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青陽河村非法水泥廠制造的劣質摻假水泥,竟然被直接運到位于省城雙塔南巷一個名為“東南新居”的建筑工地上!3月6日,記者采寫《劣質水泥成群結隊招搖過市》時,看到如此驚人的一幕。那么,這些被運到工地的劣質水泥去了哪里?16日,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分局工作人員為我們揭開謎團。
抱出一大摞蓋章手續 工地負責人信誓旦旦
劣質水泥竟然流入建筑工地?接到記者舉報,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分局局長王晉生當即作出緊急部署。3月16日上午10時,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分局直屬一科、稽查二科的稽查人員趕赴位于雙塔南巷小學東側的“東南新居”建筑工地展開調查。
轟鳴的攪拌機旁,數百袋水泥被擺放得整整齊齊。水泥袋的包裝上,依稀可見“卦山”水泥的商標字樣。數十名工人穿梭不停,一車車用這種水泥攪拌出的泥漿被用于樓層建設。環顧四周,七八棟住宅樓已經拔地而起,新的樓盤正在建設中。“你們用的水泥是從哪里進的?”質監稽查人員詢問。“交城卦山。”工地負責人說。“什么標號?”“國家法定標號的32.5水泥”,言談舉止中,工地負責人不露破綻。“購回的水泥都有廠家出具的生產許可證、質量檢測報告嗎?”稽查人員繼續詢問。“有”,工地負責人當即抱出一大摞各類手續,都有著紅彤彤的公章印,“劣質水泥危害極大,房屋建設是百年大計,我們絕對不會讓劣質水泥進入我們工地”,工地負責人信誓旦旦。
工地負責人提供的賬目顯示,從去年11月開始,他們共從交城卦山水泥廠購進“優質”32.5水泥共計200多噸。
——而就在此前的3月6日,記者一路尾隨一輛車號為晉ADE668的廂貨車,滿載水泥從青陽河非法水泥廠駛進這家建筑工地。難道是記者弄錯了?
仔細盤查下發現蛛絲馬跡
盡管工地負責人提供出一大堆蓋著公章的證明材料,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然而,細心的稽查人員還是從來往賬目中發現多處疑點:32.5水泥送進工地的價格每噸僅為295元,42.5水泥送進工地的價格每噸僅為305元,而卦山正品32.5水泥的出廠價為300元一噸、42.5水泥的出廠價為400元一噸。水泥從交城運到太原,每噸至少需要增加40元的運費。稽查人員當即給交城卦山水泥廠打去電話。經查,交城卦山水泥廠從未向這個“河南省建安公司山西分公司東南新居項目部”供過水泥。稽查人員當即聯系到交城卦山水泥廠的打假人員到現場查看。“這哪是我們生產的水泥呀?”打假人員當即指出,正品水泥,其包裝袋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紅色字樣;而這個工地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綠色字樣。“這是典型的假冒偽劣”,卦山水泥廠打假人員說。
下午3時,275袋未來得及使用的假冒水泥被質監稽查人員異地封存。“其進一步的違法事實,要等檢驗結果出來后才可認定”,質監稽查分局稽查二科岳科長表示,對于此案,他們將會一追到底。
無證工地建筑質量成為監管盲區?
稽查人員的調查顯示,在此之前,這家工地已經有245噸假冒水泥用于樓盤建設,給房屋質量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但是,根據職責劃分,質監部門無權監管已經變成建筑物一部分的水泥。記者當即給太原市12319城建熱線打去電話。
很快,太原市城建委質量監測站的一位王姓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了解完情況后,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這家工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建筑質量問題,但由于這家工地屬于手續不全的“黑工地”,因而不在城建部門監管范圍。
無證工地,使用劣質假冒水泥,一座座樓盤竟然拔地而起,由此形成的建筑質量及安全隱患該由誰監管?記者再次致電12319。
很快,太原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迎澤分局工作人員與記者取得聯系,“這是一家手續不全的黑工地,早在去年,我們就曾向這里下發過停工通知書,并派駐過保安。”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很快會趕到現場。但記者自上午11時接到他的電話,至下午3時多,執法局工作人員依然未能“很快趕到”。“即便他們到了,也沒有技術手段檢測出這個工程的質量問題。”再次致電12319,接線員這樣告訴記者。無證工地的建筑質量究竟該由哪個部門監管?截至記者發稿,有關部門始終未能給出答案。
不少網點正在經銷劣質水泥
從青陽河村購進的水泥流向何方?是用于業主裝修還是用于小區房屋建設?經過半月的調查,記者追蹤到了一些經銷網點:平陽路云水榭隔壁巷子深處的水泥攤點、南內環橋西的宏發建材市場內有兩家、平陽路南中環街馬路兩側有6家水泥攤點、北張村千禧小區門口有3家水泥攤點、學府街與濱河東路交叉口華宇商業中心門口有兩個建材攤點……然而受害業主和工程質量因此受到影響的房地企業又有多少?這有待有關部門深入調查。
每年數以萬噸的劣質水泥流向市場!當著100多名政府執法人員竟然還敢對記者拳打腳踢、惡語相向!制假售假非法獲利20多年,青陽河非法水泥企業的氣焰著實囂張。
令記者欣慰的是,親眼目睹記者挨打,青陽河村民們雖然當時敢怒不敢言,但16日,幾位村民代表來到本報,帶著他們自家的10多斤土雞蛋前來慰問挨打記者。“這些雞蛋,是各家各戶湊來的一點心意”。更讓記者感動的是,一名公安人員主動聯系被打記者,給記者提供法律咨詢,“青陽河村非法企業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應當由晉源區有關部門調查取證后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只有將這種不惜以身試法的制假售假人員繩之以法,才能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防止此類危害社會行為再次發生。”
抱出一大摞蓋章手續 工地負責人信誓旦旦
劣質水泥竟然流入建筑工地?接到記者舉報,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分局局長王晉生當即作出緊急部署。3月16日上午10時,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分局直屬一科、稽查二科的稽查人員趕赴位于雙塔南巷小學東側的“東南新居”建筑工地展開調查。
轟鳴的攪拌機旁,數百袋水泥被擺放得整整齊齊。水泥袋的包裝上,依稀可見“卦山”水泥的商標字樣。數十名工人穿梭不停,一車車用這種水泥攪拌出的泥漿被用于樓層建設。環顧四周,七八棟住宅樓已經拔地而起,新的樓盤正在建設中。“你們用的水泥是從哪里進的?”質監稽查人員詢問。“交城卦山。”工地負責人說。“什么標號?”“國家法定標號的32.5水泥”,言談舉止中,工地負責人不露破綻。“購回的水泥都有廠家出具的生產許可證、質量檢測報告嗎?”稽查人員繼續詢問。“有”,工地負責人當即抱出一大摞各類手續,都有著紅彤彤的公章印,“劣質水泥危害極大,房屋建設是百年大計,我們絕對不會讓劣質水泥進入我們工地”,工地負責人信誓旦旦。
工地負責人提供的賬目顯示,從去年11月開始,他們共從交城卦山水泥廠購進“優質”32.5水泥共計200多噸。
——而就在此前的3月6日,記者一路尾隨一輛車號為晉ADE668的廂貨車,滿載水泥從青陽河非法水泥廠駛進這家建筑工地。難道是記者弄錯了?
仔細盤查下發現蛛絲馬跡
盡管工地負責人提供出一大堆蓋著公章的證明材料,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然而,細心的稽查人員還是從來往賬目中發現多處疑點:32.5水泥送進工地的價格每噸僅為295元,42.5水泥送進工地的價格每噸僅為305元,而卦山正品32.5水泥的出廠價為300元一噸、42.5水泥的出廠價為400元一噸。水泥從交城運到太原,每噸至少需要增加40元的運費。稽查人員當即給交城卦山水泥廠打去電話。經查,交城卦山水泥廠從未向這個“河南省建安公司山西分公司東南新居項目部”供過水泥。稽查人員當即聯系到交城卦山水泥廠的打假人員到現場查看。“這哪是我們生產的水泥呀?”打假人員當即指出,正品水泥,其包裝袋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紅色字樣;而這個工地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綠色字樣。“這是典型的假冒偽劣”,卦山水泥廠打假人員說。
下午3時,275袋未來得及使用的假冒水泥被質監稽查人員異地封存。“其進一步的違法事實,要等檢驗結果出來后才可認定”,質監稽查分局稽查二科岳科長表示,對于此案,他們將會一追到底。
無證工地建筑質量成為監管盲區?
稽查人員的調查顯示,在此之前,這家工地已經有245噸假冒水泥用于樓盤建設,給房屋質量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但是,根據職責劃分,質監部門無權監管已經變成建筑物一部分的水泥。記者當即給太原市12319城建熱線打去電話。
很快,太原市城建委質量監測站的一位王姓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了解完情況后,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這家工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建筑質量問題,但由于這家工地屬于手續不全的“黑工地”,因而不在城建部門監管范圍。
無證工地,使用劣質假冒水泥,一座座樓盤竟然拔地而起,由此形成的建筑質量及安全隱患該由誰監管?記者再次致電12319。
很快,太原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迎澤分局工作人員與記者取得聯系,“這是一家手續不全的黑工地,早在去年,我們就曾向這里下發過停工通知書,并派駐過保安。”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很快會趕到現場。但記者自上午11時接到他的電話,至下午3時多,執法局工作人員依然未能“很快趕到”。“即便他們到了,也沒有技術手段檢測出這個工程的質量問題。”再次致電12319,接線員這樣告訴記者。無證工地的建筑質量究竟該由哪個部門監管?截至記者發稿,有關部門始終未能給出答案。
不少網點正在經銷劣質水泥
從青陽河村購進的水泥流向何方?是用于業主裝修還是用于小區房屋建設?經過半月的調查,記者追蹤到了一些經銷網點:平陽路云水榭隔壁巷子深處的水泥攤點、南內環橋西的宏發建材市場內有兩家、平陽路南中環街馬路兩側有6家水泥攤點、北張村千禧小區門口有3家水泥攤點、學府街與濱河東路交叉口華宇商業中心門口有兩個建材攤點……然而受害業主和工程質量因此受到影響的房地企業又有多少?這有待有關部門深入調查。
每年數以萬噸的劣質水泥流向市場!當著100多名政府執法人員竟然還敢對記者拳打腳踢、惡語相向!制假售假非法獲利20多年,青陽河非法水泥企業的氣焰著實囂張。
令記者欣慰的是,親眼目睹記者挨打,青陽河村民們雖然當時敢怒不敢言,但16日,幾位村民代表來到本報,帶著他們自家的10多斤土雞蛋前來慰問挨打記者。“這些雞蛋,是各家各戶湊來的一點心意”。更讓記者感動的是,一名公安人員主動聯系被打記者,給記者提供法律咨詢,“青陽河村非法企業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應當由晉源區有關部門調查取證后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只有將這種不惜以身試法的制假售假人員繩之以法,才能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防止此類危害社會行為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