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9日,原北京市建委公布了《綠色施工管理規程》(簡稱《規程》),并要求從2009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
截至目前,《規程》已經強制執行1個多月了。在大力推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今天,《規程》的落實情況如何?記者在走訪了北京市部分建設工地后發現,《規程》的落實情況可謂喜憂參半。
《規程》規范綠色施工行為
《規程》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職責作出了具體規定。
《規程》要求,在節水方面,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用水必須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在水源處應設明顯的節約用水標識;施工現場應有廢水回收設施,要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在節約資源方面,施工所需的臨時設施應采用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的材料,并在相關專項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在固體廢棄物控制方面,施工現場應建封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按規定及時清運和消納。
另外,在職業健康與安全方面,《規程》要求施工現場的辦公區、生活區應與施工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施工現場應建食堂、廁所、淋浴間、文體活動室、密閉式垃圾站等;施工現場應設標志牌和企業標識,并按規定張貼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在施工現場出入口、樓梯口、孔洞口、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等危險處所,應設明顯的安全標識。
執行現狀尚不盡如人意
然而,記者在走訪了北京的幾個建筑工地后發現,《規程》雖然已經執行1個多月了,但其執行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部分工地還需加大執行力度。
在北京市石景山遠洋山水6號~9號住宅樓及地下車庫配套設施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地大門外整齊地矗立著環境保護管理、衛生管理、安全生產管理、消防保衛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制度牌,工地現場也張貼了各種施工操作流程圖。但是,記者在這里沒有看到有關綠色施工規范的公示牌。記者隨即詢問了在現場施工的幾名工人,問他們是否接受過有關綠色施工的培訓,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對記者的這個問題,現場的管理人員也避而不答。
在北京住六公司承建的首鋼金頂陽光4標段工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寫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安全健康、綠色施工”的大紅條幅醒目地懸掛在工地臨時辦公區上方;一名工人推著用廢鐵罐自制的灑水車穿梭在施工現場,所過之處,基本沒有揚塵。
在該工地入口處,除了幾塊常規的標識牌以外,記者還發現了3塊關于綠色施工的公示牌。記者發現,在該工地的出入通道口、樓梯口等危險處所,都張貼了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語。工人在進入作業面之前,一眼就能看到這些安全提示,提醒自己注意施工安全。
在該工地的工人生活區內,每一處水源都設有明顯的節約用水警示牌,工人的淋浴房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該工地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分類堆放,并設有封閉式垃圾站。
綠色之路仍任重道遠
雖然《規程》強制執行的時間不長,但在去年10月份,原北京市建委就已經提出要求,北京市內所有正在建設和即將開工建設的工程,必須符合相應的節能環保要求。
在《規程》發布之后,北京市積極落實新政,專門確定了104個綠色施工責任工地,要求其100%達到綠色施工標準。在相關責任部門的監督之下,北京市大部分工地在綠色施工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
原北京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規程》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完善建設主管部門與城管執法部門聯合檢查的機制。要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不達標的工地必須停工整改,并接受相應的處罰。
截至目前,《規程》已經強制執行1個多月了。在大力推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今天,《規程》的落實情況如何?記者在走訪了北京市部分建設工地后發現,《規程》的落實情況可謂喜憂參半。
《規程》規范綠色施工行為
《規程》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職責作出了具體規定。
《規程》要求,在節水方面,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用水必須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在水源處應設明顯的節約用水標識;施工現場應有廢水回收設施,要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在節約資源方面,施工所需的臨時設施應采用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的材料,并在相關專項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在固體廢棄物控制方面,施工現場應建封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按規定及時清運和消納。
另外,在職業健康與安全方面,《規程》要求施工現場的辦公區、生活區應與施工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施工現場應建食堂、廁所、淋浴間、文體活動室、密閉式垃圾站等;施工現場應設標志牌和企業標識,并按規定張貼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在施工現場出入口、樓梯口、孔洞口、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等危險處所,應設明顯的安全標識。
執行現狀尚不盡如人意
然而,記者在走訪了北京的幾個建筑工地后發現,《規程》雖然已經執行1個多月了,但其執行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部分工地還需加大執行力度。
在北京市石景山遠洋山水6號~9號住宅樓及地下車庫配套設施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地大門外整齊地矗立著環境保護管理、衛生管理、安全生產管理、消防保衛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制度牌,工地現場也張貼了各種施工操作流程圖。但是,記者在這里沒有看到有關綠色施工規范的公示牌。記者隨即詢問了在現場施工的幾名工人,問他們是否接受過有關綠色施工的培訓,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對記者的這個問題,現場的管理人員也避而不答。
在北京住六公司承建的首鋼金頂陽光4標段工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寫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安全健康、綠色施工”的大紅條幅醒目地懸掛在工地臨時辦公區上方;一名工人推著用廢鐵罐自制的灑水車穿梭在施工現場,所過之處,基本沒有揚塵。
在該工地入口處,除了幾塊常規的標識牌以外,記者還發現了3塊關于綠色施工的公示牌。記者發現,在該工地的出入通道口、樓梯口等危險處所,都張貼了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語。工人在進入作業面之前,一眼就能看到這些安全提示,提醒自己注意施工安全。
在該工地的工人生活區內,每一處水源都設有明顯的節約用水警示牌,工人的淋浴房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該工地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分類堆放,并設有封閉式垃圾站。
綠色之路仍任重道遠
雖然《規程》強制執行的時間不長,但在去年10月份,原北京市建委就已經提出要求,北京市內所有正在建設和即將開工建設的工程,必須符合相應的節能環保要求。
在《規程》發布之后,北京市積極落實新政,專門確定了104個綠色施工責任工地,要求其100%達到綠色施工標準。在相關責任部門的監督之下,北京市大部分工地在綠色施工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
原北京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規程》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完善建設主管部門與城管執法部門聯合檢查的機制。要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不達標的工地必須停工整改,并接受相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