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匯總的全國“可在2010年前開工建設和可于2013年底完工的公路建設項目”的總投資規模達到4.88萬億元,加上2009~2013年航道、港口建設投資約1300億元,合計5萬億元,在原有規劃上新增2萬億以上的投資,未來每年約投資1萬億元。雖然此項計劃還未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但是國內眾多研究機構認為,在國家期望通過投資防止經濟快速下滑的背景下,這一計劃最終的實施只是時間問題。
有分析師指出,“短期有望帶動工程機械公司估值的回升,但工程機械行業需求的整體復蘇需等待實體經濟的好轉?!眹冶敬纬雠_擴大內需的舉措與應對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的情況類似,當年行業銷售收入增速為2.9%,而在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后,行業銷售收入增速在1999年回升至20%。但從他的測算結果來看,2009年基建用于工程機械采購金額占2008年國內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的比例約為30.3%,這一比例低于1999年的48%與2002年的45%,因此預計本次財政政策對工程機械行業需求的拉動效應不及1998年。但是考慮到政府目前以保經濟增長為首要目標,不排除政府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從而進一步拉動行業的直接需求。
行業反轉的投資機會仍需等待宏觀數據的明朗化。但考慮到目前行業及企業的估值已包含了2009年的悲觀預期,因此本次財政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行業及相關企業估值的回升。
當談到投資機會時,分析師認為,“從產品的使用性能及應用領域來看,我預計挖掘機、移動式起重機及裝載機的受益程度相對較大,相對應的上市公司包括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聯重科、徐工科技及柳工”。
如果資金落實到位,2009年可以拉動工程機械銷售增加6%左右。但在行業銷售明顯惡化的情況下,6%的拉動作用對股價的影響微弱。特別是考慮到從立項到實際投資到位,再到形成對設備的購買,估計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因此,2009年該行業面對的不確定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