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在贛州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會上,四號方案獲得原則通過,贛州從此有了全國設區市第一張中心城區鐵路規劃圖。此舉再一次印證,我市領導決策者在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中,以高瞻遠矚的世界視野,凸現謀事干事成事的前瞻性、預見性,注重及早籌劃,科學規劃,大手筆推進,經過幾年來孜孜不懈的奮斗追求,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初見端倪,一幅幅美好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成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寫照。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潘逸陽聽取贛州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會。他強調,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是繼贛州中心城區規劃編制后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編制。在編制規劃過程中,要體現符合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性需要,做到有膽識、有大的氣魄,注重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要為眼前的困難和條件限制束縛手腳,不要讓贛州的城市規劃成為歷史的遺憾。
市領導駱炳峰主持匯報會。市領導林澤華、廖明耕,中鐵上海設計院南昌分院及市鐵辦、交通、規劃建設、發改等單位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據了解,贛州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四號方案是:贛龍復線沿廈蓉高速繞城區北部,在西城區北部與昌吉贛城際鐵路交匯,再由西城區邊緣進入,在創新區設置新火車站,往南與京九鐵路相交。該方案對城市規劃干擾較小,不會對城市進行過大的分割,且在城區內鐵路線路較短;新火車站設置在城市發展軸上,能帶動創新區及周邊區域的發展,因而在會上得到原則通過。
在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后,潘逸陽指出,前不久贛韶鐵路的動工建設,進一步吹響了贛州發展鐵路事業的號角,下一步贛龍鐵路將新修雙線,昌吉贛城際鐵路也將爭取在今年開工,做好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工作顯得迫在眉睫。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是繼贛州中心城區規劃編制后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編制,這兩個規劃編制必須要做到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具有操作性,否則,將局限城市的進步與發展。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工作,必須考慮到建設贛州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需要,也要考慮到贛州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規劃的兼容性,既照顧眼前,又考慮未來的發展。要趨利避害,懂得舍棄,兼顧發展城市現代的路網要求,留下未來城市的發展空間,把各種便利和好處放到最大。
談到進一步完善設計規劃編制問題,潘逸陽要求,一要從滿足贛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出發,把幾條主干鐵路的建設與城市建設結合發展,尤其是要把新車站作為地標建筑、“心臟”部位等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贛州作為將來擁有幾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交通樞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二要從滿足贛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出發,編制好、兼容好城區鐵路與城市輕軌,按照“先十字架,后圓環”的發展思路進行編制和設計,綜合最優方案,確保可行性。同時,城際高速鐵路建設一定要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進行設計,滿足符合現代鐵路的要求標準;三是規劃和建設要注重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所謂可操作性,就是要考慮現實需要、經濟能力、運輸需要、城市發展空間。有些規劃現在看來遙不可及,但將來通過努力可以實現,要堅持規劃的前瞻性,不要為眼前的困難和條件限制束縛手腳,編制規劃要符合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性需要,做到有膽識、有大的氣魄。早在近百年前,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治國方略》中,就曾經對全國的鐵路建設提出過規劃,其中設想贛韶線:“……于是進向南康縣(今南康市),及南安(今大余縣)。南安以后,過大庾嶺分界處,入廣東之南雄。于是經始興,至韶州(今韶關),與粵漢線(廣州到漢口的粵漢鐵路)會。”要學習孫中山先生這樣的氣魄,在規劃編制時想大的、干大的;四是鐵路規劃和城建規劃要做到銜接到位。隨著鐵路路網建設的發展,城市規劃也要發展。但是,城市不能搞“攤大餅”式的發展,要按照鐵路的站點、節點來規劃建設城市,組團式發展城市。相信通過若干年的艱苦努力,贛州的交通路網將更加四通八達,更加合理有序,贛州的城市將更加漂亮迷人。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潘逸陽聽取贛州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編制情況匯報會。他強調,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是繼贛州中心城區規劃編制后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編制。在編制規劃過程中,要體現符合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性需要,做到有膽識、有大的氣魄,注重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要為眼前的困難和條件限制束縛手腳,不要讓贛州的城市規劃成為歷史的遺憾。
市領導駱炳峰主持匯報會。市領導林澤華、廖明耕,中鐵上海設計院南昌分院及市鐵辦、交通、規劃建設、發改等單位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據了解,贛州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四號方案是:贛龍復線沿廈蓉高速繞城區北部,在西城區北部與昌吉贛城際鐵路交匯,再由西城區邊緣進入,在創新區設置新火車站,往南與京九鐵路相交。該方案對城市規劃干擾較小,不會對城市進行過大的分割,且在城區內鐵路線路較短;新火車站設置在城市發展軸上,能帶動創新區及周邊區域的發展,因而在會上得到原則通過。
在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后,潘逸陽指出,前不久贛韶鐵路的動工建設,進一步吹響了贛州發展鐵路事業的號角,下一步贛龍鐵路將新修雙線,昌吉贛城際鐵路也將爭取在今年開工,做好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工作顯得迫在眉睫。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是繼贛州中心城區規劃編制后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編制,這兩個規劃編制必須要做到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具有操作性,否則,將局限城市的進步與發展。贛州中心城區鐵路規劃編制工作,必須考慮到建設贛州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需要,也要考慮到贛州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規劃的兼容性,既照顧眼前,又考慮未來的發展。要趨利避害,懂得舍棄,兼顧發展城市現代的路網要求,留下未來城市的發展空間,把各種便利和好處放到最大。
談到進一步完善設計規劃編制問題,潘逸陽要求,一要從滿足贛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出發,把幾條主干鐵路的建設與城市建設結合發展,尤其是要把新車站作為地標建筑、“心臟”部位等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贛州作為將來擁有幾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交通樞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二要從滿足贛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出發,編制好、兼容好城區鐵路與城市輕軌,按照“先十字架,后圓環”的發展思路進行編制和設計,綜合最優方案,確保可行性。同時,城際高速鐵路建設一定要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進行設計,滿足符合現代鐵路的要求標準;三是規劃和建設要注重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所謂可操作性,就是要考慮現實需要、經濟能力、運輸需要、城市發展空間。有些規劃現在看來遙不可及,但將來通過努力可以實現,要堅持規劃的前瞻性,不要為眼前的困難和條件限制束縛手腳,編制規劃要符合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性需要,做到有膽識、有大的氣魄。早在近百年前,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治國方略》中,就曾經對全國的鐵路建設提出過規劃,其中設想贛韶線:“……于是進向南康縣(今南康市),及南安(今大余縣)。南安以后,過大庾嶺分界處,入廣東之南雄。于是經始興,至韶州(今韶關),與粵漢線(廣州到漢口的粵漢鐵路)會。”要學習孫中山先生這樣的氣魄,在規劃編制時想大的、干大的;四是鐵路規劃和城建規劃要做到銜接到位。隨著鐵路路網建設的發展,城市規劃也要發展。但是,城市不能搞“攤大餅”式的發展,要按照鐵路的站點、節點來規劃建設城市,組團式發展城市。相信通過若干年的艱苦努力,贛州的交通路網將更加四通八達,更加合理有序,贛州的城市將更加漂亮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