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磚瓦工業改革開放30年巨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許彥明
核心提示:我國磚瓦工業改革開放30年巨變 
  改革開放以來,30個冬去春來,在歷史長河中僅是彈指一揮間。但這30年又是漫長的,因她跨越了兩個世紀!正是在這30年期間,中國磚瓦工業經歷了有史以來的巨大變化。中國磚瓦工業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波浪成長,在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筑節能強勁的東風里發展,在當今盛世里成熟、壯大。中國磚瓦工業的30年,是中國磚瓦工業從弱小到壯大發展的30年,是從原有國營磚瓦生產企業一統天下發展到各種經濟成分及不同行業參與的30年,是走向世界與國際同行平等對話、進行學術交流的30年,是磚瓦產品及生產裝備大發展的30年,是為綜合利用、節地、節能、利廢、保護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的30年,是燒結磚瓦產品結構大調整的30年,是從不被外部世界所重視到成為對世界磚瓦行業有重大影響的30年,是中國磚瓦產量及市場成為世界第一的30年,是中國磚瓦工業利用固體廢料發展到世界最大的30年,是中國磚瓦機械設備制造量成長為世界最大的30年,是中國磚瓦產品和設備技術走出國門的30年,是為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做出重大貢獻的30年……正是這30年,奠定了中國磚瓦工業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失的一個工業門類的基礎,完成了世紀的跨越,在新時代里顯示出了新的魅力,支持著城市化、住宅產業化、建筑節能化、綠色化的發展進程,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活小康型社會中發揮著生力軍的作用。 

  “安得廣廈千萬間,一磚一瓦是基礎”!為了這不平凡的30年,特撰文以記。 

  30年前,“文革”剛剛結束,百業待興。在物資極度貧乏、生活極度困苦的環境下,改革開放使國人開始對美好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追求。在廣大的城鎮及農村,“三世同屋”、“四世同堂”的現象非常普遍,人均住房面積達到最低限,人們殷切希望改變居住條件。然而,當時以國營企業為主的磚瓦生產廠家全國才有不足3000家,年產量僅有不足1000億塊。曾經,買磚瓦要憑計劃,要特批。此狀況根本無法滿足當時城鄉巨大的建筑市場需求,于是,許多鄉鎮磚瓦企業應時而生。時至今日,我們還能清楚地回憶起全國許多地方都將鄉鎮磚瓦企業稱為鄉鎮工業發展的“母雞”,用鄉鎮磚瓦廠賺的錢去辦其他企業。當時好多鄉鎮企業都是在磚瓦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只是,磚瓦機械設備的生產跟不上快速發展的磚瓦生產企業的需要,買磚瓦機械設備不是要用鋼材換,就是要用鋼材指標換。于是,磚瓦生產的大發展也帶動了磚瓦機械設備制造的發展。鄉鎮磚瓦企業異軍突起,大幅緩解了廣大城鎮建筑市場對磚瓦產品需求的壓力。但是鄉鎮企業的發展仍然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建筑市場,在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大量的私有經濟、個體經濟進入了磚瓦生產領域,從而使磚瓦的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直到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建筑市場上對磚瓦大量需求的形勢才有了真正的緩解。我國磚瓦生產企業在1996年達到了12萬家之多,磚的年產量也首次突破了7000億塊(折普通磚),成為世界上磚瓦生產企業最多、產量最大的國家。此后,在2005年,磚的年產量又突破了8000億塊,這是改革開放初期的8倍多。屋面瓦的年產量也從1985年的305億片增加到了2000年的700多億片(含水泥瓦在內)。磚瓦產品在數量上基本滿足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巨大需要。試想如果沒有這樣快速增長的磚瓦產量,哪有我國廣大城鄉建筑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可否認的是,磚瓦工業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圖1為我國自改革開放后到2007年的磚產量。 

  國家政府管理部門也非常重視磚瓦工業的發展情況,早在1986年原國家建材局就成立了中國磚瓦工業協會,協調和指導磚瓦工業的發展。國家也非常重視磚瓦工業中利用工業固體廢料的問題,早在1986年9月30日國務院國發(1985)117號文《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于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通知》中,就把利用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等制磚內容列入“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并在5年內免交所得稅和調節稅(增值稅),此政策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30年間,或因市場經濟初臨激烈競爭的刺骨、或因改制的陣痛、或因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許多國營磚瓦生產廠家和某些設備制造廠家退出了歷史舞臺,原有的以國營磚瓦生產企業為主體的格局發生了轉變,最初讓位給鄉鎮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絕大多數鄉鎮磚瓦生產企業也逐步轉變成為私有企業?,F在磚瓦的生產,從產量和生產廠家數量上來說,我國磚瓦行業已形成了以私有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局面。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00年,是我國燒結磚瓦飛速發展的20年,也是我國歷史上從沒有過的大發展時期。1988年全國磚產量就達到了4687.79億塊、瓦580.04億片。比整個西歐的磚產量的總和還要高出很多。當然這與我國各地快速的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關系。幾乎到處可見建筑工地,隨處可見磚瓦廠,與二戰后西歐的情況極為相似。但是在這種發展過程中,原有的國營大中型磚瓦廠或是骨干磚瓦企業,由于多年生產,土源枯竭,或是因為建廠時間太長,企業負擔過重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逐漸轉產或倒閉。大量的鄉鎮、個體磚瓦廠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從生產的方式上講,出現了某些方面的退步,如出現了“立窯”、“土窯”等。這種以“高速度,低水平,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方式發展起來的大量燒結磚瓦廠,設備簡陋,能耗高,產品質量差,產品品種單一,污染嚴重,局部地區出現了嚴重毀田的情況,同時也造成了某些地區城市建筑質量的下降。加上建筑發展要節能,建筑使用功能要提高等方面的要求,這種狀態的燒結磚瓦生產方式已構成了影響國家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問題。對磚瓦行業出現的這種無序發展狀態,國家政府部門非常重視,積極地提出了應對的措施。1991年9月17日~20日,國家建材局、建設部、農業部、國家土地管理局聯合在哈爾濱召開了“全國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筑節能工作會議”。會上宣讀了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朱镕基致大會的賀信。會議主題是加速我國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住宅體系,提出了當前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用系統工程的方法推動這項工作。1992年11月9日,國務院批轉國家建材局等部門《關于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意見的通知》(國發66號文),從而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以燒結磚為主要對象的墻體材料革新的熱潮。此后,國內各級政府都先后成立了“墻改辦”。進入新世紀后,國家有關部門首先發出了在170個城市“限時禁用黏土實心磚”的通知。在170個城市“禁實”的基礎上,于2005年又發出了在256個城市“限時禁用黏土實心磚”的通知。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國辦發[2005]33號)。在墻體材料革新和節能建筑強勁政策的推動下,在全國范圍內毀田燒磚的現象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很多地區已出現了吃山(丘)造田,復耕還田等可喜的局面。利用各種工業固體廢料、頁巖、江河(湖)淤泥等制造的新型墻體材料已達到2000億塊左右,在新型墻體材料中占有主導地位,有力地推動了墻材革新事業的發展。目前,磚瓦行業年利用各種工業固體廢料已達35000萬噸,為我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工業固體廢料的綜合利用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有這些,也成為我國燒結磚瓦發展歷史上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磚瓦機械設備制造以非真空擠出機為主,但是現在非真空擠出機的制造已非常少了。當時最大型號的真空擠出機僅為Φ450,配套設備中還沒有攪拌擠出機。在1978年,使用真空擠出機的廠家還不普遍,而現在使用真空擠出機的生產廠家已達到了企業總數的25%以上,約有2.5萬臺真空擠出機在生產線上運轉,為我國的多孔磚、空心磚的生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設備技術的引進大大促進了我國磚瓦行業的技術進步。例如,我國先后出現了變徑變螺距的、大型號(如Φ750/650型)的擠出機,緊湊型擠出機,硬塑擠出機等;自動化碼坯機、自動化上下架系統設備、窯車運轉系統設備、自動切坯設備;擠出攪拌機、高速細碎對輥機、輪碾機、陳化庫側向及橫向液壓挖掘機、屋面瓦整型機等,同時也武裝起了一批磚瓦機械制造廠,初步形成了軟塑、半硬塑、硬塑成型的配套磚瓦機械設備制造體系,使我國磚瓦機械設備的制造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也為我國的磚瓦機械設備走出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引進生產線也使我國的干燥室和窯爐自動化控制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裝備有計算機的磚瓦生產線已逾百條,在新建的大中型燒結磚瓦生產線的干燥室和窯爐上,使用計算機已成為了普遍的現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引進生產線,我國大斷面隧道窯和干燥室的設計水平、施工技術、焙燒工藝和控制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如于1989年建成引進技術的9.2米內寬的一次碼燒隧道窯,1996年在引進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建成國內自行設計的4.6米內寬的隧道窯,1998年建成6.9米內寬的隧道窯,2000年建成10.4米內寬的隧道窯等,現已建成同類型的大斷面隧道窯逾百條。改革開放初期的“小立窯”、“土窯”現在已很難見到了。圖2為現在建造的6.9米內寬的大斷面隧道窯一角。 

  中國磚瓦工業前所未有的重要轉型期已經到來,這些變化構成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機遇。全國有數百條大型生產線為中國磚瓦行業走向工業現代化樹立了樣板,提供了經驗,夯實了基礎具備了中國磚瓦發展方式大轉變的主客觀條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也為中國磚瓦告別幾千年的傳統模式進入現代工業化發展道路、使之成為朝陽工業,支撐著浩大的住宅建設需求,促進城市化、建筑產業化,奠定了厚實基礎。在自主創新、提升行業快速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進程中,中國磚瓦行業正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綠色建材產品生產的道路,繼續譜寫節地、節能、利廢的新篇章。所有這些正在逐步改變著人們對燒結磚瓦行業的認識,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磚瓦企業總數量縮小,但生產規模擴大,產量增加迅速。 

  “七五”末期,全國注冊的制磚企業為12萬戶,磚產量為3748.5億標塊,屋面瓦為422.75億片(1986年統計),2005年統計:磚瓦企業縮減為10萬家,磚產量增加到8200億標塊,燒結瓦為500億片,分別比1986年翻了一番多和增長18.27%。年產量從1977年的939億塊快速增長到目前的8000億塊,生產廠家達到近9萬家,從業人數近1000萬人;磚瓦機械設備制造廠也從十幾家猛增到目前的上百家。 

  大規模的生產線正在逐年增多。 

  我國利用各種工業固體廢料、頁巖、江河湖泥建設起的大型燒結磚瓦生產線最近幾年數量不斷增加,如年產量為5000萬塊及以上的生產線已達到了數百條。產業的規模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即:年產5000萬~12000萬塊標磚以上的大型生產線在逐年增多,已接近燒結磚瓦廠總數的1%;年產3000萬~5000萬塊標磚的大型企業占8%;年產2000萬~3000萬塊標磚的中型企業占25%。這些企業已成為中國磚瓦工業的主體力量。 

  生產線的裝備水平在不斷提高。 

  最近幾年建設的大型生產線,均裝備有計算機測控系統。在引進的燒結裝飾板生產線上也第一次用上了機器人,如江蘇宜興燒結裝飾板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燒結裝飾板的生產已進入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的行列。到明年,我國磚瓦生產線上使用的機器人將會達到10臺以上(在建的項目有烏魯木齊4臺,山西大同2臺、陽泉2臺,江蘇宜興已有2臺)。國內有的磚瓦機械設備制造公司也開始了機器人的研制,預計最近就可拿出成品樣機。圖3為我國磚瓦生產線上使用的機器人。 

  機械設備的加工制造水平在不斷提升。 

  國內已出現了750毫米的大型真空擠出機,有不少設備制造廠家正在擴大生產規模和更換加工裝備,有的企業已開始著手于擠出大型保溫隔熱砌塊的設備研發,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國出口的磚瓦機械設備產品的技術含量及檔次也在提高。 

  國際上的設備制造公司看好中國市場,在國內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 

  國際上發達國家的磚瓦公司普遍看好中國磚瓦行業的發展,在國內設立了機械設備及產品的代理處達10多家,美國、意大利、德國的磚瓦機械設備制造公司先后在中國境內設廠制造磚瓦機械設備,使我國的磚瓦機械設備制造行業出現了新的格局。還有西歐幾家公司也在積極地尋求在中國境內開辦合資或獨資的設備加工企業。這些工廠的投產,將會極大地促進我國燒結磚瓦機械設備的加工制造水平。 

  新型燒結磚瓦產品品種在不斷地增加,新產品的應用范圍不斷地擴大。 

  由于國內出現了用清水墻裝飾磚設計、建造的“夾心墻”結構體系,使這類產品的銷售量進一步增加;新穎的裝飾性屋面瓦的銷售市場非常看好;各類空心磚的應用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具有生態功能的燒結鋪地磚的應用也在逐漸增多;具有高度保溫隔熱性能的燒結砌塊引進生產線已動工建設。實際上,國內有的磚瓦生產企業在這一方面已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秦皇島晨礱建材有限公司利用他們生產的清水墻裝飾磚,開發出的夾心外墻保溫隔熱結構體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國外某些大型燒結磚瓦生產企業,也在向我們積極推介一些新型燒結磚瓦產品在節能建筑上的應用方法,例如燒結保溫隔熱砌塊、樓板空心砌塊、隔墻砌塊、燒結裝飾板等。例如在國內許多大城市中,西歐的數家燒結裝飾板均設立了銷售代辦處,外墻用的燒結裝飾板在國內已建成了不少工程;國外的燒結磚瓦機械設備制造商也在我國設立了不少的代辦處;已有國外燒結磚瓦公司要用他們生產的新型燒結磚瓦產品在國內積極籌建節能建筑的試點建筑工程。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我國引進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燒結磚瓦設備和技術(含劈離磚、屋面瓦)已超過了50項,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燒結磚瓦產品的種類和使用功能。例如劈離磚、燒結清水墻裝飾磚、多孔磚、空心磚、燒結保溫隔熱砌塊、燒結裝飾板、上釉或無釉裝飾屋面瓦等。這些產品有的已進入了國際市場,使我國的磚瓦產品種類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發展。用這些產品,在某些地區已建成了具有可持續發展特性的新型節能建筑(夾芯外墻結構和外墻干掛燒結裝飾板結構)。 

  集團化經營的模式已初露頭角。 

  國內燒結磚瓦行業已出現了集團化的經營方式,如中節投旗下的中國節能建筑材料投資有限公司,在國內已投資了近10億元,建設了10余條燒結磚瓦的大型生產線;在重慶、河南等地也出現了集團化經營的公司。 

  產品出口的范圍也在不斷延伸。 

  自1988年以來,我國共出口各種型號的制磚機械設備已達400多套,出口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緬甸、尼泊爾、孟加拉、南非、蘇丹、埃及、伊拉克等,建設了不同生產規模的磚瓦生產線。有實力的磚瓦裝備生產企業在國外投(合)資建廠也已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從行業整體情況看,燒結磚(鋪路磚、承重和非承重填充磚)出口增加,2007年同比增長24.69%。屋面瓦產品出口2007年同比增長92.53%,主要出口日本、俄羅斯、蒙古、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縱觀世界上各發達國家的燒結墻體屋面材料,其檔次愈來愈高,門類愈來愈豐富,變化愈來愈快,用途也愈來愈廣泛,高科技手段更推進了它舊貌換新顏,使這一古老的手工生產方式跨過了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3個階段,使之青春化,成為當今世界建筑的首選材料。我們應以科學發展觀來重新審視和認識這一工業部門。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燒結磚瓦產品是否應該發展的問題再爭論了。至于燒結磚瓦行業中目前存在的一些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落后、對環境有影響等現象,在發達國家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我們要做的是怎樣盡快趕上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提升這一產業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讓這一產業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而今新型燒結磚瓦產品一樣也在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生態建筑)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燒結清水墻裝飾磚;燒結裝飾板及遮陽板條(在奧運工程及我國的主要大城市中已建有多座建筑)已形成了新的節能建筑體系;可用于墻體自保溫體系的燒結保溫隔熱外墻砌塊生產線在我國已開始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燒結磚瓦產品生產公司———奧地利維也納山公司(在世界上27個國家及地區有約270多條燒結磚瓦產品生產線)也正在積極籌劃在我國建設燒結保溫隔熱砌塊的生產線,并要在中國用這類產品建設低能耗建筑的試點工程;新型的燒結屋面瓦及鋪地磚、廣場磚、劈離磚等為改變建筑物的面貌及美化環境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新型燒結磚瓦產品的發展方興未艾,中國燒結磚瓦行業正在步入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期。 

  當前我國燒結磚瓦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缺乏方方面面對其地位和可持續發展特性的正確評價和社會認同。新型燒結磚瓦產品在發達國家中已被普遍認為是最具可持續發展特性的建筑材料。長期以來,磚瓦行業既存在歷史的偏見,又有未從根本上擺脫自然經濟思想的束縛。在人們的思想里,很少將其納入材料科學范疇去進行基礎理論及應用科學的研究。觀念是影響這一行業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不解決認識問題,燒結磚瓦行業就不能得到正常健康的發展。粉煤灰蒸養磚、蒸養砌塊、蒸養大板的淘汰足以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不能將1噸工業固體廢料在短時間內變成了數噸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名言是數千年來中華愛國知識分子強國為民的價值追求。中國磚瓦工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工業化生產方式的過渡仍是任重道遠。她曾經歷過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變軌前的陣痛,經歷過經濟過熱時期“泡沫經濟”的沉重打擊,經歷過“消滅秦磚漢瓦”等思潮的干擾,經歷過“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苦澀和無奈,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過程中又受到各種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的制約,可謂道路坎坷,一步三跌,中國磚瓦行業長期在微利中苦苦支撐著。然而,前景確是萬紫千紅。 

  世事悠悠,30年間堆砌在建筑上的磚瓦可記錄這段往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开平市| 隆尧县| 炉霍县| 沂源县| 华坪县| 志丹县| 紫阳县| 吉木乃县| 昌黎县| 滁州市| 五莲县| 临颍县| 建宁县| 建德市| 根河市| 德化县| 东港市| 左权县| 通道| 永平县| 水城县| 沙坪坝区| 韶山市| 应城市| 光泽县| 杭锦后旗| 古交市| 和田县| 惠东县| 永修县| 通辽市| 德保县| 绥滨县| 东城区| 吴川市| 阿城市| 柞水县| 三门县| 广灵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