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站將通過地下直徑線與天津站緊密相連,并實現鐵路、公交、地鐵、出租、長途客運的“零換乘”
天津西站改擴建工程將于近日正式啟動。作為鐵路樞紐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天津西站工程計劃投資25億元,總建筑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本市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鐵路交通樞紐。屆時,這里將實現鐵路公交地鐵出租長途客運“零換乘”,成為以高速鐵路為主的世界級現代化綜合客運站。
京津城際京滬津保津秦4條高鐵在此交會
天津西站建成后,京津城際、京滬、津保、津秦4條高速鐵路將在新西站交會,新建的13臺24線中,9臺17線都是高鐵站臺。高速車場設于新站南側,4臺7線的普速車場在新站北側。在西站新建工程規劃中,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方便、快捷原則,不僅通過地下直徑線與天津站緊密相連,而且實現鐵路、公交、地鐵、出租、長途客運的“零換乘”,從而,進一步加強本市與周邊地區的同城效應。
新西站建成后,京滬高速鐵路由津滬聯絡線從西端引入天津西站,京津城際客運專線由京津城際聯絡線從東端引入天津西站,津秦客運專線由天津站到天津西站地下直徑線由東端引入天津西站。據悉,天津西站作為天津地區的樞紐輔助客運站,分別與南倉、天津北、曹莊、西營門站相連。京滬高速鐵路天津西站及相關工程包含新建津滬聯絡線、京津城際聯絡線、天津西站高速車場、普速車場、動車存車場、站房及其他房屋、無站臺柱雨棚,改建津浦線、西營門走行線、陳塘支線,改擴建南倉、西營門站,建大畢莊站貨場。
西站候車樓將被平移建成鐵路博物館
作為西站新建項目重要工程之一,有著百年歷史、典型德國建筑風格的哥特式風貌建筑天津西站候車樓,將被平移至新站附近,作為鐵路博物館永久保護。
天津西站候車樓為木結構建筑,平移木結構建筑在本市尚屬首例。首先在樓體下延伸出“軌道”,用多組液壓千斤頂撐起建筑物,在建筑物下端沿每排橫、縱承重梁柱的兩邊修建鋼筋混凝土梁,形成一張“網”用以托起建筑物。建筑物移動的平均行進速度每天約6米至7米,可轉彎。平移后,建筑物性能和壽命不會受到影響。目前,西站候車室平移工程還在設計論證中。鐵路博物館建成后,將收集收藏百年鐵路發展的相關實物、照片等珍貴歷史資料。
天津西站與天津站將形成一條快速通道
目前,連接天津站與天津西站的地下直徑線重點工程施工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后將在天津站與天津西站間形成一條快速通道,乘火車的旅客可在本市兩大鐵路交通樞紐間實現方便換乘。地下直徑線位于天津市中心海河沿線區,兩端分別連接天津西站、天津站客運樞紐,全長約5.2公里,其中海河隧道全長3.61公里,占線路總長的69.4%。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采用明挖法、蓋挖法、盾構法等綜合施工方法,總投資為7.8億元。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工程自天津西站東端引出鉆入地下,沿線下穿河北大街互通立交橋,在河北大街十字路口穿越北橫志成道快速路立交橋橋區后,向南沿子牙河西岸穿越永樂橋、金鋼橋、地鐵四號線、獅子林橋,后斜下穿越海河,在城際與普速車場之間引入天津站。
紅橋河北兩區昨啟動西站改擴建配套拆遷
昨天,紅橋區啟動西站地區拆遷安置工作。按照規劃,西站地區整個范圍約為10平方公里,其中紅橋區占6.5平方公里。按照西站地區城市設計,將子牙河以南部分作為一期開發建設用地,需拆遷總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涉及11.7萬戶。
昨天,列入天津市西站地區總體規劃的兩片分散危陋平房——河北區東于莊、和平新村片改造工程正式動遷,拆遷房屋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800多戶。
天津西站改擴建工程將于近日正式啟動。作為鐵路樞紐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天津西站工程計劃投資25億元,總建筑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本市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鐵路交通樞紐。屆時,這里將實現鐵路公交地鐵出租長途客運“零換乘”,成為以高速鐵路為主的世界級現代化綜合客運站。
京津城際京滬津保津秦4條高鐵在此交會
天津西站建成后,京津城際、京滬、津保、津秦4條高速鐵路將在新西站交會,新建的13臺24線中,9臺17線都是高鐵站臺。高速車場設于新站南側,4臺7線的普速車場在新站北側。在西站新建工程規劃中,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方便、快捷原則,不僅通過地下直徑線與天津站緊密相連,而且實現鐵路、公交、地鐵、出租、長途客運的“零換乘”,從而,進一步加強本市與周邊地區的同城效應。
新西站建成后,京滬高速鐵路由津滬聯絡線從西端引入天津西站,京津城際客運專線由京津城際聯絡線從東端引入天津西站,津秦客運專線由天津站到天津西站地下直徑線由東端引入天津西站。據悉,天津西站作為天津地區的樞紐輔助客運站,分別與南倉、天津北、曹莊、西營門站相連。京滬高速鐵路天津西站及相關工程包含新建津滬聯絡線、京津城際聯絡線、天津西站高速車場、普速車場、動車存車場、站房及其他房屋、無站臺柱雨棚,改建津浦線、西營門走行線、陳塘支線,改擴建南倉、西營門站,建大畢莊站貨場。
西站候車樓將被平移建成鐵路博物館
作為西站新建項目重要工程之一,有著百年歷史、典型德國建筑風格的哥特式風貌建筑天津西站候車樓,將被平移至新站附近,作為鐵路博物館永久保護。
天津西站候車樓為木結構建筑,平移木結構建筑在本市尚屬首例。首先在樓體下延伸出“軌道”,用多組液壓千斤頂撐起建筑物,在建筑物下端沿每排橫、縱承重梁柱的兩邊修建鋼筋混凝土梁,形成一張“網”用以托起建筑物。建筑物移動的平均行進速度每天約6米至7米,可轉彎。平移后,建筑物性能和壽命不會受到影響。目前,西站候車室平移工程還在設計論證中。鐵路博物館建成后,將收集收藏百年鐵路發展的相關實物、照片等珍貴歷史資料。
天津西站與天津站將形成一條快速通道
目前,連接天津站與天津西站的地下直徑線重點工程施工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后將在天津站與天津西站間形成一條快速通道,乘火車的旅客可在本市兩大鐵路交通樞紐間實現方便換乘。地下直徑線位于天津市中心海河沿線區,兩端分別連接天津西站、天津站客運樞紐,全長約5.2公里,其中海河隧道全長3.61公里,占線路總長的69.4%。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采用明挖法、蓋挖法、盾構法等綜合施工方法,總投資為7.8億元。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工程自天津西站東端引出鉆入地下,沿線下穿河北大街互通立交橋,在河北大街十字路口穿越北橫志成道快速路立交橋橋區后,向南沿子牙河西岸穿越永樂橋、金鋼橋、地鐵四號線、獅子林橋,后斜下穿越海河,在城際與普速車場之間引入天津站。
紅橋河北兩區昨啟動西站改擴建配套拆遷
昨天,紅橋區啟動西站地區拆遷安置工作。按照規劃,西站地區整個范圍約為10平方公里,其中紅橋區占6.5平方公里。按照西站地區城市設計,將子牙河以南部分作為一期開發建設用地,需拆遷總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涉及11.7萬戶。
昨天,列入天津市西站地區總體規劃的兩片分散危陋平房——河北區東于莊、和平新村片改造工程正式動遷,拆遷房屋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80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