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開始成規模在浙江布局的那刻起,浙江水泥行業就不缺乏業界關注的目光。
“浙江現象”、“價格鍋底”、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緊隨著我國水泥工業發展脈搏的律動,浙江水泥行業從無序走向理性,從低谷走向光明。關注浙江水泥的眼光也從迷惘、疑慮,變成驚嘆、折服。
作為近年來浙江水泥行業發展的親歷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劍星向記者談起行業產生的新變化非常自豪:“不到兩年時間,中國建材用聯合重組的方式,在浙江推動了一場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戰略性重組。中國建材南方水泥公司已經成為一個產能規模過億噸,在我國東南經濟區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
在張劍星看來,中國建材所推動的這場戰略性重組,使得浙江水泥行業出現了三大明顯變化:產業結構調控合理、節能減排進程加速、水泥價格理性回歸。
幾年前,水泥消費強勁的浙江出現了新型干法水泥投資熱,兩年中有41條新型干法生產線投產,被外界稱為“浙江現象”。但好景不長,2003年年底遇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浙江水泥企業打起了價格戰,利潤急速下降。
“那時浙江各地一窩蜂上新型干法生產線,企業各自為戰,導致產能過剩。作為浙江虎山集團的董事長,我那時也可以選擇尋求機遇慢慢做大,固守著自己的這片天地。是中國建材‘靠存量聯合擴大規模、靠管理協同創造價值’的理念吸引了我。南方水泥的組建,對浙江水泥企業總體發展規劃有了統籌,避免了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也使加入其中的中小水泥企業的資產得以保值增值。”張劍星坦言,如果沒有南方水泥的進入,2008年無疑是浙江省水泥企業最困難的時期。
“如果企業生存都可能出現問題,哪還能騰出手來開展節能減排?”張劍星介紹,目前,南方水泥所有的日產2500噸以上新型干法生產線都在陸續配套余熱發電項目。中國建材的聯合重組對所在戰略區域的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浙江一些水泥企業老總對我說,政府想到還沒完全做到的事情,南方水泥做到了。”張劍星認為這是對南方水泥相當高的評價。
幾年前,浙江地區水泥惡性競爭不斷、價格偏低,一向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為國內水泥市場價格的“鍋底”。
南方水泥成立后,建立了區域價格協調機制。張劍星介紹,浙江水泥協會推出了節能限產措施,南方水泥協調組織區域內企業積極響應、快速反應,實施了恢復性價格提升,使企業盈利有了明顯增加,并使偏低的區域水泥價格盡快得到恢復性增長。當前浙江地區的水泥價格已經逐步走出了“鍋底”,呈現理性上升的勢頭。
行業出現的新變化讓在浙江水泥業內奮戰多年的張劍星欣喜,但經歷過浙江水泥行業低谷的他,同時也建議,國家要嚴格控制大型水泥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或審批,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拉動GDP的政績需要,盲目新上水泥項目。
“浙江現象”、“價格鍋底”、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緊隨著我國水泥工業發展脈搏的律動,浙江水泥行業從無序走向理性,從低谷走向光明。關注浙江水泥的眼光也從迷惘、疑慮,變成驚嘆、折服。
作為近年來浙江水泥行業發展的親歷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劍星向記者談起行業產生的新變化非常自豪:“不到兩年時間,中國建材用聯合重組的方式,在浙江推動了一場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戰略性重組。中國建材南方水泥公司已經成為一個產能規模過億噸,在我國東南經濟區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
在張劍星看來,中國建材所推動的這場戰略性重組,使得浙江水泥行業出現了三大明顯變化:產業結構調控合理、節能減排進程加速、水泥價格理性回歸。
幾年前,水泥消費強勁的浙江出現了新型干法水泥投資熱,兩年中有41條新型干法生產線投產,被外界稱為“浙江現象”。但好景不長,2003年年底遇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浙江水泥企業打起了價格戰,利潤急速下降。
“那時浙江各地一窩蜂上新型干法生產線,企業各自為戰,導致產能過剩。作為浙江虎山集團的董事長,我那時也可以選擇尋求機遇慢慢做大,固守著自己的這片天地。是中國建材‘靠存量聯合擴大規模、靠管理協同創造價值’的理念吸引了我。南方水泥的組建,對浙江水泥企業總體發展規劃有了統籌,避免了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也使加入其中的中小水泥企業的資產得以保值增值。”張劍星坦言,如果沒有南方水泥的進入,2008年無疑是浙江省水泥企業最困難的時期。
“如果企業生存都可能出現問題,哪還能騰出手來開展節能減排?”張劍星介紹,目前,南方水泥所有的日產2500噸以上新型干法生產線都在陸續配套余熱發電項目。中國建材的聯合重組對所在戰略區域的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浙江一些水泥企業老總對我說,政府想到還沒完全做到的事情,南方水泥做到了。”張劍星認為這是對南方水泥相當高的評價。
幾年前,浙江地區水泥惡性競爭不斷、價格偏低,一向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為國內水泥市場價格的“鍋底”。
南方水泥成立后,建立了區域價格協調機制。張劍星介紹,浙江水泥協會推出了節能限產措施,南方水泥協調組織區域內企業積極響應、快速反應,實施了恢復性價格提升,使企業盈利有了明顯增加,并使偏低的區域水泥價格盡快得到恢復性增長。當前浙江地區的水泥價格已經逐步走出了“鍋底”,呈現理性上升的勢頭。
行業出現的新變化讓在浙江水泥業內奮戰多年的張劍星欣喜,但經歷過浙江水泥行業低谷的他,同時也建議,國家要嚴格控制大型水泥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或審批,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拉動GDP的政績需要,盲目新上水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