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召開了全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會,明確了2009年全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作的總體思路。會議指出,建筑業已成為陜西省的第二大支柱產業,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是做大做強建筑業的必要基礎保障。
據了解,陜西省去年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170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完成建筑業增加值695億元,占全省GDP的10.96%,建筑業已成為陜西省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陜西省建設廳緊緊抓住國家宏觀調控、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戰略機遇,按照“扶優扶強、做專做精”的原則,引導企業由“大而全、小而全”向“大而強、小而專”的方向發展。
加強監督機制及監管隊伍建設
“建筑業對全省的經濟發展舉足輕重,這就賦予了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更加巨大的責任,建筑業要做強做大、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先做好質量安全監督工作。”陜西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站長丁守寬在會上表示。2008年,全省累計監督工程4159項,全年未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查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14項,發現糾正質量隱患129起;根據舉報,查處違規檢測機構1家;全年共受理質量投訴40起,36起得到及時處理,另4起正在處理中;全年共有39項工程獲省“長安杯”獎,4項工程獲國家“魯班獎”;評審省級工法59項;交付使用的工程合格率達到100%,工程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
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都很強的工作,為了加強監督機構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規范監督工作,保證全省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可持續發展。陜西省質監站要求各質監站要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考核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對監督機構和人員的考核工作,盡快將考核合格人員的證書發放到位,各地要根據自身監督資源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工程建設量逐年增長的形勢,進一步提高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立以行為監督和實體監督相結合的監管方式,強化巡查監督,特別是市級監督機構,除地基基礎、主體驗收和竣工驗收以外,把監督重點放在各參建責任主體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上。
廉租房及經適房是監管重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說過,中央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陜西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一手抓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增加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供應,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一手抓制度建設,著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健全體制機制。
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陜西省質監站也將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作為監管重點,丁守寬表示,當前,以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住房保障體系已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已成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工程。這就要求各級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必須加大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監管力度,將其作為監管的重點,利用有限的監督資源全方位地對這些工程實施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同時要加強對房地產和城鎮化建設工程的監管,房地產業的發展對擴大內需影響明顯,商品房工程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監管過程中要在確保主體結構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對使用功能和建筑節能的監管,進一步減少工程質量投訴。
以創優工程推動質量整體提升
陜西省質監站在總結近年來創建文明工地的經驗時,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創建文明工地活動的新思路,即“以人為本、科學管理,以質量為核心、以安全為重點,努力打造綠色、節約型文明工地”。
丁守寬強調,各級監督機構要以文明工地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做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以此作為落實陜西省政府《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意見》)的具體行動,作為指導和扶持企業做強做大的有效途徑。并根據《意見》中“建立優質優價激勵機制和文明工地獎勵機制”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落實措施,加強與招投標部門溝通,確保激勵機制的全面實施。要樹立監督服務意識,加強對創優工程的監督和指導,特別是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在工程質量創優過程中的指導服務,為民營企業資質升級提供必要保證。要通過工程質量安全創優這個有效抓手,以點帶面,全面推動陜西省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
據了解,陜西省去年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170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完成建筑業增加值695億元,占全省GDP的10.96%,建筑業已成為陜西省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陜西省建設廳緊緊抓住國家宏觀調控、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戰略機遇,按照“扶優扶強、做專做精”的原則,引導企業由“大而全、小而全”向“大而強、小而專”的方向發展。
加強監督機制及監管隊伍建設
“建筑業對全省的經濟發展舉足輕重,這就賦予了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更加巨大的責任,建筑業要做強做大、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先做好質量安全監督工作。”陜西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站長丁守寬在會上表示。2008年,全省累計監督工程4159項,全年未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查處無證設計、無證施工14項,發現糾正質量隱患129起;根據舉報,查處違規檢測機構1家;全年共受理質量投訴40起,36起得到及時處理,另4起正在處理中;全年共有39項工程獲省“長安杯”獎,4項工程獲國家“魯班獎”;評審省級工法59項;交付使用的工程合格率達到100%,工程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
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都很強的工作,為了加強監督機構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規范監督工作,保證全省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可持續發展。陜西省質監站要求各質監站要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考核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對監督機構和人員的考核工作,盡快將考核合格人員的證書發放到位,各地要根據自身監督資源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工程建設量逐年增長的形勢,進一步提高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立以行為監督和實體監督相結合的監管方式,強化巡查監督,特別是市級監督機構,除地基基礎、主體驗收和竣工驗收以外,把監督重點放在各參建責任主體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上。
廉租房及經適房是監管重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說過,中央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陜西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一手抓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增加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供應,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一手抓制度建設,著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健全體制機制。
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陜西省質監站也將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作為監管重點,丁守寬表示,當前,以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住房保障體系已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已成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工程。這就要求各級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必須加大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監管力度,將其作為監管的重點,利用有限的監督資源全方位地對這些工程實施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同時要加強對房地產和城鎮化建設工程的監管,房地產業的發展對擴大內需影響明顯,商品房工程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監管過程中要在確保主體結構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對使用功能和建筑節能的監管,進一步減少工程質量投訴。
以創優工程推動質量整體提升
陜西省質監站在總結近年來創建文明工地的經驗時,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創建文明工地活動的新思路,即“以人為本、科學管理,以質量為核心、以安全為重點,努力打造綠色、節約型文明工地”。
丁守寬強調,各級監督機構要以文明工地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做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以此作為落實陜西省政府《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意見》)的具體行動,作為指導和扶持企業做強做大的有效途徑。并根據《意見》中“建立優質優價激勵機制和文明工地獎勵機制”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落實措施,加強與招投標部門溝通,確保激勵機制的全面實施。要樹立監督服務意識,加強對創優工程的監督和指導,特別是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在工程質量創優過程中的指導服務,為民營企業資質升級提供必要保證。要通過工程質量安全創優這個有效抓手,以點帶面,全面推動陜西省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