規范市場秩序
服務會員企業
加強對會員企業培訓,建立和完善招投標舉報投訴受理機制是協會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服務會員企業、凈化招投標市場環境的一條重要途徑。
2006年以來,該協會先后組織了78期培訓班,9800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和評標專家接受了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并經過嚴格考試獲得了持證上崗資格。
為解決培訓教材問題,該協會不等不靠,自己動手。先后聘請15名專家,歷時一年多,編寫出30多萬字的《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從業人員培訓教材》和15萬字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合同示范文本講解演示提綱》,編印了20萬字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法律文件匯編》等,為開展專業培訓提供了教材保障。
針對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該協會為彌補專業缺項、減少培訓成本,采取借用外力、內外聯動的辦法,從北京、鄭州等地聘請了15名資深專家,組成高層次的師資隊伍。在講解專業知識、傳授技術規范和操作程序的同時,協會還結合近年來在全國開展的反商業賄賂活動,請河南省反貪局的專家介紹招投標交易活動中職務犯罪的特點、危害、原因及防治對策,使參訓人員深受教育和啟發。
在培訓評標專家時,采取協會組織、分片聯合、統一實施的辦法,解決了專家數量多、不易集中的問題。截至目前,協會已對全省62個專業門類中的6400余名評標專家全部進行了培訓,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則采用分期分批的辦法,統籌兼顧,量力而行,既不影響招標代理機構承攬業務,又調動了從業人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目前,全省3400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的有3200名,占從業人員總數的94%,獲得上崗資格證書的有3098名,合格率達91%。
提高服務會員企業層次,最重要的是認真對待企業的訴求,公平公正地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據統計,4年來經該協會調查處理的企業投訴舉報案件179件。在這些案件中,依據該協會調查建議,先后有18家企業招標代理資質被取消,12個違規評標項目被廢標,32家企業在投標中弄虛作假被處罰或通報批評,嚴厲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了招投標市場秩序,依法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該協會評標技術鑒定委員會主任于耕兵認為,協會只有圍繞會員企業的需求和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工作,多為會員企業辦實事、辦好事,才能增強協會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在政府部門與行業、企業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加強組織建設
優化服務功能
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努力把協會建設成為政府主管部門名副其實的“智囊團”,會員企業的“娘家”,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協會的作用,凸顯協會的磁場效應。
據了解,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已擁有226家會員單位,350名會員個人,基本覆蓋了全省整個建筑行業。面對這么龐大的服務對象,如果沒有完善的組織體系、嚴格的內部管理、豐富的專業技能,要把“雙向服務”的目標落到實處是難以想象的。
“我們協會自成立就真正做到了政、會分家。”協會副會長郭天增自豪地說。在協會中,沒有一名現職公務員兼任領導職務;真正做到了人員分離、機構分設、職能分開、財務獨立。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要讓協會硬起來,真心實意地代表行業、代表企業。
背后沒有政府部門的模糊背景,完全靠自己走出一條自治之路。協會成立后,立規在先,端在斯舉。很快建立健全了學習教育、民主決策、調查研究、辦公會議、財務管理、公文處理、工作考勤、責任追究等8項制度,依據工作范圍和內容,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真正實現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促進了內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為完善組織體系,優化服務功能,經有關部門批準,該協會及時成立了行業發展、評標專家、評標技術鑒定、工程擔保、合同履約、信用管理、專業培訓等7個專業委員會和機構,并對每個專業委員會的職責進行了量化細化,建立了嚴格的考評考核機制,使協會的工作分工更明確、責任更具體、重點更突出、管理更規范,從而保證了協會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為優化服務手段,完善服務功能,暢通信息渠道,推行政務公開,協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以建設工程招投標為主題的專業網站。該網站開設了政策法規、建設動態、項目信息、業務指南、采購信息、公示公告、查詢中心、會員之家等9個欄目。網站運行4年多來,日平均點擊率突破千次。一些會員企業瀏覽協會網站后,由衷地贊嘆:有了自己的網站,今后查詢信息方便多了。
落實政府決策
推進制度創新
對于行業協會來說,為政府服務,不僅要竭盡全力做好主管部門授權和委托的工作,而且還要當好落實政府部門相關政策、決策的“助推器”。
2005年6月,協會成立之初,政府主管部門就明確提出,要用3年~4年時間,在全省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監管制度體系,并將這副沉甸甸的擔子壓在了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的肩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4年來,該協會從調查研究入手,先后13次組織招投標方面的專家、學者或到國外學習取經;或選擇國內有行業發展特色的地市進行實地考察,問計于民,從多方面了解國內外招投標發展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謀求推進制度創新的辦法和良策。
4年來,該協會按照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發展實際,先后完成了28個行業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技術規范和行為準則的起草、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工作。經政府主管部門審定,目前已有26個管理辦法和制度印發全省行業主管部門及企業執行。這些文件和制度,內容涉及到了評標專家管理、不良行為記錄與公示管理、有形建筑市場交易規則、建設市場信用管理、招標代理管理等,使有形建筑市場和招投標監管在當地開始有章可循。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政府部門分憂解難是協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協會只有牢牢抓住以服務為中心這個主題,才能在推動招投標事業科學發展中找準位置、體現價值、有所作為。”協會副會長郭天增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河南省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70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0%,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在全國的名次由2003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9位。在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無不凝聚著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投標協會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規范市場秩序
服務會員企業
加強對會員企業培訓,建立和完善招投標舉報投訴受理機制是協會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服務會員企業、凈化招投標市場環境的一條重要途徑。
2006年以來,該協會先后組織了78期培訓班,9800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和評標專家接受了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并經過嚴格考試獲得了持證上崗資格。
為解決培訓教材問題,該協會不等不靠,自己動手。先后聘請15名專家,歷時一年多,編寫出30多萬字的《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從業人員培訓教材》和15萬字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合同示范文本講解演示提綱》,編印了20萬字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法律文件匯編》等,為開展專業培訓提供了教材保障。
針對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該協會為彌補專業缺項、減少培訓成本,采取借用外力、內外聯動的辦法,從北京、鄭州等地聘請了15名資深專家,組成高層次的師資隊伍。在講解專業知識、傳授技術規范和操作程序的同時,協會還結合近年來在全國開展的反商業賄賂活動,請河南省反貪局的專家介紹招投標交易活動中職務犯罪的特點、危害、原因及防治對策,使參訓人員深受教育和啟發。
在培訓評標專家時,采取協會組織、分片聯合、統一實施的辦法,解決了專家數量多、不易集中的問題。截至目前,協會已對全省62個專業門類中的6400余名評標專家全部進行了培訓,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則采用分期分批的辦法,統籌兼顧,量力而行,既不影響招標代理機構承攬業務,又調動了從業人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目前,全省3400名招標代理從業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的有3200名,占從業人員總數的94%,獲得上崗資格證書的有3098名,合格率達91%。
提高服務會員企業層次,最重要的是認真對待企業的訴求,公平公正地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據統計,4年來經該協會調查處理的企業投訴舉報案件179件。在這些案件中,依據該協會調查建議,先后有18家企業招標代理資質被取消,12個違規評標項目被廢標,32家企業在投標中弄虛作假被處罰或通報批評,嚴厲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了招投標市場秩序,依法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該協會評標技術鑒定委員會主任于耕兵認為,協會只有圍繞會員企業的需求和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工作,多為會員企業辦實事、辦好事,才能增強協會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在政府部門與行業、企業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加強組織建設
優化服務功能
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努力把協會建設成為政府主管部門名副其實的“智囊團”,會員企業的“娘家”,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協會的作用,凸顯協會的磁場效應。
據了解,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會已擁有226家會員單位,350名會員個人,基本覆蓋了全省整個建筑行業。面對這么龐大的服務對象,如果沒有完善的組織體系、嚴格的內部管理、豐富的專業技能,要把“雙向服務”的目標落到實處是難以想象的。
“我們協會自成立就真正做到了政、會分家。”協會副會長郭天增自豪地說。在協會中,沒有一名現職公務員兼任領導職務;真正做到了人員分離、機構分設、職能分開、財務獨立。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要讓協會硬起來,真心實意地代表行業、代表企業。
背后沒有政府部門的模糊背景,完全靠自己走出一條自治之路。協會成立后,立規在先,端在斯舉。很快建立健全了學習教育、民主決策、調查研究、辦公會議、財務管理、公文處理、工作考勤、責任追究等8項制度,依據工作范圍和內容,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真正實現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促進了內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為完善組織體系,優化服務功能,經有關部門批準,該協會及時成立了行業發展、評標專家、評標技術鑒定、工程擔保、合同履約、信用管理、專業培訓等7個專業委員會和機構,并對每個專業委員會的職責進行了量化細化,建立了嚴格的考評考核機制,使協會的工作分工更明確、責任更具體、重點更突出、管理更規范,從而保證了協會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為優化服務手段,完善服務功能,暢通信息渠道,推行政務公開,協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以建設工程招投標為主題的專業網站。該網站開設了政策法規、建設動態、項目信息、業務指南、采購信息、公示公告、查詢中心、會員之家等9個欄目。網站運行4年多來,日平均點擊率突破千次。一些會員企業瀏覽協會網站后,由衷地贊嘆:有了自己的網站,今后查詢信息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