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8日),隨著省委書記徐光春“我宣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開工!”的開工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建設拉開大幕。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致辭,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講話。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總投資135億元,將每年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42個百分點,每年創造就業機會近萬個,竣工通水后將基本解決鄭州市缺水現狀。
據介紹,昨天在省會鄭州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是黃河南規模建設的首開工程,起點位于長葛與新鄭交界的新鄭市觀音寺鎮英李村,終點位于穿黃工程隧洞出口,途經新鄭、中牟、管城、二七、中原、高新、滎陽等7個縣(市,區),全長128.94公里,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長的1/10,占河南境內總干渠長度的1/5。
鄭州段建設沿線共布置各類交叉建筑物179座,工程總投資135億元。建成后,鄭州段總干渠水面寬約60米,水深7.0米,兩岸防護林帶寬4~8米,總占地平均寬約140米。鄭州段工程總占地面積約為5.5萬畝,其中永久占地4.3萬畝,臨時占地1.2萬畝。
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主要為城鎮用水,分配鄭州市水量5.17億立方米。規劃建設中線一期工程與城市水廠連接的配套工程把南水北調水輸送到城市水廠,將進一步優化鄭州市的用水結構,使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環境用水之間的關系趨于良性。
目前,鄭州市供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黃河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及全國水平的十分之一。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年為鄭州市增加5億立方米水,且為二類優質水,將極大地緩解鄭州市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居民飲水質量,同時將有效地解決非農業生產與農業生產、城市與鄉村的爭水矛盾。
據介紹,南水北調在鄭州段的投資每年可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42個百分點。初步估算,該工程鄭州段共需開挖土石方11000萬立方米,回填1710萬立方米,混凝土513萬立方米,鋼筋及角鋼17.2萬噸,還為河南建材生產企業和冶金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將帶動以交通運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此外,工程在建設期間每年將為鄭州增加近萬個就業機會。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后,將在鄭州市境內形成一道縱貫南北的綠色生態屏障,對沿線的生態環境、局部氣候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使鄭州由南到北增加了一條“清水走廊”、“綠色長廊”,形成我省新的旅游熱點,成為我省旅游產業新的增長點。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總投資135億元,將每年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42個百分點,每年創造就業機會近萬個,竣工通水后將基本解決鄭州市缺水現狀。
據介紹,昨天在省會鄭州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段是黃河南規模建設的首開工程,起點位于長葛與新鄭交界的新鄭市觀音寺鎮英李村,終點位于穿黃工程隧洞出口,途經新鄭、中牟、管城、二七、中原、高新、滎陽等7個縣(市,區),全長128.94公里,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長的1/10,占河南境內總干渠長度的1/5。
鄭州段建設沿線共布置各類交叉建筑物179座,工程總投資135億元。建成后,鄭州段總干渠水面寬約60米,水深7.0米,兩岸防護林帶寬4~8米,總占地平均寬約140米。鄭州段工程總占地面積約為5.5萬畝,其中永久占地4.3萬畝,臨時占地1.2萬畝。
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主要為城鎮用水,分配鄭州市水量5.17億立方米。規劃建設中線一期工程與城市水廠連接的配套工程把南水北調水輸送到城市水廠,將進一步優化鄭州市的用水結構,使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環境用水之間的關系趨于良性。
目前,鄭州市供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黃河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及全國水平的十分之一。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年為鄭州市增加5億立方米水,且為二類優質水,將極大地緩解鄭州市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居民飲水質量,同時將有效地解決非農業生產與農業生產、城市與鄉村的爭水矛盾。
據介紹,南水北調在鄭州段的投資每年可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42個百分點。初步估算,該工程鄭州段共需開挖土石方11000萬立方米,回填1710萬立方米,混凝土513萬立方米,鋼筋及角鋼17.2萬噸,還為河南建材生產企業和冶金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將帶動以交通運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此外,工程在建設期間每年將為鄭州增加近萬個就業機會。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后,將在鄭州市境內形成一道縱貫南北的綠色生態屏障,對沿線的生態環境、局部氣候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使鄭州由南到北增加了一條“清水走廊”、“綠色長廊”,形成我省新的旅游熱點,成為我省旅游產業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