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中鐵大橋局集團南京二公司承建的世界第一座“開”字形斜拉橋——泉州晉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據建設方介紹,該橋創造了國內同類橋梁建設新技術6項第一。
泉州晉江大橋由主橋、南北引橋及南北互通立交組成,工程造價概算11億元。大橋北端起點與泉州市泉秀東街連接,南岸連接晉江市和石獅市及沿海大通道。大橋全長3.6公里,跨越晉江。
據中鐵大橋局集團南京二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05年5月大橋開工以來,中鐵大橋局集團項目部800多名建設者克服了工程造價低、建橋物資大幅漲價、地質構造罕見、施工技術復雜等多項困難。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攻克了道道技術難關,創造了國內同類橋梁新技術6項第一。
泉州晉江大橋是國內第一座“開”字形主塔斜拉橋。整座橋采用“開”字形獨塔雙索門式鋼筋混凝土斜拉橋結構,大橋主塔上端4個“翹角”的造型設計靈感來自東南沿海民居高高翹起的脊尾,遠遠望去,“開”字型結構主塔,姿態飛揚,加上塔柱外側精致的刻槽處理,具有濃郁的當地民居特色,凸顯泉州“開放、交流”的城市理念。
第一次采用雙波浪魚腹式橋梁新技術。泉州晉江大橋地處強臺風登陸區域,為改善大橋抗風性能,有效抵御臺風襲擊和防止橋梁產生渦流共振,確保大橋的安全,大橋采用了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雙波浪魚腹式橋梁新技術,為國內首創。
第一次大面積采用隔震支座新技術,可提高抗震能力2倍以上,抵御8級地震。中國工程院士周福霖高度評價稱,采用隔震支座為全國示范工程。
除了以上3項“第一”外,該橋還在國內第一次采用了高強精扎螺紋鋼新技術,也是目前國內最寬、同類橋梁基礎施工最復雜的橋梁。
泉州晉江大橋由主橋、南北引橋及南北互通立交組成,工程造價概算11億元。大橋北端起點與泉州市泉秀東街連接,南岸連接晉江市和石獅市及沿海大通道。大橋全長3.6公里,跨越晉江。
據中鐵大橋局集團南京二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05年5月大橋開工以來,中鐵大橋局集團項目部800多名建設者克服了工程造價低、建橋物資大幅漲價、地質構造罕見、施工技術復雜等多項困難。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攻克了道道技術難關,創造了國內同類橋梁新技術6項第一。
泉州晉江大橋是國內第一座“開”字形主塔斜拉橋。整座橋采用“開”字形獨塔雙索門式鋼筋混凝土斜拉橋結構,大橋主塔上端4個“翹角”的造型設計靈感來自東南沿海民居高高翹起的脊尾,遠遠望去,“開”字型結構主塔,姿態飛揚,加上塔柱外側精致的刻槽處理,具有濃郁的當地民居特色,凸顯泉州“開放、交流”的城市理念。
第一次采用雙波浪魚腹式橋梁新技術。泉州晉江大橋地處強臺風登陸區域,為改善大橋抗風性能,有效抵御臺風襲擊和防止橋梁產生渦流共振,確保大橋的安全,大橋采用了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雙波浪魚腹式橋梁新技術,為國內首創。
第一次大面積采用隔震支座新技術,可提高抗震能力2倍以上,抵御8級地震。中國工程院士周福霖高度評價稱,采用隔震支座為全國示范工程。
除了以上3項“第一”外,該橋還在國內第一次采用了高強精扎螺紋鋼新技術,也是目前國內最寬、同類橋梁基礎施工最復雜的橋梁。