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祁連山正式披露2008年年報,去年3季度尚持有公司1962.71萬股、并占據第二大流通股股東的海螺水泥已悄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華新水泥的身上。
截至目前,在海螺水泥去年3季度“抄底”同行水泥股中,已有3家公布了2008年年報。其中,祁連山和華新水泥均在去年第4季度遭到海螺水泥拋售;讓人頗感意外的是,3家公司中被海螺水泥留下的卻是無論利潤或產量均不起眼的同力水泥。
究竟同力水泥有什么“魔力”,能讓海螺水泥對其“另眼相看”呢?
價格因素并非重點今年2月27日,同力水泥披露的2008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海螺水泥共持有同力水泥598.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4%,持股數量與去年三季度持平。
與祁連山和華新水泥相比,同力水泥去年的水泥產量為221.79萬噸,約為祁連山同期產量的三分之一,更無法與華新水泥上千萬噸的產量相提并論。另一方面,同力水泥去年的凈利潤尚不足5000萬元,凈利潤同比增長不過17%;而祁連山和華新水泥這一指標分別為1.76億元和4.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056.53%和58%。
不難看出,無論是產量或利潤指標,同力水泥均相差很多,但頂著“產業資本”光環的海螺水泥,卻偏偏對同力水泥情有獨鐘。
對于海螺此種“異常”的表現,有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沒有減持同力水泥,只是因為海螺對其的投資仍處于虧損狀態。”
從海螺水泥去年的3季報看,其持有同力水泥598.86萬股,初始投資金額為4434.97萬元。換言之,海螺的持倉成本約為7.41元/股。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同力水泥股價在去年第4季度的最高價僅為7.90元,僅較海螺水泥持股成本高7%,且股價高出7.41元的時間僅有5個交易日,“海螺水泥如果賣出,虧損的可能很大,因此選擇了繼續留守。”
但事實上,海螺水泥此前就有過類似的減持。可以比較的是海螺水泥在去年3季度時共持有福建水泥1892.6萬股,初始投資9427.44萬元,持股成本為4.98元/股。
據當時的Topview數據顯示,海螺水泥在去年第4季度便曾大量減持福建水泥,而福建水泥同期的最高股價僅摸高至5.27元,較海螺水泥的持股成本高出5.82%,且其股價高出成本價4.98元的時間更是只有3個交易日。
可見,海螺選擇繼續持有同力水泥,價格因素并非最重要的因素。海螺水泥董秘章明靜也向記者強調,買入同行股票是基于產業投資的理念,是公司的戰略投資考慮。
那么,海螺水泥看好同力水泥的背后,究竟是怎樣的盤算呢?
看好主因或是資產注入“海螺介入同力,更多的是看好同力水泥大股東擬注入的優質資產。”對于海螺水泥的選擇,華泰證券建材分析師朱勤給出了他的看法。
資料顯示,去年底同力水泥發布公告稱,擬以11.48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鶴壁市經濟建設投資總公司等6家對象非公開發行9254萬股流通股,用于收購估值10.62億元的水泥企業相關股權,這也是河南投資集團整合旗下水泥資產的重要步驟。
而該定向增發的運作,被市場解讀為同力水泥未來增長的契機。
按收購報告的預計,定向增發收購完成后,同力水泥擁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將從1條增至6條,年產熟料從原來的155萬噸增加至757.5萬噸,水泥年產量增至783萬噸,占到河南市場份額的20%.同時,同力水泥的石灰石礦石儲備總量也將由約1.3億噸提高到3.63億噸,這為公司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在同力水泥的收購報告中,公司預計,如果重組完成,公司2009年主營收入將達25.23億元,較2008年6.63億元增加280.54%.
即使從重置成本考慮,同力水泥仍具備估值優勢。
“以海螺水泥當時抄底的邏輯,水泥行業的重置成本將上升至350元/噸,按此計算,同力水泥在重組完成后,其重置成本將高達27.41億元。”某水泥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目前算上增發的股份,同力水泥的總股本為2.53億股,以最新的9.23元股價計算,其總市值僅為23.35億元,仍低于其重置成本。
“這還沒考慮新建的兩條日產45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如果算上,到2010年,同力水泥的水泥年產量有望達到1200萬噸,這或才是海螺繼續持有同力水泥的主要原因。”上述分析師如是說。
不應忽略河南市場和股東優勢除了重置成本外,業內對同力水泥所在的河南市場也頗為看好。銀河證券建材分析師洪亮告訴記者,河南水泥市場的競爭還遠未達到華東水泥市場的激烈程度,而且當地對水泥的需求量也有較好保證,“可以說,同力現在的日子很好過。”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基建大規模投資的加快,未來幾年南水北調、鄭州西安高鐵、鄭州武漢高鐵等多項大型工程都將陸續開工建設,直接拉動河南當地的水泥需求。根據河南省政府“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河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將達到8810億元,水泥消費量將達到1.05億噸左右,較目前9000萬噸的消費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河南的水泥市場相對較為封閉,因此其需求的上升更多將依靠當地自身產能來填補,這給同力水泥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環境。”洪亮表示。
還值得關注的是,同力水泥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資料顯示,河南投資集團是隸屬于河南省政府的國有獨資公司,由省發改委代管,是河南省政府的投融資主體。
“雖然河南市場中有中聯水泥、天瑞水泥這樣的強手,但不能忽略的是,同力水泥的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有很強的政府背景,肩負著整合當地水泥工業的使命,這對于同力水泥未來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好處。”一位水泥業內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盡管今年2月初定向增發的事宜曾被證監會否決,但由于河南投資集團的政府背景,同力水泥的資產注入在業內看來,仍是板上釘釘的事。
實際上,在2月25日,同力水泥便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繼續推進定向增發購買資產的工作,而公司董秘李繼富也表示,公司有很足的信心完成重組。
截至本周五,同力水泥報收9.23元,當天因召開股東大會停牌。
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華新水泥的身上。
截至目前,在海螺水泥去年3季度“抄底”同行水泥股中,已有3家公布了2008年年報。其中,祁連山和華新水泥均在去年第4季度遭到海螺水泥拋售;讓人頗感意外的是,3家公司中被海螺水泥留下的卻是無論利潤或產量均不起眼的同力水泥。
究竟同力水泥有什么“魔力”,能讓海螺水泥對其“另眼相看”呢?
價格因素并非重點今年2月27日,同力水泥披露的2008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海螺水泥共持有同力水泥598.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4%,持股數量與去年三季度持平。
與祁連山和華新水泥相比,同力水泥去年的水泥產量為221.79萬噸,約為祁連山同期產量的三分之一,更無法與華新水泥上千萬噸的產量相提并論。另一方面,同力水泥去年的凈利潤尚不足5000萬元,凈利潤同比增長不過17%;而祁連山和華新水泥這一指標分別為1.76億元和4.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056.53%和58%。
不難看出,無論是產量或利潤指標,同力水泥均相差很多,但頂著“產業資本”光環的海螺水泥,卻偏偏對同力水泥情有獨鐘。
對于海螺此種“異常”的表現,有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沒有減持同力水泥,只是因為海螺對其的投資仍處于虧損狀態。”
從海螺水泥去年的3季報看,其持有同力水泥598.86萬股,初始投資金額為4434.97萬元。換言之,海螺的持倉成本約為7.41元/股。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同力水泥股價在去年第4季度的最高價僅為7.90元,僅較海螺水泥持股成本高7%,且股價高出7.41元的時間僅有5個交易日,“海螺水泥如果賣出,虧損的可能很大,因此選擇了繼續留守。”
但事實上,海螺水泥此前就有過類似的減持。可以比較的是海螺水泥在去年3季度時共持有福建水泥1892.6萬股,初始投資9427.44萬元,持股成本為4.98元/股。
據當時的Topview數據顯示,海螺水泥在去年第4季度便曾大量減持福建水泥,而福建水泥同期的最高股價僅摸高至5.27元,較海螺水泥的持股成本高出5.82%,且其股價高出成本價4.98元的時間更是只有3個交易日。
可見,海螺選擇繼續持有同力水泥,價格因素并非最重要的因素。海螺水泥董秘章明靜也向記者強調,買入同行股票是基于產業投資的理念,是公司的戰略投資考慮。
那么,海螺水泥看好同力水泥的背后,究竟是怎樣的盤算呢?
看好主因或是資產注入“海螺介入同力,更多的是看好同力水泥大股東擬注入的優質資產。”對于海螺水泥的選擇,華泰證券建材分析師朱勤給出了他的看法。
資料顯示,去年底同力水泥發布公告稱,擬以11.48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鶴壁市經濟建設投資總公司等6家對象非公開發行9254萬股流通股,用于收購估值10.62億元的水泥企業相關股權,這也是河南投資集團整合旗下水泥資產的重要步驟。
而該定向增發的運作,被市場解讀為同力水泥未來增長的契機。
按收購報告的預計,定向增發收購完成后,同力水泥擁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將從1條增至6條,年產熟料從原來的155萬噸增加至757.5萬噸,水泥年產量增至783萬噸,占到河南市場份額的20%.同時,同力水泥的石灰石礦石儲備總量也將由約1.3億噸提高到3.63億噸,這為公司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在同力水泥的收購報告中,公司預計,如果重組完成,公司2009年主營收入將達25.23億元,較2008年6.63億元增加280.54%.
即使從重置成本考慮,同力水泥仍具備估值優勢。
“以海螺水泥當時抄底的邏輯,水泥行業的重置成本將上升至350元/噸,按此計算,同力水泥在重組完成后,其重置成本將高達27.41億元。”某水泥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目前算上增發的股份,同力水泥的總股本為2.53億股,以最新的9.23元股價計算,其總市值僅為23.35億元,仍低于其重置成本。
“這還沒考慮新建的兩條日產45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如果算上,到2010年,同力水泥的水泥年產量有望達到1200萬噸,這或才是海螺繼續持有同力水泥的主要原因。”上述分析師如是說。
不應忽略河南市場和股東優勢除了重置成本外,業內對同力水泥所在的河南市場也頗為看好。銀河證券建材分析師洪亮告訴記者,河南水泥市場的競爭還遠未達到華東水泥市場的激烈程度,而且當地對水泥的需求量也有較好保證,“可以說,同力現在的日子很好過。”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基建大規模投資的加快,未來幾年南水北調、鄭州西安高鐵、鄭州武漢高鐵等多項大型工程都將陸續開工建設,直接拉動河南當地的水泥需求。根據河南省政府“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河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將達到8810億元,水泥消費量將達到1.05億噸左右,較目前9000萬噸的消費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河南的水泥市場相對較為封閉,因此其需求的上升更多將依靠當地自身產能來填補,這給同力水泥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環境。”洪亮表示。
還值得關注的是,同力水泥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資料顯示,河南投資集團是隸屬于河南省政府的國有獨資公司,由省發改委代管,是河南省政府的投融資主體。
“雖然河南市場中有中聯水泥、天瑞水泥這樣的強手,但不能忽略的是,同力水泥的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有很強的政府背景,肩負著整合當地水泥工業的使命,這對于同力水泥未來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好處。”一位水泥業內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盡管今年2月初定向增發的事宜曾被證監會否決,但由于河南投資集團的政府背景,同力水泥的資產注入在業內看來,仍是板上釘釘的事。
實際上,在2月25日,同力水泥便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繼續推進定向增發購買資產的工作,而公司董秘李繼富也表示,公司有很足的信心完成重組。
截至本周五,同力水泥報收9.23元,當天因召開股東大會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