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52歲的巴南區民工黃德利鉆進一個約20米深的樁基井底干活。直至昨下午,他仍待在井底,但已不會動彈,凝成了一尊“泥塑”。
老黃整個身子裹滿混凝土漿,已凝固成塊,比石頭還硬。他的工友們,正用風鎬鉆頭打孔,努力將他從井底救出來:“希望他走得‘輕松’些”。
事發地位于經開區金渝大道某在建樓盤。現場有兩個樁基井,相距一米左右。出事時,老黃正在右側樁基井底除渣。“轟!”沒有任何征兆,左側樁基井的混凝土漿突然穿破井壁噴涌而入,將老黃包得嚴嚴實實。
知情人說,井底的混凝土足有3米厚。事發后,工友、施工方立即組織營救。令人費解的是,在這過程中無人報警。
老黃的妻弟余云忠說,事發不久,他就接到電話,說姐夫出事了。下午3時他趕到現場,看到工人仍在井底挖運混凝土。“當時,姐夫的頭還沒露出來。”
當天下午,一大撥親戚從老家趕來。施工方很“積極”,出面談賠償。經協商,賠償額定為42萬元,還立下字據,但有條件:不能報警,不能聲張。
談妥賠償后,工地的營救繼續進行。昨上午11時22分,一個匿名電話打到119:“有人掉進了基井!”鴛鴦消防中隊火速趕來,發現現場不見110民警、120急救車。
“什么時間出的事?為何沒打120?”消防指揮員問。施工方人員說“9點鐘”,不過接下來的話很雷人:“昨天9點鐘”。為何不報警?施工方解釋:“當時就沒救了,報警也沒用。”
此時的老黃上半身已剝離出來,但腰以下完全成了一尊“泥塑”。由于混凝土太硬,工友們必須用風鎬鉆打孔,施救相當緩慢。
接到消防部門的報警,警方、安監等部門陸續趕來。施工方迅速封鎖了現場,嚴防媒體記者進入。
據了解,該樓盤的施工單位是花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午1時,業主方代表稱,“這事他們(指施工方)連我們都沒通知。”
昨晚6時,工友們將老黃遺體取出。目前,當地建筑安監站正已介入事故調查,該工地也已全面停工。
老黃整個身子裹滿混凝土漿,已凝固成塊,比石頭還硬。他的工友們,正用風鎬鉆頭打孔,努力將他從井底救出來:“希望他走得‘輕松’些”。
事發地位于經開區金渝大道某在建樓盤。現場有兩個樁基井,相距一米左右。出事時,老黃正在右側樁基井底除渣。“轟!”沒有任何征兆,左側樁基井的混凝土漿突然穿破井壁噴涌而入,將老黃包得嚴嚴實實。
知情人說,井底的混凝土足有3米厚。事發后,工友、施工方立即組織營救。令人費解的是,在這過程中無人報警。
老黃的妻弟余云忠說,事發不久,他就接到電話,說姐夫出事了。下午3時他趕到現場,看到工人仍在井底挖運混凝土。“當時,姐夫的頭還沒露出來。”
當天下午,一大撥親戚從老家趕來。施工方很“積極”,出面談賠償。經協商,賠償額定為42萬元,還立下字據,但有條件:不能報警,不能聲張。
談妥賠償后,工地的營救繼續進行。昨上午11時22分,一個匿名電話打到119:“有人掉進了基井!”鴛鴦消防中隊火速趕來,發現現場不見110民警、120急救車。
“什么時間出的事?為何沒打120?”消防指揮員問。施工方人員說“9點鐘”,不過接下來的話很雷人:“昨天9點鐘”。為何不報警?施工方解釋:“當時就沒救了,報警也沒用。”
此時的老黃上半身已剝離出來,但腰以下完全成了一尊“泥塑”。由于混凝土太硬,工友們必須用風鎬鉆打孔,施救相當緩慢。
接到消防部門的報警,警方、安監等部門陸續趕來。施工方迅速封鎖了現場,嚴防媒體記者進入。
據了解,該樓盤的施工單位是花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午1時,業主方代表稱,“這事他們(指施工方)連我們都沒通知。”
昨晚6時,工友們將老黃遺體取出。目前,當地建筑安監站正已介入事故調查,該工地也已全面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