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上海GDP增速16年來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1-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周刊》
核心提示:上海GDP增速16年來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上海經濟變慢了?上海經濟該轉型了?上海經濟將走向何處?三個月來,有關上海經濟發展的這些“大”問題成為了很多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學者所熱議的話題。

  上海16年來GDP增速 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自1992年至2007年,上海經濟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參考坐標已經連續16年兩位數增長,高于全國平均2.2個百分點,這對于享有“經濟引擎”頭銜的上海來說可謂“實至名歸”。 

  然而,在2008年這被溫家寶總理形容為“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上海的經濟似乎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按照上海統計局測算,今年上半年該市GDP數據為6530.73億,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但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該數據低于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增長10.4%這一平均水平,出現了多年來未有的“罕見”現象。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上海浦東改革開放18年之際,這一上海的新興城區也在經濟發展中遇到了“麻煩”。據上海浦東新區區長李逸平透露,上半年該區產業投資呈現負增長,其中工業和房地產投資分別下降32.5%和8.2%。 
 
  面對這些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的新情況,上海市政府將如何應對呢?近日,《中國經濟周刊》從上海相關決策部門獲悉,在未來一段時間,上海將從三大方面進一步保證上海經濟的平穩增長,穩定房地產業、加大公共建設投資、啟動世博經濟等措施被擺在突出位置。 

  “14條意見”提振房地產 

  2008年10月2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分別出臺了力圖保持國內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系列措施,這一被外界解讀為“組合拳”的“房產新政”為近年來少有的舉措。 

  而在這套“組合拳”打出的當日夜間,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份被稱為“14條意見”的文件在對房地產的支持力度上更大。有分析人士認為,該地方性“意見”可能早已準備就序,只待國家政策發布后一并頒布。 

  除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之外,“14條意見”規定:從2008年11月1日起,上海個人轉讓購買超過兩年的普通住房將不負擔營業稅,家庭購房公積金每戶最高貸款限額提高至80萬元。 

  一位上海地產界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上海的房產新政比國家能夠給的政策更‘猛’,營業稅和公積金貸款政策能夠刺激房產交易流轉和加大上海本地居民動用公積金購買房產的能力。可以看出來,‘14條意見’顯示出上海市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重視和提振。” 

  10月10日,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今年9月上海一手商品住宅(剔除動遷配套房)的新增供應量為120.66萬平方米,成交量卻僅為43.69萬平方米,環比下滑32.8%,同比下滑更高達了78%。 

  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向記者介紹,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業的增長貢獻率為負數,導致GDP少增0.4個百分點。而進入三季度,上海樓市整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房地產投資亦未見起色。 

  “樓市金九銀十的神話,正如去年那些股市分析師所說的‘股市黃金十年’的夢想一樣破滅了,過去十年上海的房價上漲幅度遠大于GDP和居民收入漲幅,在過渡透支未來住房消費能力的情況下,上海政府已經轉變了單純依靠商品房來拉動GDP和稅收的思路。”上海市政府政策研究部門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這位知情人士所謂的“轉變思路”,指的是上海正在通過大力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上海房地產市場能夠平穩增長,避免出現“大落”。 

  據悉,在商品房銷售低迷的背景下,上海已經開啟了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未來在5年內將建成2000萬平方米的30萬套經濟適用房;而今年的開工數將400萬平方米,并將在明年交付使用。目前,徐匯華涇、寶山顧村、浦東三林、南匯航頭、閔行浦江、松江泗涇和青浦華新等基地已經開始動工。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未來上海的房地產市場雖然可能會有一定調整,不過政府出臺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舉措是及時的,這些房源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而該類投資將在很大程度上為GDP增長提供動力。” 

  城市基礎設施投入成“主要動力” 

  0月23日,上海市統計局向外界披露了今年1至9月,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相關領域發展走勢和數據情況。 

  據悉,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的三大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一升兩降”的格局,其中的“一升”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已經超過工業、房地產,呈現出“三分之一強”的態勢。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的工業、房地產和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完成959.64億元、996.75億元和1130.84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9.4%、30.5%和34.6%。 

  上海市統計局有關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說:“今年以來,受土地招拍掛、節能減排等宏觀政策影響,本市工業投資節奏明顯放慢,開局便呈現投資增幅逐步回落的態勢。主要原因是往年建設規模大、投資總量集中的六大重點發展行業投資下降明顯,導致工業投資整體下滑。其中,占比重較高的精品鋼材制造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投資149.85億元和127.19億元,分別下降21.7%和16.4%,是造成六大重點發展工業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據了解,正是在工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受累于“客觀不利”因素影響紛紛出現下滑的背景下,上海已經加大了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 

  上海市政府政策研究部門的有關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今年一季度,在城建這一塊曾出現了回落,但是由于受到房地產市場下滑和周邊經濟可能出現下滑的影響,政府調整了政策,城建項目在二季度明顯加速。在越江隧道、世博配套、高速公路、外灘通道、虹橋樞紐5大類工程的全力推動下,增幅從二季度開始一路走高。” 

  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的統計顯示,在城建投資比例中,市政建設投資的快速增長,是推動二、三季度整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投資356.43億元,增長70.6%。其中,浦東機場北通道、中環線(浦東段)、外灘通道改建等8個項目投資均已超過10億元。 

  世博會帶動數千億投資 

  9月8日,上海世博會六百日倒計時之際,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向外界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總預算為286億元,其中建設費用180億人民幣、營運費用106億元。 

  業內人士判斷,洪浩所稱的總預算應該僅僅指世博展區的辦會花費。事實上,上海為世博會所投入的費用肯定是超千億級的。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就指出,上海世博會將會帶動相關產業投資達2700億元,將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博覽會。 

  9月23日,在“迎世博600天重大工程建設推進大會”上,上海市副市長沈駿透露,僅今年上海迎世博配套重大工程建設計劃開工15項,全年計劃投資1224億元。此外,2010年世博會舉行前,上海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400公里。 

  有業界人士認為,上海世博與北京奧運的最大不同點在于,在展示國家形象的同時,上海世博將更為實實在在地獲得經濟效益,從刺激消費角度拉動經濟的增長。 

  據了解,2010年召開的上海世博會從2010年5月1日開始,10月末結束,歷時184天。預計將有7000萬人次參加世博會,其中5%來自境外,50%來自長三角地區,其余45%則來自全國其它地區。世博會的游客數量和時間跨度都超過奧運會。

  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近日在某論壇上表示,在世博會籌辦和舉辦期間,每年將拉動上海經濟增長5%左右。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西和县| 博客| 噶尔县| 靖江市| 林周县| 香港 | 江都市| 綦江县| 德江县| 绍兴市| 池州市| 奉节县| 攀枝花市| 佛冈县| 武清区| 闻喜县| 武川县| 安平县| 晋中市| 宝坻区| 阿勒泰市| 晋州市| 黄平县| 天等县| 双峰县| 怀化市| 广元市| 金沙县| 海南省| 孝义市| 太保市| 苍梧县| 吴江市| 新竹县| 札达县| 隆回县| 海林市| 麟游县| 平果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