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2009年行動計劃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實現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切實將推動節能減排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結構優化、技術進步、機制創新、項目推進等綜合措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節能環保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確保完成節能減排年度目標。
2009年,要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下降4%、單位GDP水耗下降5%、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3%。
二、完善六大機制
(一)政策引導機制。通過健全法規政策,運用財稅、信貸、價格等經濟杠桿,引導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修訂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實施辦法,做好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的相關工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方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1億元;研究制定節能獎勵暫行辦法、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管理辦法和開發區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支持辦法等政策。探索建立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增值稅轉型政策,鼓勵企業購置節能環保設備;落實“綠色信貸”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投入。
扎實做好資源價格改革工作,積極建立以節水和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用水效率、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繼續推進熱計量試點價格工作,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按照國家電價、氣價、油價改革工作安排,認真做好電價、氣價、油價等的價格調整工作。
?。ǘ┰u價考核機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發揮目標評價價值導向作用。繼續開展區縣及部分重點用能企業的年度節能目標考核工作;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制,探索開展評價考核工作,建立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分工配合、相互協調的公共機構管理體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逐步完善節能管理;加強對交通節能的監管,將交通節能指標納入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的范圍。健全完善環境保護目標考核體制。把環境質量、污染減排情況、環境群體性事件防范處置情況等納入考核體系,并定期公布,推動各區縣、市有關部門環保任務的落實。
?。ㄈ┍O督監測機制。加強節能環保監督執法,完善能耗和重點污染源監測平臺,督促落實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和約束性規定。加強節能監察執法,盡快建立區縣節能監察執法隊伍,對150家公共建筑、650家重點用能單位及100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的室內空調溫度、國家明令淘汰用能設備、節能管理制度等進行監察。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噪聲污染擾民、垃圾填埋場污染等問題;加強重點存量污染源在線檢測,嚴格建設項目“三同時”過程監管,控制污染“增量”。
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能源普查工作,開展部分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情況審計調查,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統計監測;對260家公共建筑室內溫度和3800臺主要用能設備實施節能監測;完善政府機構用能在線監測平臺,推進公共機構用能在線監測平臺建設;擴大重點用能單位在線監測平臺范圍,實現對年耗能1萬噸至2萬噸標煤重點企業的在線監測;加強部門能源統計信息資源整合,初步建成全市統一、信息共享的能源統計監測平臺。
?。ㄋ模藴蕼嗜霗C制。針對各類應用對象,細分領域,嚴格規范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提高產業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環評、能評制度,控制污染物和能耗源頭增長;繼續開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綜合平衡測試工作;研究制定市級行政單位能耗定額標準;完善建筑能耗信息公示制度;試行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編制混凝土攪拌站和構件廠布局發展規劃,發布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研究制定鍋爐節能監管工作規范和能效測試規范。
?。ㄎ澹┦袌龇諜C制。通過培育節能減排市場服務機構,引導節能服務產業規范發展。出臺合同能源管理資金支持辦法,支持用能單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研究搭建電力需求側管理項目融資平臺,引導大型用電設備實施合同能源標準化管理;發揮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等專業行業協會作用,搭建中介服務平臺,推薦一批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并開展第三方節能量審核等服務;充分發揮北京環境交易所作用,開展環保和排污、排放的技術交易,探索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為主的排污權交易,建立以市場為手段的生態環境長效合作機制;開展北京節能環保技術展示交易中心前期工作。
(六)宣傳動員機制。健全展覽會、高層論壇、主題活動、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節能減排宣傳動員體系,提高社會節能環保意識。繼續辦好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增強展會品牌和影響力;繼續打造“節能警察”、“節能醫生”、“節能管家”、“節能小天使”、“節能大篷車”等系列品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少開一天車”、“汽車節能環保駕駛”和“綠色北京,限塑活動”等;提高能效標識社會認知度,引導消費者選購節能型產品;對重點用能單位開展有關節能的政策法規、標準、計量、統計、能源審計等內容的培訓。
三、深化實施十大工程
?。ㄒ唬┊a業結構調整工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建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淘汰退出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
優先發展一批服務主導型、創新驅動型和生態友好型的綠色產業。繼續推進六大功能區、金融后臺服務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循環經濟園區等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國家重大項目對接,促進蛋白質設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奔馳與福田合資重卡、康明斯發動機、汽車研究總院、三一重工、燕化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推進中國移動北京生產基地、微軟研發中心建設。
加快淘汰退出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業。重點抓好40家“三高”企業退出,淘汰年產能20萬噸以下的水泥生產企業,關閉所有石灰生產企業和不符合《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采石生產企業,淘汰全市污染嚴重的生產稀釋劑、涂料、油墨、黏合劑等小型化工企業和鑄造沖天爐、單段煤氣發生爐等生產工藝及設備。
(二)新技術推廣工程。制訂2009年節能減排技術推廣計劃,通過項目推進方式,繼續大力推廣新技術。
推廣一批成熟技術。推進100臺以上鍋爐氣候補償、水力平衡、煙氣余熱回收等供暖系統節能改造工程;在餐飲街、高校集中區、大型度假培訓中心等餐廚垃圾產生集中的地區,利用生化處理技術積極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力爭新增熱泵供暖面積500萬平方米;在郊區實施分別惠及1萬戶的“綠色燃氣”和“陽光浴室”工程,新建1000個設施農業大棚的綠色生物質燃料供暖,試點實施“送氣下鄉”工程;引導支持企業設立節能產品超市,加大民用節油節電節氣節水產品推廣力度。
實施一批示范項目。繼續擴大陽光校園建設,在保障性住房示范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繼續加快推廣高溫空氣燃燒技術,擴大采用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的鍋爐供暖面積;繼續推進熱電冷三聯供技術的應用;實施北京水泥廠水泥窯處置污泥項目;投用1000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節能環保汽車開展示范運營。
研究一批先進技術。繼續開展生物質廢物資源化重大裝備、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礦山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北京森林碳匯與城市碳排放等關鍵技術研究。
?。ㄈ┕腆w廢棄物處置工程。加快建設一批垃圾處理設施,重點推進垃圾焚燒設施和區縣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完成安定填埋場二期、西田陽垃圾填埋場二期、高安屯餐廚垃圾處理廠的建設。推進阿蘇衛、六里屯、南宮3座生活垃圾焚燒廠,高安屯綜合處理廠,六里屯、東小口兩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南口鎮和高安屯建筑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完成順義、密云等區縣填埋場滲瀝液處理設施改造工程。加快通州梁家務等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前期工作,推進朝陽和通州2座大型垃圾轉運站建設。
?。ㄋ模┐髿馕廴局卫砉こ獭UJ真實施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努力突破大氣污染防治瓶頸,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全面完成城市核心區內文物保護區平房采暖小煤爐改用清潔能源工程,啟動中心城區20噸以上大型燃煤鍋爐房實施清潔能源改造及能力擴建,解決中心城區熱源能力極度匱乏和環境問題;推進10個新城集中供熱工程;繼續開展城鄉結合部地區原煤散燒替代工作;全部淘汰或更新本市黨政機關、保障城市運行的黃標車;支持相關企業建立符合綠色環保標準要求的貨物運輸“綠色車隊”;開展以推行“綠色施工”為主的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實施嚴格的《綠色施工標準》,協調加快混凝土攪拌站的治理、整合和達標生產。
?。ㄎ澹┧廴局卫砗退Y源節約工程。穩步推進北苑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市區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4%。大力開發利用再生水,化解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兩大難題,實現污水變資源。加快清河二期、盧溝橋、豐臺河西等再生水廠及利用工程建設,利用現有河湖水系輸送、存儲和分配,同步滿足城市環境及沿線綠化等市政用水需求。重點實施永定河和溫榆河“兩帶”等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年利用再生水6.5億立方米,實施非生活用水再生水、雨水替代工程,擴大再生水澆灌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推進六環路以內建筑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來水,推進市屬公園透水磚鋪裝等雨洪利用工程。
?。┙ㄖ澞芄こ?。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制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明確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完成30家市級機關辦公用房節能改造;開展市級公共機構網絡機房等耗能重點部位用能情況調查診斷,對具備條件的進行節能改造;支持引導部分市屬醫院和行政單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選取一家市級政府機構和一家市屬科普文化場館試點建設節能示范樓。
繼續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組織對20萬平方米城鎮住宅和252萬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圍護結構進行節能改造。繼續開展農村抗震節能型住宅建設試點工作,引導農民建造節能抗震型新民居2000戶以上。支持引導部分商場超市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
?。ㄆ撸┕I和交通節能工程。推進166家重點用能單位的700臺低效電機和400臺變壓器更換改造工作;制定北京地區能效電廠推廣政策,實施能效電廠項目。
繼續推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將綜合覆蓋率由30%提高到45%。從2009年起,報廢更新老舊公交車優先采用清潔燃料或新能源汽車。推行泊車熄火等行為節油措施,并對公交、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用車試點安裝節油裝置。
?。ò耍┚G色照明工程。繼續大力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在四個以上區縣推廣1000萬只以上高效光源,城八區基本實現綠色照明,并在全市市級公共機構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在道路照明和夜景景觀照明等城市照明領域推廣使用LED等高效照明產品,選取4條城區市政道路和1個公園示范應用。
?。ň牛┭h經濟示范工程。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出臺推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完成全市范圍內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申報及評審工作;努力培育1至2個試點區縣、2至3個試點城鎮、3至5個試點園區、10至15個試點企業,使其成為建設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的帶動力量。結合發布生態工業園建設指導意見,開展第二批生態工業園試點,擴大試點范圍,提高開發區生態化水平。完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工作,重點扶持廢舊家電、廢塑料、廢舊輪胎等領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組織重點污染源監控企業及重點用能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支持3至5個中高費清潔生產項目。
?。ㄊ┥鷳B環境建設工程。加快實施一批提升生態功能的環境建設項目。啟動實施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和森林保護合作項目,支持河北省懷來、赤城、豐寧、灤平4縣營造生態水源保護林8萬畝;繼續推進京津風沙源60萬畝治理工程,平原治沙6.5萬畝,關停廢棄礦山植被恢復3萬畝;逐步啟動通州、密云、延慶等11個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利用代征綠地推進城市生態休閑公園建設;開展一道1000畝、二道3萬畝綠化隔離地區建設,新建10處萬畝郊野公園;實施五環路以內露天停車場綠化的試點工作。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實現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切實將推動節能減排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結構優化、技術進步、機制創新、項目推進等綜合措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節能環保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確保完成節能減排年度目標。
2009年,要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下降4%、單位GDP水耗下降5%、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3%。
二、完善六大機制
(一)政策引導機制。通過健全法規政策,運用財稅、信貸、價格等經濟杠桿,引導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修訂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實施辦法,做好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的相關工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方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1億元;研究制定節能獎勵暫行辦法、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管理辦法和開發區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支持辦法等政策。探索建立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增值稅轉型政策,鼓勵企業購置節能環保設備;落實“綠色信貸”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投入。
扎實做好資源價格改革工作,積極建立以節水和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用水效率、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繼續推進熱計量試點價格工作,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按照國家電價、氣價、油價改革工作安排,認真做好電價、氣價、油價等的價格調整工作。
?。ǘ┰u價考核機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發揮目標評價價值導向作用。繼續開展區縣及部分重點用能企業的年度節能目標考核工作;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制,探索開展評價考核工作,建立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分工配合、相互協調的公共機構管理體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逐步完善節能管理;加強對交通節能的監管,將交通節能指標納入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的范圍。健全完善環境保護目標考核體制。把環境質量、污染減排情況、環境群體性事件防范處置情況等納入考核體系,并定期公布,推動各區縣、市有關部門環保任務的落實。
?。ㄈ┍O督監測機制。加強節能環保監督執法,完善能耗和重點污染源監測平臺,督促落實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和約束性規定。加強節能監察執法,盡快建立區縣節能監察執法隊伍,對150家公共建筑、650家重點用能單位及100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的室內空調溫度、國家明令淘汰用能設備、節能管理制度等進行監察。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噪聲污染擾民、垃圾填埋場污染等問題;加強重點存量污染源在線檢測,嚴格建設項目“三同時”過程監管,控制污染“增量”。
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能源普查工作,開展部分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情況審計調查,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統計監測;對260家公共建筑室內溫度和3800臺主要用能設備實施節能監測;完善政府機構用能在線監測平臺,推進公共機構用能在線監測平臺建設;擴大重點用能單位在線監測平臺范圍,實現對年耗能1萬噸至2萬噸標煤重點企業的在線監測;加強部門能源統計信息資源整合,初步建成全市統一、信息共享的能源統計監測平臺。
?。ㄋ模藴蕼嗜霗C制。針對各類應用對象,細分領域,嚴格規范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提高產業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環評、能評制度,控制污染物和能耗源頭增長;繼續開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綜合平衡測試工作;研究制定市級行政單位能耗定額標準;完善建筑能耗信息公示制度;試行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編制混凝土攪拌站和構件廠布局發展規劃,發布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研究制定鍋爐節能監管工作規范和能效測試規范。
?。ㄎ澹┦袌龇諜C制。通過培育節能減排市場服務機構,引導節能服務產業規范發展。出臺合同能源管理資金支持辦法,支持用能單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研究搭建電力需求側管理項目融資平臺,引導大型用電設備實施合同能源標準化管理;發揮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等專業行業協會作用,搭建中介服務平臺,推薦一批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并開展第三方節能量審核等服務;充分發揮北京環境交易所作用,開展環保和排污、排放的技術交易,探索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為主的排污權交易,建立以市場為手段的生態環境長效合作機制;開展北京節能環保技術展示交易中心前期工作。
(六)宣傳動員機制。健全展覽會、高層論壇、主題活動、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節能減排宣傳動員體系,提高社會節能環保意識。繼續辦好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增強展會品牌和影響力;繼續打造“節能警察”、“節能醫生”、“節能管家”、“節能小天使”、“節能大篷車”等系列品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少開一天車”、“汽車節能環保駕駛”和“綠色北京,限塑活動”等;提高能效標識社會認知度,引導消費者選購節能型產品;對重點用能單位開展有關節能的政策法規、標準、計量、統計、能源審計等內容的培訓。
三、深化實施十大工程
?。ㄒ唬┊a業結構調整工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建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淘汰退出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
優先發展一批服務主導型、創新驅動型和生態友好型的綠色產業。繼續推進六大功能區、金融后臺服務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循環經濟園區等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國家重大項目對接,促進蛋白質設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奔馳與福田合資重卡、康明斯發動機、汽車研究總院、三一重工、燕化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推進中國移動北京生產基地、微軟研發中心建設。
加快淘汰退出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業。重點抓好40家“三高”企業退出,淘汰年產能20萬噸以下的水泥生產企業,關閉所有石灰生產企業和不符合《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采石生產企業,淘汰全市污染嚴重的生產稀釋劑、涂料、油墨、黏合劑等小型化工企業和鑄造沖天爐、單段煤氣發生爐等生產工藝及設備。
(二)新技術推廣工程。制訂2009年節能減排技術推廣計劃,通過項目推進方式,繼續大力推廣新技術。
推廣一批成熟技術。推進100臺以上鍋爐氣候補償、水力平衡、煙氣余熱回收等供暖系統節能改造工程;在餐飲街、高校集中區、大型度假培訓中心等餐廚垃圾產生集中的地區,利用生化處理技術積極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力爭新增熱泵供暖面積500萬平方米;在郊區實施分別惠及1萬戶的“綠色燃氣”和“陽光浴室”工程,新建1000個設施農業大棚的綠色生物質燃料供暖,試點實施“送氣下鄉”工程;引導支持企業設立節能產品超市,加大民用節油節電節氣節水產品推廣力度。
實施一批示范項目。繼續擴大陽光校園建設,在保障性住房示范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繼續加快推廣高溫空氣燃燒技術,擴大采用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的鍋爐供暖面積;繼續推進熱電冷三聯供技術的應用;實施北京水泥廠水泥窯處置污泥項目;投用1000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節能環保汽車開展示范運營。
研究一批先進技術。繼續開展生物質廢物資源化重大裝備、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礦山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北京森林碳匯與城市碳排放等關鍵技術研究。
?。ㄈ┕腆w廢棄物處置工程。加快建設一批垃圾處理設施,重點推進垃圾焚燒設施和區縣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完成安定填埋場二期、西田陽垃圾填埋場二期、高安屯餐廚垃圾處理廠的建設。推進阿蘇衛、六里屯、南宮3座生活垃圾焚燒廠,高安屯綜合處理廠,六里屯、東小口兩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南口鎮和高安屯建筑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完成順義、密云等區縣填埋場滲瀝液處理設施改造工程。加快通州梁家務等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前期工作,推進朝陽和通州2座大型垃圾轉運站建設。
?。ㄋ模┐髿馕廴局卫砉こ獭UJ真實施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努力突破大氣污染防治瓶頸,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全面完成城市核心區內文物保護區平房采暖小煤爐改用清潔能源工程,啟動中心城區20噸以上大型燃煤鍋爐房實施清潔能源改造及能力擴建,解決中心城區熱源能力極度匱乏和環境問題;推進10個新城集中供熱工程;繼續開展城鄉結合部地區原煤散燒替代工作;全部淘汰或更新本市黨政機關、保障城市運行的黃標車;支持相關企業建立符合綠色環保標準要求的貨物運輸“綠色車隊”;開展以推行“綠色施工”為主的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實施嚴格的《綠色施工標準》,協調加快混凝土攪拌站的治理、整合和達標生產。
?。ㄎ澹┧廴局卫砗退Y源節約工程。穩步推進北苑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市區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4%。大力開發利用再生水,化解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兩大難題,實現污水變資源。加快清河二期、盧溝橋、豐臺河西等再生水廠及利用工程建設,利用現有河湖水系輸送、存儲和分配,同步滿足城市環境及沿線綠化等市政用水需求。重點實施永定河和溫榆河“兩帶”等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年利用再生水6.5億立方米,實施非生活用水再生水、雨水替代工程,擴大再生水澆灌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推進六環路以內建筑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來水,推進市屬公園透水磚鋪裝等雨洪利用工程。
?。┙ㄖ澞芄こ?。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制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明確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完成30家市級機關辦公用房節能改造;開展市級公共機構網絡機房等耗能重點部位用能情況調查診斷,對具備條件的進行節能改造;支持引導部分市屬醫院和行政單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選取一家市級政府機構和一家市屬科普文化場館試點建設節能示范樓。
繼續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組織對20萬平方米城鎮住宅和252萬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圍護結構進行節能改造。繼續開展農村抗震節能型住宅建設試點工作,引導農民建造節能抗震型新民居2000戶以上。支持引導部分商場超市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
?。ㄆ撸┕I和交通節能工程。推進166家重點用能單位的700臺低效電機和400臺變壓器更換改造工作;制定北京地區能效電廠推廣政策,實施能效電廠項目。
繼續推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將綜合覆蓋率由30%提高到45%。從2009年起,報廢更新老舊公交車優先采用清潔燃料或新能源汽車。推行泊車熄火等行為節油措施,并對公交、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用車試點安裝節油裝置。
?。ò耍┚G色照明工程。繼續大力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在四個以上區縣推廣1000萬只以上高效光源,城八區基本實現綠色照明,并在全市市級公共機構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在道路照明和夜景景觀照明等城市照明領域推廣使用LED等高效照明產品,選取4條城區市政道路和1個公園示范應用。
?。ň牛┭h經濟示范工程。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出臺推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完成全市范圍內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申報及評審工作;努力培育1至2個試點區縣、2至3個試點城鎮、3至5個試點園區、10至15個試點企業,使其成為建設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的帶動力量。結合發布生態工業園建設指導意見,開展第二批生態工業園試點,擴大試點范圍,提高開發區生態化水平。完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工作,重點扶持廢舊家電、廢塑料、廢舊輪胎等領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組織重點污染源監控企業及重點用能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支持3至5個中高費清潔生產項目。
?。ㄊ┥鷳B環境建設工程。加快實施一批提升生態功能的環境建設項目。啟動實施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和森林保護合作項目,支持河北省懷來、赤城、豐寧、灤平4縣營造生態水源保護林8萬畝;繼續推進京津風沙源60萬畝治理工程,平原治沙6.5萬畝,關停廢棄礦山植被恢復3萬畝;逐步啟動通州、密云、延慶等11個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利用代征綠地推進城市生態休閑公園建設;開展一道1000畝、二道3萬畝綠化隔離地區建設,新建10處萬畝郊野公園;實施五環路以內露天停車場綠化的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