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災后重建工作的大力展開,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的需求劇增,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因此有不法廠家和經銷商就瞄準了其中“商機”,哄抬建材價格,發“國難財”。今(11)日下午,四川省物價局向社會曝光了一批建材價格違法案件,其中北川縣出現了抬高紅磚銷售價格的現象。
抬高價格以次充好 建材廠家發“國難財”
在物價局通報的案件中,發“國難財”的廠家和經銷商或壟斷漲價、或以次充好,趁著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的需求劇增的機會,損害災區群眾的利益。
9月11日,綿陽市梓潼縣物價局對該縣某磚廠高價銷售紅磚問題進行了調查,經查,該廠于7月份開始,銷售預售頁巖標磚,發票上未注明銷售數量和單價,實際預收單價為0.27元至0.33元,等到9月1日開始發磚時,卻要求消費者補差價,使得該廠頁巖標磚出廠單價上漲到0.36元至0.40元,超過了0.34元單價的當地最高限價,提高了災區群眾重建農房的成本,為此,梓潼縣物價局給該廠處于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在極重災區北川縣也出現了抬高紅磚銷售價格的現象,8月份,北川縣擂鼓鎮某磚廠,共計向6家農戶出售紅磚16萬匹,每匹單價為0.43元,超過了當地最高零售限價0.07元,該廠非法所得11200元。
煤炭價格直接決定了水泥、磚瓦等建材的價格,對煤炭的監管很關鍵。6月份,巴中市南江縣“七連煤協會”先后三次以發文的形式,統一七連煤銷售價格,平均每噸煤價格上漲50元,增加了磚瓦等建材企業的生產成本,間接損害了災區群眾利益。7月19日,南江縣物價局認定“七連煤協會”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處以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了哄抬價格,以次充好也是不法商家牟利的手段。8月2日至6日,廣元市蒼溪縣某建材門市部向農戶出售鋼材時,將直徑8、7、4毫米的鋼材分別當作10、8、6毫米出售,非法牟利2660元。
進廠督查 打擊囤積奇貨哄抬物價
據四川省物價局副局長陳少杰介紹,由于建材需求劇增,一些受災縣市的建材價格仍有上漲的現象,災區群眾對建材亂漲價現象反映強烈。
為了穩定建材市場價格,物價局對全省建材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了檢查,并要求建材生產企業建立銷售登記明細制度,企業必須按時、按實對銷售數量、價格、流向等情況進行明細登記,以備監督檢查。另外,物價局還要求建材生產銷售企業實行明碼標價制度,即在醒目位置標明產品的型號和價格,不得在標價之外收取任何費用,標價不能高于當地最高限價。
和以往不同,除了約束賣方、即生產廠家,省物價局對買賣雙方-生產廠家和中間經銷商,違規哄抬建材物價、擾亂建材市場的行為,也將加大打擊力度。另外,省物價局鼓勵各重建定點鄉鎮在當地物價局和特供辦的指導下,安排價格監督員進廠督查,尤其要加大對磚廠的督查。
穩定價格關鍵在于保障建材供應
隨著重建的大力開展,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需求劇增,這使得不法商家有機可趁。業內人士認為,穩定價格關鍵在于增加建材供應,但是如何增加?成了難點。
據了解,6月24日,四川省政府召集省發改委、建設廳、省經委等部門及眾多行業專家對四川省過渡安置及災后重建所需的建材總量以及需求缺口進行了論證分析。雖然有關部門出臺了建材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但是市場需求缺口難于彌補,隨著重建工作的開展,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需求仍有缺口。
省經委主任焦偉俠透露,今年四川省將新增水泥產能1760萬噸,未來兩年,還將新增2920萬噸左右,可逐步滿足災后重建水泥的需求。
四川省建設廳黨委書記田利婭認為,未來3年四川省主要建材保障工作應堅持“立足省內產能,積極尋找周邊省份幫助”的道路,優先支持省內主要建材生產企業開工、復產、擴大產能。
抬高價格以次充好 建材廠家發“國難財”
在物價局通報的案件中,發“國難財”的廠家和經銷商或壟斷漲價、或以次充好,趁著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的需求劇增的機會,損害災區群眾的利益。
9月11日,綿陽市梓潼縣物價局對該縣某磚廠高價銷售紅磚問題進行了調查,經查,該廠于7月份開始,銷售預售頁巖標磚,發票上未注明銷售數量和單價,實際預收單價為0.27元至0.33元,等到9月1日開始發磚時,卻要求消費者補差價,使得該廠頁巖標磚出廠單價上漲到0.36元至0.40元,超過了0.34元單價的當地最高限價,提高了災區群眾重建農房的成本,為此,梓潼縣物價局給該廠處于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在極重災區北川縣也出現了抬高紅磚銷售價格的現象,8月份,北川縣擂鼓鎮某磚廠,共計向6家農戶出售紅磚16萬匹,每匹單價為0.43元,超過了當地最高零售限價0.07元,該廠非法所得11200元。
煤炭價格直接決定了水泥、磚瓦等建材的價格,對煤炭的監管很關鍵。6月份,巴中市南江縣“七連煤協會”先后三次以發文的形式,統一七連煤銷售價格,平均每噸煤價格上漲50元,增加了磚瓦等建材企業的生產成本,間接損害了災區群眾利益。7月19日,南江縣物價局認定“七連煤協會”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處以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了哄抬價格,以次充好也是不法商家牟利的手段。8月2日至6日,廣元市蒼溪縣某建材門市部向農戶出售鋼材時,將直徑8、7、4毫米的鋼材分別當作10、8、6毫米出售,非法牟利2660元。
進廠督查 打擊囤積奇貨哄抬物價
據四川省物價局副局長陳少杰介紹,由于建材需求劇增,一些受災縣市的建材價格仍有上漲的現象,災區群眾對建材亂漲價現象反映強烈。
為了穩定建材市場價格,物價局對全省建材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了檢查,并要求建材生產企業建立銷售登記明細制度,企業必須按時、按實對銷售數量、價格、流向等情況進行明細登記,以備監督檢查。另外,物價局還要求建材生產銷售企業實行明碼標價制度,即在醒目位置標明產品的型號和價格,不得在標價之外收取任何費用,標價不能高于當地最高限價。
和以往不同,除了約束賣方、即生產廠家,省物價局對買賣雙方-生產廠家和中間經銷商,違規哄抬建材物價、擾亂建材市場的行為,也將加大打擊力度。另外,省物價局鼓勵各重建定點鄉鎮在當地物價局和特供辦的指導下,安排價格監督員進廠督查,尤其要加大對磚廠的督查。
穩定價格關鍵在于保障建材供應
隨著重建的大力開展,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需求劇增,這使得不法商家有機可趁。業內人士認為,穩定價格關鍵在于增加建材供應,但是如何增加?成了難點。
據了解,6月24日,四川省政府召集省發改委、建設廳、省經委等部門及眾多行業專家對四川省過渡安置及災后重建所需的建材總量以及需求缺口進行了論證分析。雖然有關部門出臺了建材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但是市場需求缺口難于彌補,隨著重建工作的開展,水泥、磚瓦、砂石等建材需求仍有缺口。
省經委主任焦偉俠透露,今年四川省將新增水泥產能1760萬噸,未來兩年,還將新增2920萬噸左右,可逐步滿足災后重建水泥的需求。
四川省建設廳黨委書記田利婭認為,未來3年四川省主要建材保障工作應堅持“立足省內產能,積極尋找周邊省份幫助”的道路,優先支持省內主要建材生產企業開工、復產、擴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