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奉賢大葉公路旁一片荒地內開進了一支施工隊。對方支起數座水泥塔,開始在此加工大型預制件……如此架勢讓附近居民看著直嘀咕:“澆注用的混凝土就靠2輛小卡車來回短駁,這樣造出來的高架或者橋梁靠譜嗎?”
工地白天少有人
這片荒地位于A2(滬蘆高速公路)大葉公路出口以東約2公里處,地處奉賢區奉城鎮頭橋地區。此處原本是一片工業園區,數千平方米的場地兩頭蓋著廠房,中央則是一片長滿雜草的荒地。今年4月初,一支施工隊浩浩蕩蕩地開了進來……記者在現場看到,6座高約20米的黃色水泥塔矗立在一旁,另一側1臺小型龍門吊下整齊地排列著七八座將近完工的水泥大型預制件,均為長約30米、寬約6米、高約3米的近似長方體,看上去與市區一些高架橋所用的橋梁類似。
由于工地內生人勿近,遠遠望去里面一片熱火朝天,只見兩輛2噸卡車在水泥塔與工地間來回短駁,轉運著一車車現制的混凝土,混凝土隨后便被澆注進的鋼筋架構內……據附近居民稱,工地大多在晚上開工,白天則很少見到有人。
資質工藝都存疑
記者在工地周邊轉了一圈,難覓任何施工單位的標識。據附近居民稱,施工隊進駐此地將近2個月間,當地的土地規劃、國土管理等部門曾多次上門。有知情者稱5日,還有檢查人員上門責令其停工。可往往檢查人員一來,工地立馬停工,待對方前腳剛走,他們又重新開工了。記者隨后向奉賢區奉城鎮政府求證,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未聽聞轄區內有這樣一個工地……由此看來,工地的施工資質令人生疑。
除此之外,施工工藝也讓人看得憂心忡忡:記者發現,工地上除了一臺龍門吊外,不見其他大型施工機械;澆注預制件用的混凝土,靠的是2輛小卡車來回短駁。工地人一名曾有過類似工作經驗的工人私下質疑,“按理說這種預制件都是混凝土澆注一次成型,現在這樣不會有問題嗎?”據記者了解,在這里澆注完一段30米長的預制件需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用上七八車的混凝土。
農民工匆忙上陣
就在暗訪接近尾聲時,一輛警車呼嘯著駛進工地。記者跟隨警察進入工地,一伙工人立馬圍了上來,“我們都是按他們教的造的,現在說質量不過關,不讓我們干了!”據其中一名工人說,他們三四十人來自四川綿陽,大約1個月前看到招工啟事,千里迢迢從老家而來。“我們以前沒干過這行,都是當初他們教我們怎么弄的。”農民工老陳說,他們中不少在老家還是務農的,根本不懂如何澆注混凝土,剛來時是按施工隊的要求,按部就班照著干的;第一座預制件完工時,也曾有過“返工”,但并沒有辭退他們;可眼看好幾座預制件現在都已將近完工,老板卻稱質量不過關,要辭退他們。雙方因此爭執不下,民警則在一旁調解。
由此看來,眼前的大型預制件均出自這群沒有相關經驗的農民工之手,雖不知這些大型預制件今后會被用至申城何處,但不免讓人為將來的高架或橋梁安全捏把汗。
工地白天少有人
這片荒地位于A2(滬蘆高速公路)大葉公路出口以東約2公里處,地處奉賢區奉城鎮頭橋地區。此處原本是一片工業園區,數千平方米的場地兩頭蓋著廠房,中央則是一片長滿雜草的荒地。今年4月初,一支施工隊浩浩蕩蕩地開了進來……記者在現場看到,6座高約20米的黃色水泥塔矗立在一旁,另一側1臺小型龍門吊下整齊地排列著七八座將近完工的水泥大型預制件,均為長約30米、寬約6米、高約3米的近似長方體,看上去與市區一些高架橋所用的橋梁類似。
由于工地內生人勿近,遠遠望去里面一片熱火朝天,只見兩輛2噸卡車在水泥塔與工地間來回短駁,轉運著一車車現制的混凝土,混凝土隨后便被澆注進的鋼筋架構內……據附近居民稱,工地大多在晚上開工,白天則很少見到有人。
資質工藝都存疑
記者在工地周邊轉了一圈,難覓任何施工單位的標識。據附近居民稱,施工隊進駐此地將近2個月間,當地的土地規劃、國土管理等部門曾多次上門。有知情者稱5日,還有檢查人員上門責令其停工。可往往檢查人員一來,工地立馬停工,待對方前腳剛走,他們又重新開工了。記者隨后向奉賢區奉城鎮政府求證,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未聽聞轄區內有這樣一個工地……由此看來,工地的施工資質令人生疑。
除此之外,施工工藝也讓人看得憂心忡忡:記者發現,工地上除了一臺龍門吊外,不見其他大型施工機械;澆注預制件用的混凝土,靠的是2輛小卡車來回短駁。工地人一名曾有過類似工作經驗的工人私下質疑,“按理說這種預制件都是混凝土澆注一次成型,現在這樣不會有問題嗎?”據記者了解,在這里澆注完一段30米長的預制件需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用上七八車的混凝土。
農民工匆忙上陣
就在暗訪接近尾聲時,一輛警車呼嘯著駛進工地。記者跟隨警察進入工地,一伙工人立馬圍了上來,“我們都是按他們教的造的,現在說質量不過關,不讓我們干了!”據其中一名工人說,他們三四十人來自四川綿陽,大約1個月前看到招工啟事,千里迢迢從老家而來。“我們以前沒干過這行,都是當初他們教我們怎么弄的。”農民工老陳說,他們中不少在老家還是務農的,根本不懂如何澆注混凝土,剛來時是按施工隊的要求,按部就班照著干的;第一座預制件完工時,也曾有過“返工”,但并沒有辭退他們;可眼看好幾座預制件現在都已將近完工,老板卻稱質量不過關,要辭退他們。雙方因此爭執不下,民警則在一旁調解。
由此看來,眼前的大型預制件均出自這群沒有相關經驗的農民工之手,雖不知這些大型預制件今后會被用至申城何處,但不免讓人為將來的高架或橋梁安全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