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產業政策、法規及標準規范
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標準規范對行業和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今年又有一些新法、新規、新政、新標準、新規范頒布實施,一些老法廢止,這些都與企業今后發展有關,值得關注。
一、相關產業政策及法規
1.新版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
2008年9月20日開始實施的《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2008版)》與2004版的實施細則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①增加了產業政策方面的新要求。如淘汰年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年以下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不得新建生產能力500.萬平方米/年以下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等。
②引用的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進行了更新。
③建立了新的評價體系。
④規定新建和改擴建企業須提交省級發改委審核符合產業政策的證明。
⑤規定新建企業須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⑥環保方面要求新增油煙凈化裝置等。
2.中央政府節能減排有關產業政策。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繼發布了《關于節能減排工作安排》和《關于做好2008年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產業政策,強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強化責任考核,加快結構調整,完善政策機制,突出重點領域,加大資金投入,推進法制建設,搞好宣傳教育,加強綜合協調,使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盡快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強調要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修)訂相關行業準入標準,及時審核并公告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依法對實施生產許可管理、生產過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嚴格生產條件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發放生產許可證。
要求推動墻體材料革新,公布第二批“禁實”禁止實心黏土磚、瓦)城市完成情況,發布第三批“禁實”城市名單。確保2008年底前第二批256個城市完成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瓦),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瓦),全國實心黏土磚年產量控制在400O億塊以下的目標。
3.中央政府有關建筑節能相關法規。
國務院今年相繼發布《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兩條例于200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以法規的形式,規定了民用和公共建筑中推廣采用節能新標準、新技術和新材料,規范了新建建筑節能和既有建筑改造的相關建設程序,對其從規劃許可、設計、施工、建設、駿工驗收和使用保修全過程監管。并規定了墻體和屋面工程施工監理站等制度。《條例》還規定了相關法律責任。
4.地方政府有關產業政策。
今年,北京率先發布涉及防水行業的地區性產業政策。為推進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的工業污染治理,北京市政府按照國家及本市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以水泥、防水、采礦、化工等5個行業為重點,加快了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行業退出進程。2008年9月28日,發布了《實施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通告》,其中規定:淘汰年產量2O0萬平方米以下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年產量超過20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必須進行廢氣治理,實現達標排放。
為鼓勵企業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生產環節,發展替代產業,北京要求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區域發展規劃的行業和高污染、高排放、高耗水的“三高”企業迅速退出,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行業退出。北京市政府近期要求重點退出的是小水泥、小造紙等行業。政府對退出的高污染企業給予最高230萬元的財政獎勱。
5.國家免檢產品管理辦法廢止。
2008年9月1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廢止<產品免于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相關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
1.2008年批準發布的標準。
2.2008年完成報批的標準和規范。
2009年行業發展展望與趨勢判斷
一、宏觀經濟形勢及主要影響要素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沖擊和造成的損失將進一步擴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將更加明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1.經濟發展指導方針。中央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不斷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安定。
堅持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注重綜合運用減稅、擴大中央政府投資等多種手段加大對保障民生、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
積極擴大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堅持擴大投資規模和優化結構并舉,集中加快建設和啟動一批支持“三農”、改善民生、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結構優化、節能環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2.經濟發展目標。中國社科院預測今年GDP增長9.2%明年經濟增長將放緩至7%~8%,中國經濟經歷了2003~2007年5年的兩位數增長后,逐步回落到一位數增長區間。11月5日,中央出臺4萬億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10項措施,其投資構成。
3.稅制改革。增值稅從生產型向消費型全面轉型改革,即將來企業購買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可以在當期銷項稅中扣除。國務院批準2009年全面實施。增值稅全面轉型改革起到了既為企業減輕稅負,又拉動消費和增加投資的雙重作用。政府對燃油稅、房產稅改革的方案也會陸續出臺。
4.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屋建設。我們預計,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屋建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在外需面臨巨大挑戰、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減弱、消費拉動作用有限的情況下,要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保持投資的平穩增長;二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和中西部地區開發的穩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地鐵等交通設施的新增和改造升級,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居民住房的剛性需求,節能環保事業的深入推進,重點工程、災后重建及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可以使投資增長得到有效支撐。固定資產投資的平穩增長,將保證房屋建設規模的平穩增長。
5.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今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國際石油及初級產品價格大幅回落,減輕了國內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如世界經濟進一步減緩,來自國外的漲價因素將進一步減輕。但如果政府加大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力度,燃料動力價格的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國內發展對燃料動力的需求,如需求減弱,2009年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將小于2008年。
6.勞動工資。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已經成為長期趨勢。今年上半年,由于cPI大幅上升,加大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下半年cPI開始回落,cPI對對勞動力成本的推動減緩。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2009年cPI將上漲4.5%,甚至漲幅更小,低于今年全年水平幾成定局。因此,明年勞動力成本由cPI推升的壓力臺4萬億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10項措有望減輕。
7.資金。今年下半年,政府開始對“從緊的貨幣政策”做出調整,采取了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等政策措施,2009年的貨幣政策將保持這一取向,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將小于今年。
二、2009年行業發展展望
1.受宏觀經濟增幅下調的影響,行業增長可能出現回落。行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但目前我國防水行業對外依存度低,對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屋建設依賴性大,因此,如果2009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本行業也將保持平穩增長。
2.成本上升壓力將有所減輕。由于燃料動力、主要原材料及生活資料價格趨于回落,2009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壓力將會減輕。
3.需求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
①地區需求方面,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天津濱海新區等對防水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勢;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濟南全運會等重點項目及其配套工程將進入建設高潮;受災重建地區的需求將保持旺盛;北京地區需求增長將有所放緩。
②城市與農村需求方面,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方針指引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動下,城鎮化建設進程將進一步提速,新農村建設也將迎來加快發展時期。這一過程所形成的防水材料需求值得關注。
③工程需求方面.城市地鐵和地下建筑、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環保設施、水利設施等對防水材料的需求比例將繼續提高。國務院批復高速客運鐵路建設的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估計僅高速客運鐵路建設用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就在7000萬平方米以上。
交通運輸部門也正在醞釀一個未來3~5年內投資5萬億元的計劃。這5萬億規模的投資,包括在建項目、已經規劃的項目和追加投資,將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碼頭建設等。
④地震災區重建方面,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我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耗資1萬億元,完成四川、甘肅、陜西重災區災后恢復重建主要任務,使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努力把災區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上述規劃包括新建600多萬間住宅。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明顯增加。
根據國家發改委《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政府將投資1200億元,重點用于教育、衛生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統籌并有序地恢復完善社會福利、就業和社會保障、廣播影視、基層政權等公共服務設施。其中教育、衛生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估算投資達677億元,超過總投資的56%。要求嚴格執行強制性建設標準規范和各行業建設標準,提高抗震設防標準和建筑質量,將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眾最放心的建筑。
⑤受政策鼓勵的防水技術和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如種植屋面所用材料與技術、單層屋面所用材料與技術、防水保溫一體化材料與技術、高性能噴涂聚氨酯聚脲、自粘高分子卷材預鋪技術等。
4.企業發展模式的變革將會持續。隨著東方雨虹的上市,會有更多的企業探索新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向做大做強方向發展。
5.設備更新將出現新動向。隨著產業政策的落實、市場需求及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在設備更新方面將不斷采取新的行動。
6.相關產業政策。新版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及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深入落實,將加快淘汰規模小、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產品及施工方法。燃油稅改革方案出臺也將對瀝青卷材熱熔法施工技術有較大影響。
7.國際化進程將向深度廣度發展。會有更多的國內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更多的國外知名企業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8.行業建設將取得新進展:
①2009年防水行業將繼續推動名牌戰略和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
②2009年防水行業將開展企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推動行業信用建設工作走人正式軌道。
③2009年行業標準化工作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批新的標準規范將制(修)定和頒布實施。
三、2009年行業發展趨勢
2008年下半年開始,宏觀經濟增長已呈明顯下行趨勢,2009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預計2009年上半年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將有所減少,各類防水材料的增長幅度將有所下降。但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有效實施,明年下半年建筑防水市場將與國家經濟同步增長。為此,防水材料生產企業要根據全國和當地市場的具體情況.做好應對市場變化的準備。
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標準規范對行業和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今年又有一些新法、新規、新政、新標準、新規范頒布實施,一些老法廢止,這些都與企業今后發展有關,值得關注。
一、相關產業政策及法規
1.新版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
2008年9月20日開始實施的《建筑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2008版)》與2004版的實施細則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①增加了產業政策方面的新要求。如淘汰年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年以下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不得新建生產能力500.萬平方米/年以下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等。
②引用的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進行了更新。
③建立了新的評價體系。
④規定新建和改擴建企業須提交省級發改委審核符合產業政策的證明。
⑤規定新建企業須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⑥環保方面要求新增油煙凈化裝置等。
2.中央政府節能減排有關產業政策。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繼發布了《關于節能減排工作安排》和《關于做好2008年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產業政策,強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強化責任考核,加快結構調整,完善政策機制,突出重點領域,加大資金投入,推進法制建設,搞好宣傳教育,加強綜合協調,使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盡快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強調要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修)訂相關行業準入標準,及時審核并公告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依法對實施生產許可管理、生產過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嚴格生產條件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發放生產許可證。
要求推動墻體材料革新,公布第二批“禁實”禁止實心黏土磚、瓦)城市完成情況,發布第三批“禁實”城市名單。確保2008年底前第二批256個城市完成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瓦),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瓦),全國實心黏土磚年產量控制在400O億塊以下的目標。
3.中央政府有關建筑節能相關法規。
國務院今年相繼發布《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兩條例于200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以法規的形式,規定了民用和公共建筑中推廣采用節能新標準、新技術和新材料,規范了新建建筑節能和既有建筑改造的相關建設程序,對其從規劃許可、設計、施工、建設、駿工驗收和使用保修全過程監管。并規定了墻體和屋面工程施工監理站等制度。《條例》還規定了相關法律責任。
4.地方政府有關產業政策。
今年,北京率先發布涉及防水行業的地區性產業政策。為推進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的工業污染治理,北京市政府按照國家及本市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以水泥、防水、采礦、化工等5個行業為重點,加快了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行業退出進程。2008年9月28日,發布了《實施第十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通告》,其中規定:淘汰年產量2O0萬平方米以下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年產量超過20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必須進行廢氣治理,實現達標排放。
為鼓勵企業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生產環節,發展替代產業,北京要求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區域發展規劃的行業和高污染、高排放、高耗水的“三高”企業迅速退出,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行業退出。北京市政府近期要求重點退出的是小水泥、小造紙等行業。政府對退出的高污染企業給予最高230萬元的財政獎勱。
5.國家免檢產品管理辦法廢止。
2008年9月1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廢止<產品免于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相關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
1.2008年批準發布的標準。
2.2008年完成報批的標準和規范。
2009年行業發展展望與趨勢判斷
一、宏觀經濟形勢及主要影響要素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沖擊和造成的損失將進一步擴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將更加明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1.經濟發展指導方針。中央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不斷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安定。
堅持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注重綜合運用減稅、擴大中央政府投資等多種手段加大對保障民生、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
積極擴大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堅持擴大投資規模和優化結構并舉,集中加快建設和啟動一批支持“三農”、改善民生、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結構優化、節能環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2.經濟發展目標。中國社科院預測今年GDP增長9.2%明年經濟增長將放緩至7%~8%,中國經濟經歷了2003~2007年5年的兩位數增長后,逐步回落到一位數增長區間。11月5日,中央出臺4萬億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10項措施,其投資構成。
3.稅制改革。增值稅從生產型向消費型全面轉型改革,即將來企業購買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可以在當期銷項稅中扣除。國務院批準2009年全面實施。增值稅全面轉型改革起到了既為企業減輕稅負,又拉動消費和增加投資的雙重作用。政府對燃油稅、房產稅改革的方案也會陸續出臺。
4.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屋建設。我們預計,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屋建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在外需面臨巨大挑戰、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減弱、消費拉動作用有限的情況下,要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保持投資的平穩增長;二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和中西部地區開發的穩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地鐵等交通設施的新增和改造升級,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居民住房的剛性需求,節能環保事業的深入推進,重點工程、災后重建及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可以使投資增長得到有效支撐。固定資產投資的平穩增長,將保證房屋建設規模的平穩增長。
5.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今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國際石油及初級產品價格大幅回落,減輕了國內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如世界經濟進一步減緩,來自國外的漲價因素將進一步減輕。但如果政府加大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力度,燃料動力價格的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國內發展對燃料動力的需求,如需求減弱,2009年燃料動力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將小于2008年。
6.勞動工資。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已經成為長期趨勢。今年上半年,由于cPI大幅上升,加大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下半年cPI開始回落,cPI對對勞動力成本的推動減緩。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2009年cPI將上漲4.5%,甚至漲幅更小,低于今年全年水平幾成定局。因此,明年勞動力成本由cPI推升的壓力臺4萬億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10項措有望減輕。
7.資金。今年下半年,政府開始對“從緊的貨幣政策”做出調整,采取了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等政策措施,2009年的貨幣政策將保持這一取向,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將小于今年。
二、2009年行業發展展望
1.受宏觀經濟增幅下調的影響,行業增長可能出現回落。行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但目前我國防水行業對外依存度低,對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屋建設依賴性大,因此,如果2009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本行業也將保持平穩增長。
2.成本上升壓力將有所減輕。由于燃料動力、主要原材料及生活資料價格趨于回落,2009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壓力將會減輕。
3.需求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
①地區需求方面,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天津濱海新區等對防水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勢;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濟南全運會等重點項目及其配套工程將進入建設高潮;受災重建地區的需求將保持旺盛;北京地區需求增長將有所放緩。
②城市與農村需求方面,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方針指引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動下,城鎮化建設進程將進一步提速,新農村建設也將迎來加快發展時期。這一過程所形成的防水材料需求值得關注。
③工程需求方面.城市地鐵和地下建筑、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環保設施、水利設施等對防水材料的需求比例將繼續提高。國務院批復高速客運鐵路建設的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估計僅高速客運鐵路建設用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就在7000萬平方米以上。
交通運輸部門也正在醞釀一個未來3~5年內投資5萬億元的計劃。這5萬億規模的投資,包括在建項目、已經規劃的項目和追加投資,將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碼頭建設等。
④地震災區重建方面,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我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耗資1萬億元,完成四川、甘肅、陜西重災區災后恢復重建主要任務,使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努力把災區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上述規劃包括新建600多萬間住宅。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明顯增加。
根據國家發改委《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政府將投資1200億元,重點用于教育、衛生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統籌并有序地恢復完善社會福利、就業和社會保障、廣播影視、基層政權等公共服務設施。其中教育、衛生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估算投資達677億元,超過總投資的56%。要求嚴格執行強制性建設標準規范和各行業建設標準,提高抗震設防標準和建筑質量,將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眾最放心的建筑。
⑤受政策鼓勵的防水技術和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如種植屋面所用材料與技術、單層屋面所用材料與技術、防水保溫一體化材料與技術、高性能噴涂聚氨酯聚脲、自粘高分子卷材預鋪技術等。
4.企業發展模式的變革將會持續。隨著東方雨虹的上市,會有更多的企業探索新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向做大做強方向發展。
5.設備更新將出現新動向。隨著產業政策的落實、市場需求及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在設備更新方面將不斷采取新的行動。
6.相關產業政策。新版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及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深入落實,將加快淘汰規模小、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產品及施工方法。燃油稅改革方案出臺也將對瀝青卷材熱熔法施工技術有較大影響。
7.國際化進程將向深度廣度發展。會有更多的國內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更多的國外知名企業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8.行業建設將取得新進展:
①2009年防水行業將繼續推動名牌戰略和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
②2009年防水行業將開展企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推動行業信用建設工作走人正式軌道。
③2009年行業標準化工作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批新的標準規范將制(修)定和頒布實施。
三、2009年行業發展趨勢
2008年下半年開始,宏觀經濟增長已呈明顯下行趨勢,2009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預計2009年上半年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將有所減少,各類防水材料的增長幅度將有所下降。但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有效實施,明年下半年建筑防水市場將與國家經濟同步增長。為此,防水材料生產企業要根據全國和當地市場的具體情況.做好應對市場變化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